分享

流水孤村外,野鸭沿河飞--徒步白河湾马圈桥东帽湾汤河口

 客舟听雨 2021-09-22

白河湾走过两段,继续往上游走,是怎样的情况呢?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没有征集到有共同想法的人,而且,路途过远,公交不便,驾车还行,靠公交出行多有不便。

于是决定周六独自从上次出发的马圈子桥后安岭路口向北徒步。

周五白天,接连好几场阵雨突袭,浇了不少过路行人落汤鸡。到下午晚上,气象台及防汛部门不停地发布强暴雨预警,预报周五夜间至周六白天有大雨、强暴雨,看来周六的出行可能要流产了。

谁知一夜相安无事,风也静息,雨也静息。早上起来,只有天空高悬着一些阴云,这样的云,一般来说不会有大事。于是,决定正常出行。当然,背包里装了一件雨衣,以备不时之需。

大约7:10坐上H11,8:25到达后安岭路口。透过缕缕白云,天空呈现一片湛蓝,看来天气预报是开了个玩笑。有凉风阵阵,气温不高不低,惬意之极。

先奔上次见到的杏树与李树,杏树已经被采光了,一颗也没有找到,看来应当不是无主之树;李树权有两棵,还未成熟,摘一个尝一口,只有酸涩,尝了一口只好放弃。

回到马圈子桥头,辨别了一下方向,沿白河往上游有一条水泥路,路边有白河步道的示意图,这条路就应当是今天要走的路了。

偶遇几株仍挂有果子的杏树,地面落得到处都是,摘一个尝尝,有股苦味,原来是山杏,并不适宜食用。看来,今年的杏确实已经过了季节了,其实就在这一周之内。

沿水泥步道前行,途中向一位骑电动三轮车的老人打听了一下前边的路况,老人口齿不是很清楚,口音也有些不适应,但知道脚下的路就是沿河的步道,后面将再次并到公路之上。

这段河段与111国道并行。水流清澈,水草茂盛,水草倒映处,绿水如碧。不时有流水从岸边注入河道。河水甚至比下游《让子弹飞》的拍摄现场小铁轨处水量更大,那里像是溪流,而这里更像平静的河流。

 

步道旁的树木里,有高悬的空中栈道,像是开展户外拓展活动的场所,只是久无人至,基本荒废了。

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面之上,水天一色,在风的吹拂下,水波粼粼。

(距离起点1.06km 当前海拔271m)

  

行大约1.5公里处,有一处拦水坝,右岸一带廊亭,将如画的风景装入画框,更显精致。有一群家鸭在水中觅食嬉戏,好不自在。
(距离起点1.49km 当前海拔273m)


 

河道在此处更为开阔,随山势蜿蜒;沿河的步道在廊亭处折上公路。水中大片蒲草丛生,长势旺盛。

水草纵深处,河湾中一艘小船,并无船桨,似是一条废弃的游船,有人有船上安心垂钓,不知是如何划到水中央。

回望峡谷中的这段河道,天空辽阔,河面如同平镜,近岸的山树水草天空倒映水中,远山重重叠叠,岚烟笼罩,一切皆在胸中。

 

步行至约3公里处,沿河公园名为满韵汤河。很多车辆在此驻留,或停在公路边,或驰入公园下方的平坦的河谷。有游人带孩子捉鱼玩耍。

(距离起点2.97km 当前海拔270m)

 

沿河步道再次出现,于是仍沿河而行。

河水绿如翡翠,有人河边垂钓,时有水鸟掠水而过,又有鸭群散布于水上,或者觅食,或者在石垄上休憩。

 

水浅处,可涉水过河。对岸数座凉亭,不知道路从何处相通。

(距离起点4.09km 当前海拔273m)

步道边的太阳能发电的路灯,顶端的小风车快速旋转着,天色略有些转阴。

沿途风景如画,行走其中,如在画中游。

前方又出现一道拦水坝,水坝的前方,是一座大桥,离汤河口越来越近。

 

从水坝处步道折向上方,有一平台。从平台处再次上了公路,以便到处前方的白河大桥。

公路右侧,有一座小庙,名灵山庙。看来此山当名为灵山。

到得桥上,才发现原来栈道从桥下通过,继续沿河岸前行,要想走上栈道,还要回到刚才的平台处往下走。

(东帽湾村桥头,距离起点5.19km 当前海拔284m)

 

站在白河桥上,可以看得到汤河汇入白河的两河汇流处,右前方那座桥下,即是汤河,这也应该是汤河口地名的由来。

(汤河口:汤河汇入白河处,距离起点5.25km 当前海拔284m)

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原路返回,看到桥头的地标为东帽湾村,查看了一下地图,东帽湾村在桥西头,白河在此处拐了一个180度的弯,形成一个Ω的河套形状,就像一个侧面的人头肩的X光底片;与东帽湾相对的河套西岸的河套外,是西帽湾;这是不是东帽湾村、西帽湾村地名的由来呢?

 

而东帽湾与西帽湾村之间的白河上,竟然有一处地名叫“天河第一瀑”,这个名字立即引起了我的好奇,决定放弃沿河岸走,先看“天河第一瀑”,然后沿白河外侧河岸返回,走一段汤河沿岸去汤河口镇乘车返回。

于是往东帽湾村进发。通过白河大桥的路为南环镇路,进到村里,接到滦赤路,滦平到赤城的公路,两端都在河北,中间经过北京,这一段经过了白河沿岸。

东帽湾村村前面临大山,村后是白河,村子座落在河岸上方的台地上。先是见到村中遍布溪水,而后是一条干渠环山流向村中,让人想起丽江、大理古城,皖南宏村也是这种布局。想不到这深入燕山深处的大山之中,如何偏远的山村,却有江南水乡一般的风韵,一时不胜惊讶。

 

沿干渠前行,有一处跌水,水从似乎是盖了石板的井中涌出,奔涌向下方的白河,水源应当是来自水渠,通过涵管引水至此。

查看了一下地图,“天河第一瀑”似乎就在此处。难道,这一点点跌水,就敢妄称“天河”“第一”?

(距离起点6.77km 当前海拔285m)

往前走了一段,还是不见瀑布,更加怀疑刚才的跌水即是瀑布,想找个村民打听,也难遇到。于往回走几步,恰遇一对夫妻,也像是周末闲游,于是上前打听,原来瀑布在前面的巨石之下,水量大时,瀑布声势浩大,从河对岸观望,尤其壮观,故称“天河第一瀑”;如今枯水季节,瀑布规模很小。刚才我已经走到巨石旁边,只是没有注意。

(几乎断流的天河第一瀑,距离起点6.97km 当前海拔277m)

 

又问知沿河岸下方不好通行,不过前方有一道拦水坝可以到达对岸。在瀑布下方,看到有条路穿过瀑布下方的通道,可以体验水帘洞的感觉。穿过通道,河岸边果然杂草丛生,并无路径,不得已,仍然回到上方水渠边的乡村路。

(距离起点7.00km 当前海拔278m)

 

沿河风光,引人入胜,青山相倚,绿水相映,栈道临水而设,游人寂寥。河两岸的两座墩台,据刚才那对夫妻介绍,以前有一座吊桥,后来被河水冲垮了。

前行不远,从雨后的潮湿泥泞而陡峭的河岸边下到河中的拦水坝上,越过白河向对岸去。

惊起数只水鸟,没有来得及看见是什么样的鸟,长什么样,就飞去了。似乎是褐色的背羽,白色的腹羽,或许是野鸭。当然,即使给足够的时间,也未必认得是什么鸟,毕竟孤陋寡闻。

一只黄色的蜻蜓,也很漂亮。

 

沿河开始往回走,以便顺着白河河岸到达汤河。

河面宽阔,水量不是足够大,因而水流择其一侧下行,台阶处,顺势跌落,跌碎成一堆碎玉。

路边有一些休闲设施,游人罕至,略显冷清。一对小情侣独享这一片无人打扰的领地,沐一川清风,满河香醇,畅享美味野餐,怎不惹人生羡。

 

这静谧的小山村,想不到竟有如此世外仙境一般的美景。如果不是误上白河大桥,偶然在地图上发现,亲临其境,可能永远不会了解。
(距离起点7.72km 当前海拔277m)

 

人在风景之中畅游,在无尽的画卷之中徜徉,风景无限,乐此不疲。
(距离起点8.17km 当前海拔276m)


 

行走间,惊飞一大群野鸭。这似乎与刚才惊飞的数只水鸟并不相同。

紧接着,又是数只。

河岸边,还是赛龙舟的场所。

 

栈道没有终止,却有一段被锁进深院。不想翻越院墙,正要回退,却发现贴近山边的围墙离地面很低,上方的铁丝网的空隙足够大,于是尝试钻了进去。并没有着急快走,担心的是院内是否传送养狗。

 

一直没有听闻犬吠,慢慢走到院子深处。栈道转了个弯,向对岸弯去,这段河道即属于汤河了。立交桥的桥柱下的水口,即是汇入白河的通道,汤河口。

(汤河,距离起点9.54km 当前海拔271m)

对面就是在东帽湾路标的白河大桥桥头所看到的那段栈道。此处又惊起一只体形较大的飞禽,蓝色的背羽,异常美丽。这种鸟在白河湾频繁出现,飞行的姿势非常优美,长腿长脖尖喙,上次以为是灰鹤,可是网上搜的灰鹤的照片,很是难看,难道,这会是其他的鸟类吗?

想越过跨过汤河到对岸的栈道去,却被木栅栏挡道。小心身体半悬空在河面移到栅栏对面,却发现汤河岸边再往前没有明显的路径,于是退回河西侧。再次小心往院中走,有小路连接上方的公路,谨防人家有猛犬。还好,到达大门口,一直没有听到狗叫。

门前像是主人,责怪为何要闯入私人领地,无法过多理论,只要能给予通过就行。这段栈道,本来是方便游人通行,却被锁入私人院落,不知有多大神通。

出得院门,回见大门上“汤河古道”的门楣,门侧一块牌子,为汤河古道养殖专业合作社。

找到汤河口公交车站,全程10.36公里。汤河口虽然人口不多,却是个公交大站,北部的多个乡镇,都有到此的公交车,因此此处建了个公交候车室和公交调度室。

时间尚早,才刚十二点多一点,不着急赶车,于是找一家路边小餐馆吃点午餐。

 

路边的一种树,很有特色,黄白的花,豆荚一样的果(不知是否可以食用?),这样的果树,似乎应当生长在南国?

饭后大约13:10坐上车,大约14:30回到家里,早早结束一天的徒步。


2019-7-6,次日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