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长城||长城“设计变更”的遗存——密云西白莲峪至孟思郎峪长城记

 客舟听雨 2021-09-22

国庆以后,气温一直没有怎么回升。今年的秋天,冷得早,红叶还没有凋零,气温已经是冬天的感觉。早上起来的时候,有些微冷。

一大早独善其身、活力的荒野、我爱我的小红马几位老师就驱车从城里出发,在怀柔带上我,往密云会合。

登城处就在西白莲峪的营子水关处。这处水关,留待返程时再看。

 

白崖峪关在哪儿

西白莲峪的水关处,应为《四镇三关志》所记载的石塘岭路白马关下白崖峪关。

 

《志》所谓关寨关口者,大者为关,小者为口。石塘路下,能够通大举者有三处,河防口关、石塘岭关、白马关,其余则是一些较小的关如东水峪关、冯家峪关等;其所记载的冯家峪关、划车岭寨(北化石岭关)位置已经确定,需要明确的只有白崖峪。而西白莲峪西侧至冯家峪之间没有明显的关口。

 

东侧在孟思郎峪、朱家峪、杏树沟一带,皆为较窄小的沟谷,且一般为死沟,外侧为高耸几不能越的山岭,杏树沟内侧,还有一道防线。因此,那几处只会有口。

 

除已明确的关之外,这一带需要建关者,只有西白莲峪这条纵深的沟谷。又因西白莲峪虽然沟谷纵深,但其沟谷尽头也是高耸的大山,因此《志》书说“通步,缓”。

《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也认定西白莲峪为白崖峪关,多数驴友也有这个判断。考古报告及驴友的认定,与我的判断一致,应不会有误。

 

长城遗产网漏标的镇关台

既然此处是一座关,当有守关的设施,镇关敌台、水关等。水关没有疑问,镇关台何在?长城遗产网没有标注。

(距离起点0.15km 当前海拔334m)

 

考古报告是有记载的,即在与水关相对之处的公路边,如下图所示。考古报告命名为白马关台104号。

 

墙体上大量的文字砖

沿墙体向东行。

密云489号敌台,是一座明显向内侧凸出的敌台,只剩残基。

 

(489敌台,距离起点0.39km 当前海拔425m)

 

489号敌台南侧有便门。

 

沿途大量文字砖,均为阳刻反“右”字,字迹清晰,应为同一字模所为。参考其他处的文字砖,可能修筑这段边墙的驻军为某右字营的军队。

(距离起点0.47km 当前海拔440m)

 

488敌台也是一座残台,敌台内部的筒拱廊柱基本能够分辨出当初的形制。
(距离起点0.60km 当前海拔474m)

 

可以看到,这条沟谷还是较为宽漫,沟谷幽深,只有如此宽阔深纵的沟谷,才值得设关,而不是设口,这样的气势,也是朱家峪、孟思郎峪无法相提并论的。

只是沟谷的尽头,位于连绵的群山之上,并无明显的垭口,不易逾越,所以白崖峪关还是定性为缓。

 

远处的高点,被称为锥子山,是本次需要翻越的第一个山头。

 

这段曾经是一个小景区,墙体经过适当修复。这段内侧墙顶较低,不知是几个意思。

(距离起点0.65km 当前海拔488m)

 

前方是487号敌台,是景区修复的结果。
(距离起点0.85km 当前海拔478m)

 

晓来谁染霜林醉啊,漫山红叶也不如这帮长城人美。

 

486敌台奇特的内部结构

前方486台。这座敌台也经过适当修复,但内部结构依然保存着原貌。
(距离起点1.19km 当前海拔498m)

 

迎面一堵墙,遮掩了敌楼内部结构,像是屏风或者照壁。券孔在东侧,与敌台外墙相连。西侧似乎与外墙并不相连。

(距离起点1.23km 当前海拔498m)

 

从墙上残留的筒拱痕迹看,各道筒拱竟然高度不一,也是奇怪。

  

最北侧一道东西向的筒拱,似乎已经突破两层之间的隔板位置,进入上层空间,是否这儿是上楼蹬道位置?

 

室内有一通方石,上宽下窄,疑为倒置的碑座。

 

奇怪的内部结构,还有一座石碑,这座楼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从楼北侧回望这座敌台,后墙修复得完整的墙体,被驴友称为猫脸楼,连同下一座485号敌台,也有此称呼。
(距离起点1.31km 当前海拔507m)

 

这座敌台,其实位于一个侧向的垭口处,需要重点防御敌虏迂回至这个侧面的垭口,在防守薄弱之处进攻。

不仅仅是这一座敌台,其实这一段南北向的墙体与敌台,都是在从侧翼加强对西白莲峪的防守,如同蝴蝶结那段不沿崖顶分布,而从崖顶再次绕下悬崖的墙体,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处。

秋染山林,红叶醉人

远山连绵,层层,叠叠;雾霭氤氲,如梦,如幻;腊染杏叶,晶莹,剔透。这秋色,这红叶,楚楚可怜。

  

蓑草萋萋,一如夏花之绚丽。

 

485敌台的众多与众不同之处

485敌台,即是另一座被称为猫脸楼的敌台。

(距离起点1.52km 当前海拔557m)

 

这座敌台东南侧,至少连续3个砖质水嘴,不同于他处石水嘴。

 

敌台前的便门,保存非常完好,印象中,别处没有见过如此完美的便门。由于这几座敌台均经过修复,观察券门的城砖与两侧的毛石墙体连接处的痕迹,不排除也曾经过修复。

 

有一座窗子,上方的木梁依然如故。

 

楼内筒拱的券顶,呈不规则的弧形。是当初修建时的潦草,还是修复时的粗制滥造?

 

楼顶的铺房也保存得非常完好,有一面山墙几乎没有遭受破坏,另几面墙体也大体保持着原状。

 

楼顶东墙内侧,位置高低不同的两排孔眼,有何不同的功用?孔眼冲着下方的墙顶马道,是为防御攻上墙顶的敌虏。位置较高者,应为火铳孔,位置低者,是排水?还是施放石礌?

 

令人起疑两眼券门

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东西两侧的门的用材、形制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面向西侧的门,是石门柱、石券顶,这与一般敌台的券门一致,其石材一般是批量预制,现场安装即可。

 

面向东侧的门,则异常窄小,与券窗同宽,与券窗等高。像是券窗改的,但门侧墙体砌得很整齐,没有断砖的茬口。

券门的石材一般是预制,难道没有为此门预制门柱、券顶?

 

继续前行,前方是锥子山前最后一座敌台,也是经修复的最后一座敌台,密云484号敌台。

(距离起点1.76km 当前海拔583m)

 
(距离起点1.87km 当前海拔603m)

 

484敌台前,亦有便门,只是保存不如485敌台前的完整。

 

这座敌台也有2座券门,与485敌台相同,其中一座为惯见的石门柱、石券顶,另一座为砖券顶,门洞窄小,与券窗等高、等宽。

 

这种不同寻常的券门设置,是何原因?

想起有驴友游记说,这里有2座敌台的门,是券窗改的。应该就是这2座了。什么时候改的?修景区时候改的吗?似乎不是,敌台的主体结构应当没有经过大动。会是当初修敌台时,临时起意,将券窗改成了券门吗?

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也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

 

是敌台还是烽火台

前方就是锥子山。

 

墙体一直延续到山崖之下。

 

翻过去,并没有太大难度。

 
峰顶有一座残台,毛石垒砌的483号敌台。
(距离起点2.18km 当前海拔664m)

 

但考古报告对该台定义为烽火台,墩台22号。

从其位置来看,其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可以远眺密云水库,以及附近的山脉沟谷,是极佳的观测敌情、传递信息的位置。

 

回望这座台子,石材体量规模非常大,右下角还保留着局部的立面。

 

在这样一个四面陡峭的山头,敌虏攻击的可能不大,只有突破薄弱的垭口,才能顺利虏掠关内财物。因此,考古报告定义将其定义为烽火台更加合理,何况周边的敌台均已改建为空心敌台,唯有此台仍为实心毛石所垒的台子,其功用显然有别于附近的敌台。

 

稀有罕见的三座券门的482号敌台

483号敌台(烽火台)之上,大致可以看得见三座敌台,扼守着连续2个垭口。

 

482敌台位置极为险要,扼守的垭口低缓。当然,由于西白莲峪沟谷外侧的山岭险峻,也降低了这2道垭口的风险。

(距离起点2.43km 当前海拔626m)

 

敌台南侧,有一处便门。

 

最为奇特的,是这座位置紧要的敌台,竟然开设了3座券门。其中南北2座与墙体相通的门为砖券,与券窗等宽同高。

(距离起点2.45km 当前海拔629m)

 

南门门槛石下方,有一块残缺的安放火铳支架的石材。

 

面向东侧的门,是一道悬门,石门柱、石券梁用材精致。

 

在如此紧要的垭口处,防守尤其紧要,按说券门越少越好,为何设有三道门呢?而且,西侧有便门,为何台体还设一悬门?

难道,上城便门,与三座券门,并非同时修建?

会不会,最早设的是便门,后来改建为空心敌台时,本欲在台体设一悬门,并且取代了原有的便门;修建过程中,再次进行了“设计变更”,在与墙体相通的马道上,开设了2孔券门,从而形成了3座券门。

只所以有如此大的变更,也与密云境内常见的敌台与墙体分布形制有关,这一带山高谷险,多是孤楼山险,因此初步设计时,很可能也拟修成孤楼;实际修建过程中,增建了城墙,为方便与墙体相通,现场进行了变更。

这么说,这一带的数座敌台,设计变更后的遗迹。

考古报告对这一带的敌台,均记载为只有一门;对482号敌台,则记录原有一门,另2 门为券窗所改。

这个记录,依据又是什么?驴友所言券窗改门,所言不虚?

 

这座敌台不仅设有罕见的3门,而且上楼的蹬道,也有奇异之处:蹬道上方是巨大的石梁。

 

蹬道之下,也是坚实的石条,而不是常见的砖梯。

 

蹬道顶部,也是多块巨大的石条覆顶。

 

考究的用材,坚固的质量,是这座垭口之上的敌台重要性的彰显。

481敌台,协守西侧沟谷。这座敌台也设2门。
(距离起点2.75km 当前海拔660m)

 

这座敌台的北门,与485、484、482三座敌台一样,也是窄小的砖券,与券窗等宽同高,应也属于设计变更的遗存。

(距离起点2.79km 当前海拔677m)

 

是马面还是废弃的早期敌台

墙体在密云8号马面处折向东偏南。

奇怪的是,这座“马面”完全被墙体拦在内侧,并且与墙体之间有一定间隔。如果是马面,当与墙体紧密结合,对外凸出,以起到增加攻击角度更大效率地杀敌。委缩在墙体后面,倒像是胆怯后退一般,如何能是马面?

仔细观察,这座“马面”为毛石所砌,像是一座小型敌台。因此,这应当是修建连续墙体之前,密云一带的孤台,早期的废弃的敌台。这不是马面!

(距离起点2.92km 当前海拔690m)

 

号角一般的480敌台

480敌台残损严重,只在东南角上保存一柱砖垛,如同号角一般。
(距离起点3.07km 当前海拔696m)

 

回望480敌台,号角被树木遮挡。

(距离起点3.11km 当前海拔697m)

 

寻找密云33号烽火台

离开480敌台,我们沿山脊而行,寻找长城遗产网标识的密云33号烽火台。根据考古报告提供的图片,这是一座毛石垒砌的台子,墙体明显。

翻越这座陡崖,对我有相当的难度。由于恐高,身体不灵活,我有点不相信我能通过这座陡崖。在被几位老师拼命地拖拽下,终于爬上巨石的时候,我已经是绵软无力。感谢大伙的照顾!

(距离起点3.23km 当前海拔674m)

 

在遗产网标识的位置,是又一处陡坡之上的山头,全是滚圆的巨石,没有任何人工加工的痕迹,完全不符合有毛石墙体的特征。于是在这个巨石堆之上吃了午饭。


 

这个山头,能上,但难下,于是午饭后又原路返回至这个巨石阵下方,按其他团队的路标绕行。

(距离起点3.34km 当前海拔679m)

 

33号烽火台在哪儿?

一直到下山,我们都没有找到这座烽火台。

还在483号敌台(烽火台)上的时候,其实是瞥到了它的身影的,只是肉眼难以识别,回来后放大图片,才予以证实。

 

错过的烽火台,其实与长城遗产网标识的位置相距甚远,遗产网所标识的这座烽火台的位置偏差过大,以致明明在远处发现了它,却被遗产网标识的位置误导,最终错过。

对照熊鸽大神的轨迹可知,在我们绕崖的过程中,有一个交叉路口,由此向南,即是一个低缓的山头,烽火台就在那儿。那处路口,其实我是看到了的,当时我只注意到南侧还有一条绕行的路,可能比我们绕行的崖壁更安全、更轻松,却没想到,通往33号烽火台的路径也在那边。

 

两山夹峙的险要孟思郎峪 

在山脊之上,可以望见深不可测的孟思郎峪。孟思郎峪,又称孟僧峪。这条沟山险且短,止于北侧崖壁之下,所以是条死沟,对外基本不通,并未设关。据说以前有水口。山口两侧,各有一座敌台高踞其上,分别是479、478号敌台。俯视下方,心底不由腾升一股寒意。

(距离起点3.99km 当前海拔607m)

 
479号敌台远眺。

(距离起点4.15km 当前海拔556m

 

479号敌台近景。

(距离起点4.21km 当前海拔531m)

 

这座敌台只有1座券门,为悬门,用材很是讲究。

 

上楼的蹬道也是大石条筑砌,比482敌台的更加壮观。

 

有小路通往沟底。放下行李,徒手前往今天最后一座敌台,478号敌台行进。

这座敌台因位于险峻的峭壁之上,所以少受人为破坏,保存状况较好。

(距离起点4.90km 当前海拔537m)

 

绕崖而行,自窗而入。
(距离起点4.92km 当前海拔554m)

上楼的蹬道,同样是大石条砌成,与482、479敌台相同。

 

只设1门,符合密云一带孤楼的共性特征。所以,485、484、482、481这些有着奇怪的2门或者3门但1门为石柱与券梁,另1门为砖券的形制,应当是孤楼“设计变更”的结果。

 

悬门开在东侧,面临陡坡,选在此处设门,似有不妥,不过,或许更为安全。

 

关于白崖峪水关

看完这座敌台,返回至营子水关处,即密云29号水关,白崖峪关口。

水关西侧的山崖下,与东侧高大的墙体相对处,仍能看到水流冲垮后残留的墙体基础。

有关必有堡或砦,能命名为关者,当为堡。

白崖峪关处的城堡在何处?

密云33号烽火台的烽火向何处传递?如果密云483号敌台实为烽火台,那这儿的烽火又向何处传递?在资深长城研究者虫子的游记中,找到了营子城堡的记录,就在水关所在的营子村内,现已坍塌,损毁难辨。这座城堡,在长城遗产网、考古报告中均无记载。

更远处,在西白莲峪沟口,还有一座高庄子城堡。这是一座小型堡砦。按其位置,更方便为密云33号烽火台提供支援。

因此,营子城堡,应即白崖峪关城堡。

结束全天行程。

西白莲峪-孟思郎峪段长城,一段有着独特的故事,有着谜一般历史的长城。一段值得细细品味的长城。

 

2020-11-1,23日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