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长城||一段与考古报告有重大差异的长城,有多少未被揭开的秘密——行走黑谷关至花园北沟长城

 客舟听雨 2021-09-22

自10月18日行走黑谷关-花园北沟段长城至今,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之多,迟迟未能整理出这段行程的记录。

这段长城,自船形顶至黑谷关,有多处敌台或其他长城建筑保存状况以及走势与我们实地踏勘的结果存在重大差异;通过实地踏勘,也发现考古报告记载的一些事实,在长城遗产网的信息中没有记录;另外,考古报告还记载了多项属于三道边的墩台,我们实地踏勘没有走到。

 

秋染山林,曦照边墙

就像酒一样,经过足够时间的酝酿,足够时间的发酵,足够时间的陈化,也许更为醇香。

如今已是寒冬。回味那场深秋里的行程,回顾那漫山的红叶秋光,山谷中漫溢着清辉与雾岚,晨光初照,寒气逼人,一种浸润了醺醺秋意的感觉不由得漫上来。

 

站在黑谷关北侧的断崖之上,密云160号敌台上方,隔着黑谷关所在的山谷向对面眺望。远山幽然,也被秋醺熟了,醺醉了,直刺天空的,据说是雾灵西峰。

 

隔峡谷相对的,是黑谷关城堡,冷艳的清辉洒在城堡上,五色斑斓。

 

城堡斜枕在一块台地上,轮廓清晰,沐浴着或明或暗的晨光。边墙贴近一条宽漫的大沟西侧,向南蜿蜒而去。

 

与城堡相对的,是这一侧的敌台,密云160敌台。黑谷关外向南、向东、向北,皆是宽漫的沟谷,位置极为紧要。早晨的阳光,从东侧的山口偷偷溜了进来,照亮了谷口的大片通道。

醉人的秋景,使我们留连不舍。

 

遗产网地图没有标识的水门卫楼

我们跨过乱水河,从160敌台下的河谷上行的。

黑谷关去年来过一次,那次是往五虎门方向走。

 

按照《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的记载,此处当有一座黑谷关水闸的卫楼,即大古道台4号。没有留意,应该是哪一处遗迹。这座敌台,长城遗产网并没有标识。按考古报告,黑谷关处原应有水门桥、水闸、水门楼、卫楼。

 

至今河道中还残存着大量的条石规整的河床基础,应当是当年水关遗迹。

(以下2张图片拍摄于2019年6月8日)

 

穿过狭窄的石缝,一路上行,就到了山脊之上峭壁之侧的密云160号敌台。

 

由于高踞险要的崖顶,这座敌台得以较好地保存。敌台门窗窄小,应与地处深山冬季冷风肆虐有关。

 

敌台北侧,有一截短墙,隐没在草丛之中。再往上,并没有明显的墙体痕迹。

(距离起点1.01km 当前海拔750m)

 

161号敌台是座残台,只剩下一堆乱石了。
(距离起点1.29km 当前海拔824m)

 

沿途山色醉人,可以远眺山脊上的各处敌台。

(距离起点1.44km 当前海拔832m)

 

数座敌台,一一进入视野。像是山顶上玲珑的骰子。

 

一边溜的敌台中,自左至右,依次可以分辨出五台顶、单边楼、女匪首楼等敌台。碧空透彻,丝丝缕缕的云,若有若无地游荡在天边。

 

五台顶,位置最高的一座敌台。

 

单边楼,面向内侧崖壁上的一面墙,保存非常完好,但却仅此一墙,另外三面墙却都不同程度地残损了。

 

女匪首楼,座落于一个垭口,一个有着侠义传说故事的敌楼。

 

一座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敌台,被山头遮挡了一角,已经对应不上来哪一座。

 

红叶之美,让人心醉。

 

远眺对面的山涧,如梦如幻。

 

一路上行,一路观察着沿途是否有墙体。山脊多风化的土壤,外侧应是经铲削的山坡。偶尔有一些碎石,不知是否当年墙体的组成部分。

(零星墙,距离起点1.69km 当前海拔850m)

 

162号敌台仅余台基,大石条的基础非常坚实稳固。台下有大量坍塌的残砖。

(距离起点2.06km 当前海拔909m)

 

前方163号敌台,保存基本完好。
(距离起点2.23km 当前海拔940m)

 

敌台内部有蹬道,可以登顶。

 

站在山脊之上,东侧一道稍低的山岭,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山脊之上,极似有规则的人工修筑的墙体。那里会有人工工事吗?

后来对照《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这一带记录多有三边的记录;长城遗产网上自黑谷关向东,也有一道标注为“北齐长城”的三道边。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联吗?会不会,这道山脊,是被加工过的山险墙?

 

164号敌台,按遗产网标识的位置查找,有较大的偏差。标识点在一处小高点上,爬上去,却发现并非敌台。真正的164敌台,在偏外侧的畸角处。

(164定位偏离在小高点,距离起点2.86km 当前海拔1067m)

 

于是继续向前寻找。脚下出现了明显的石墙,这是第1处基本保持着原貌的墙体。

(连接164与小高点的墙,距离起点2.88km 当前海拔1071m)

 

果然在茂密的林木掩映中,找到了164敌台的身影。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164敌台,是一座残楼,东侧局部坍塌了,半面券孔暴露在外面。

(164近景,距离起点2.94km 当前海拔1073m)

 

残缺的券窗与筒拱,打开了一窗观测关外世界的眼睛。

 

在这座敌台上,可以观察到附近的地势。外侧是宽漫的沟谷,山势低缓,直通塞外。脚下的这道山岭,成为隔离中原与塞外的天然屏障。越过这道山岭,即是更加坦荡的密云盆地。

 

有一条小道,暗通这座敌台附近,所以,这座敌台,从内侧看,甚是不起眼甚至难以寻找其身影,只有从外侧,才看得出其存在的重要性,就是为控扼防守这条小道而设。古人之用心,已经无可挑剔,古人的军事智慧,其实已经达到非常高的高度,几乎难以逾越。

 

继续向前,则是女匪首楼、单边楼、五台顶几座标识性的敌台。

 

离开164敌台,发现墙体一直向前延伸。

(距离起点3.23km 当前海拔1076m)

 

过一段山险以后,在一个垭口处,墙体再现,此为第二段墙体。其实,自164敌台附近的墙体开始,墙体就由山险或山险墙连接,基本呈连续状态 。可以认为,一直至我们下山的177号敌台下,墙体都是连续的。

因此,对160敌台至164敌台之间,相信以前也是有适当的防御工事的,比如铲削山体形成的堑山墙辅助少量石墙。如160敌台北侧的局部石墙,以及沿途散落的少量石块构成的疑似残墙。

(距离起点3.27km 当前海拔1079m)

 

隘口墙内侧情形。

 

从这道土坡往外侧绕下去,土坡坡度较大,碎土易滑,把握平衡对我有点难度。几番上下,到达另一处窄小的垭口。垭口处也有短墙。此为第三段石墙。

垭口向上,山势险峻陡峭。骆驼与活力的荒野从崖上走,我爱我的小红马陪我沿内侧陡坡绕行。绕行的路,多是七八十度的土坡,下降也不轻松。

(垭口墙特别短,距离起点3.34km 当前海拔1079m)

 

绕到缓坡,坡下大量石块,与构成墙体的石材极为相似,是山脊上塌落的墙体形成的吗?

在坡下与活力的荒野他们2人会合。崖顶的山脊有一定危险,他们也选择切下缓坡前行。

(这些石块是什么,距离起点3.71km 当前海拔1041m

 

视野开阔处,崖边一座三眼楼出现在视线之内。这就是女匪首楼,密云165号敌台。

(前方165敌台,女匪首楼,距离起点3.89km 当前海拔1038m)

 

与考古报告严重不符的长城建筑遗存

这座敌台在考古报告中未找到可以对应的建筑。自此台起,直至密云168号敌台,包括女匪首楼、单边楼、五台顶等4座敌台,长城遗产网及实地踏勘的情况与考古报告均无法对应。考古报告记载非常简略,一般均是“仅存基址”、“仅存乱石”、“无法测量”等描述,而实地踏勘却是数座楼体保存较好的空心敌台。

是考古报告记错了?调查人员偷懒了?或者由于当初明蓟镇长城的调查是由河北省文物局负责,其从河北出发,而不是从北京密云出发,因此视角不同,调查线路不同,观察到的并非这几座敌台,而是书中所述的三道边或者二道边的遗存?而保存较好的这几座主线上的空心敌台,被无意中漏掉了?

另外,165敌台(考古报告对应五道梁台61号)附近,考古报告还记载了编号为4、5、6的3座墩台,我们实地踏勘过程中,也并未发现。

(165敌台近景,距离起点3.93km 当前海拔1048m

 

女匪首楼处,山色与天光辉映,外侧是宽漫的沟谷。

 

从楼顶可以看出,这座楼座落于一个垭口,两侧皆是内外相通的沟谷。因此,这座楼是双方防守的职能,位置重要。台顶处观察周围地势。

 

东侧是宽漫的沟谷,有小路穿越垭口,贯通边墙内外。

 

内侧双沟谷,沟底有小路与外侧相通,远处是平漫开阔的密云盆地。

 

从女匪首楼的箭窗向对面的山崖眺望,山石嶙峋,几乎高不可攀。

 

离开女匪首楼,向那面山崖前行。还好,林下有小路,山崖上有前人攀爬形成的山路。

 

结束较为陡峭的山险墙之后,山脊上石墙再现。这是第4段石墙。

(距离起点4.14km 当前海拔1053m)

 

前方166号敌台,驴友所称单边楼,临渊伫立。

 

这座敌台北墙完全坍塌,东墙损毁严重。
(距离起点4.30km 当前海拔1118m)

 

面向悬崖的北墙,倒是保存完好,因此得名单边楼。

 

从西侧看,也还能分辨出3X3的券窗格局。

 

继续往前,向五台顶进发。单边楼与五台顶之间的墙体,第5段石墙。

(距离起点4.34km 当前海拔1135m) 

 

经过一道垭口。这附近山势外缓内险,垭口内侧没有明显的防御。此处林木白桦树比较常见。

垭口之后,是一道山险。
(距离起点4.39km 当前海拔1127m)

 

这道山险外侧,明显经人工铲削过,属于山险墙范畴。

 

山险墙内侧,崖壁直立,悬崖深切,不可逾越。

  

山险之后,复接墙体,为石墙体6。

(距离起点4.45km 当前海拔1117m)

 

台顶高处,即是驴友命名的五台顶。

(前方167敌台,距离起点4.54km 当前海拔1126m)

 

回望这段垭口,外侧山势较缓,有沟谷相通,但由于内侧险峻直立,并不紧要。

 

五台顶地势。与单边楼之间,有山险多处相隔。

 

绕着崖往五台顶行进。

 

山险相隔的石墙7。

(墙体7,距离起点4.62km 当前海拔1123m)

 

第8段石墙。
(距离起点4.77km 当前海拔1143m)

 

(距离起点4.80km 当前海拔1146m)

 

终于到达167号敌台,五台顶。这是一座2眼楼,券窗窄小,北墙有严重裂隙。

(五台顶,距离起点4.85km 当前海拔1164m)

 

谁有工夫,在楼内筒拱处,用残砖堵了一道墙。

 

楼内散落着相当完好的瓦片。

 

站在楼顶俯瞰四周山势。

 

这道山岭,向西延伸至大角峪-倒班岭-白岭关-司马台,向东南延伸至黑谷关-五虎门,形成一个大C字形。其外侧是纵横相通的宽漫谷地,山势较为低缓,更无天然的优越屏障。因而,明长城在这道山岭上,借助山势,构筑一道阻塞敌虏入侵的天然屏障。敌虏铁骑,在关外可以肆无忌惮地往来冲突,随意寻找一个薄弱环节进行攻击。因此,这一带的边墙防线,随时随处都要小心。

选择这样一道防线,将长城在密云周边构筑一道环形防线,是因地制宜的做法。看平面长城分布图,很奇怪长城为何在此处兜了一个圈,在此处,突然恍然大悟。


 

离开五台顶,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贴近楼西侧悬崖之上狭窄的石壁,在崖顶前行。骆驼与我爱我的小红马选择了这条线路。我的能力不够,活力的荒野陪我选择向下方山谷中绕行。

 

骆驼翻越这道巨石阵时,蹬落一块巨石,石头滴落的哐哐当当的声音,很是惊心。

 

继续前行。

有第9段石墙出现。

(墙体9,距离起点5.54km 当前海拔1146m)

 

前方是密云168号敌台。

(168敌台,距离起点5.54km 当前海拔1145m)

墙体连接着168号敌台两端,应当作为一段完整的墙体,仍属第9段石墙。

(墙体9过168敌台继续,距离起点5.59km 当前海拔1137m)

 

回望这座敌台,正处于一个垭口处,不宜被发现,类似一座短脖子楼。

(垭口,距离起点5.66km 当前海拔1140m)

 

前方可以仰见169号敌台,以及这座敌台附近的船形顶。

(距离起点5.71km 当前海拔1157m)

 

墙体接续。

(距离起点5.75km 当前海拔1146m)

时有山险相阻。
(山险,距离起点5.78km 当前海拔1148m)

 

远望船形顶。
(距离起点5.93km 当前海拔1148m)

第10段石墙。
距离起点5.95km 当前海拔1135m

 

第11段石墙。

(距离起点6.01km 当前海拔1122m)

 

(距离起点6.01km 当前海拔1127m)

翻越山险和垭口。此处垭口位置较高较陡。

垭口上方,是第12段石墙。
(距离起点6.01km 当前海拔1159m)


 

特色鲜明的船形顶

山顶上出现一小截砖墙,与一路所见的石墙格格不入。结合船形顶以西墙体判断,当与船形顶相连的完整墙体。只是此处墙体几数层砖,是原状呢,还是被后人拆解了?

(距离起点6.01km 当前海拔1167m)

 

这是169敌台顶部所见的券孔。这座台子,只有从来时路上仰视,才能见到完整的台体气势。

考古报告在这一边发现了多座不在主线上的敌台,描述为散落于169号敌台(五道梁台61号)以北以西的群山之中。由于我们沿主线行走,并没有遇到这些敌台。这些敌台属于三道边。就是说,这一带除了主线长城,还有更多复杂的防御体系。

(169敌台,距离起点6.10km 当前海拔1176m)

 

这就是很有特色的船形顶,墙体在此拐了一个180度的弯,或者说,墙体在此前探出一个圆弧角,如同一只小舟,飘摇在风雨之中。

(船形顶,距离起点6.10km 当前海拔1176m)

 

自船形顶开始向下,有很长一段砖墙,在这一带边墙中,是等级非常高的一段。这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为何在此修建这么一段砖墙呢?

(船形顶的砖墙,距离起点6.12km 当前海拔1174m)

 

站在船形顶上向西了望,可以看见一系列的建筑遗存。

 

图片下方,是驴友命名的挡马洞。关于挡马洞,其实是非同一般非常重要的建筑,附近有丰富的遗存。

 

174号敌台并不在主线上,而是在175敌台附近的一段支墙上的一座倒塌的石台。本次我们错过了这座敌台。这段支墙在长城遗产网上并没有记载,而将174敌台与主线连在了一起。

 

松树楼(密云176号敌台)向北的山脊,看起来山势平缓,延绵很远,比174所在的小山岭更加险要,上面是否还有支墙呢?

如果没有支墙,考古报告所述船形顶以西以北的属于三道边的6座敌台,是否能够覆盖这一带的防御?

 

挡马洞的秘密

沿砖形下行,有多处外侧垛口墙保存完好。但内侧宇墙损毁严重,多呈倒塌状态。

(距离起点6.15km 当前海拔1179m)

 

(距离起点6.20km 当前海拔1171m)

(距离起点6.23km 当前海拔1159m)

 

墙体外侧,土坡虽然陡峭,但明显是铲偏坡所形成。

 

前方是170号敌台,驴友称之为半山楼。
(距离起点6.28km 当前海拔1149m)

 

半山楼顶松软欲陷,原来是修复加固的偷工减料之作。

站在半山楼附近观察下方地势,挡马洞处沟谷宽漫,内外皆平,其地势属于通众骑的极冲之地;挡马洞与半山楼之间,还有一道小垭口,地势略高,但同样易攻难守。半山楼主要是防守上方这道垭口的。这段砖墙之所以等级之高,主要是防守这座挡马洞的。如此高的规格等级,可见对这道挡马洞的重视,这座挡马洞的身世,一定非同一般。

(170台,距离起点6.28km 当前海拔1143m)

 

回望半山楼。

(距离起点6.36km 当前海拔1093m)

 

一路下行。

(距离起点6.36km 当前海拔1091m)

 

密云4号马面,考古报告命名为五道梁台55号,即分类为敌台。这座敌台,与半山楼(密云170号敌台)共同控扼挡马洞上方的垭口。
(距离起点6.48km 当前海拔1072m)

墙体内侧有连续2处水嘴。

第1处。

(距离起点6.58km 当前海拔1045m)

第2处水嘴,非常有特色,滴水处雕成向下凸出的形状,免得滴水不净,疑似前列腺炎恐惧症。
(距离起点6.64km 当前海拔1033m)

 

下方是密云171号敌台,草木茂密,在上方难以辨别形状。

(171敌台,距离起点6.64km 当前海拔1032m)

这就是挡马洞。券洞低矮,可双人并行,但骑兵只能牵马而过。

此处挡马洞,长城遗产网命名为密云1号暗门。
(距离起点6.73km 当前海拔1004m)

 

券洞外侧更加低矮。

 

挡马洞外,有三道人工开挖的壕堑,有路与关外相通,至今有人行走的痕迹。

 

券洞内侧,亦有环形墙体,构成类似瓮城形状的防护圈,但就不属于瓮城,首先瓮城一般设置于城外,其次此处规模实在太小。

暗门内墙西侧。

(距离起点6.73km 当前海拔1003m

 

暗门内墙东侧。

(距离起点6.73km 当前海拔1003m)

暗门西侧,为密云5号马面,考古报告命名为五道梁台52号。

(5号马面,距离起点6.78km 当前海拔990m)

 

挡马洞向西,地面残落的劈水砖,下平面亦有孔洞,疑似榫卯结构,这种带有榫眼的劈水砖,此前在神堂峪、旺泉峪均有发现,尤以旺泉峪数量庞大。
(距离起点6.85km 当前海拔1002m)

 

坡上有上方滚落下来的墙体残块,应属于上方的密云172号敌台。
(距离起点6.85km 当前海拔1002m)

 

残损的172号敌台。
(距离起点6.86km 当前海拔1003m)

 

砖墙止于172号敌台。再往上仍为石墙。这就清楚了,这段砖墙,专为这道“挡马洞”或者“密云1号暗门”而建。

 

如此重要的沟通内外的通道,竟然只是一道暗门?

此处地势低缓平漫,视野开阔,内外皆知,兼有3道壕堑、内侧重墙、2座敌台与2座马面(或是4座敌台)的防守重地,我知敌知,怎么能藏得住,设一道暗门?岂非掩耳盗铃?

因此,这不是暗门,这是一道关口。是一道平漫通众骑极冲的关口,非常重要的关口。

有关这是什么关口的讨论,且在小结中进行。

 

遗产网未记录的2座战台(敌台)遗存

第14段墙体,石墙。
(距离起点6.92km 当前海拔1008m)

 

密云173号敌台,塌成一堆乱砖。

(距离起点7.03km 当前海拔1021m)

 

前方是密云175号敌台(巫女楼)和176号敌台(松树楼)。在这附近,我们错过了174号敌台。

(巫女楼与松树楼,距离起点7.21km 当前海拔1049m)

这段墙体,自挡马洞基本都是相连的,仍属第14段石墙。

(距离起点7.31km 当前海拔1052m)

 

175号敌台,巫女楼东立面。身姿绰约,亭亭玉立,为何不是倩女楼?
(距离起点7.35km 当前海拔1053m)

 

这是一座夹扁楼,南立面为4券窗,东立面当为一悬门一券窗,一副挤眉弄眼的调皮模样。

 

巫女楼西立面。其实内部倒塌,似是张牙舞爪,有另一番恐怖模样。是否因此阴阳两重的面目,才被称为巫女楼?

(距离起点7.41km 当前海拔1047m)

  

继续向前。

 

墙体在此转了个弯,留下一个直角的角台。

(距离起点7.49km 当前海拔1055m)

 

继续上行,有一座向内凸出的台子,台顶面积不大,规格较低。查看遗产网的位置信息,并无标识。但总觉得与墙体有所区别。

回来后查阅考古报告,原来还真是一座台子,考古报告命名为战台1。

(距离起点7.55km 当前海拔1072m)

前方176号敌台,即驴友命名的松树楼。
(距离起点7.55km 当前海拔1079m)

 

接近松树楼,又一座凸出墙体的台子引起我的注意。但这座台子并不明显。回来翻阅考古报告,果然也是一座石台,战台2。

这样的2座战台,跟空心敌台都不太远,规模偏小。感觉应当是修建空心敌台前的旧敌台,另行择址修建空心敌台后,予以废弃。

 

176号敌台,松树楼。这座楼孤悬于主线之外,应为防守其所在的那道山岭而设。如前文所述,遗产网上没有见到支墙标识,不知考古报告所提到的三道边的6座敌台,是否能够覆盖这段山岭与松树楼一带的防御。

这座敌台墙体有严重裂隙。
(距离起点7.66km 当前海拔1067m)

 

远眺前方,有一处垭口,分守两侧的,分别是密云177、178号敌台。垭口内侧,沟谷平坦宽漫,可通众骑。垭口处,如《四镇三关志》对水峪堡的描述:洪武年建,平漫通众骑,临口通单骑,冲。

 

垭口处的墙体,坚固厚重。

(距离起点7.72km 当前海拔1049m)

 

177号敌台,只余残台。

(距离起点7.77km 当前海拔1038m)

在残台之侧,仍能感受到这座敌台的高大坚固。

大伙决定在此垭口下撤,沿花园西沟返回至黑谷关。

沿墙体下行,一路毛石墙体连贯,随山势时而转折,时而顺势直下。

(距离起点7.92km 当前海拔994m)

 

阶梯状石墙,台阶落差较大。
(距离起点7.97km 当前海拔980m)

 

在沟谷中行走,谁知越来越偏离路网。原来往花园西沟的路,需要翻过一道梁,进入巫女楼对应的那条沟。而沿我们脚下的沟,最终到达的是花园北沟。这条线路,绕了很远。

还好,途中遇到水峪城堡。

关于水峪城堡,在小结里,结合挡马洞,一并讨论吧。

  

小结:

(一)密云1号暗门是什么

观察长城遗产网所标的密云1号暗门,其内外的地势,道路宽漫平坦,内外皆是坦途。这么宽的道,当为可通骑之处,为极冲之地。因此外部有三道壕堑,类似延庆海字口村西,南山路边垣与怀柔延庆交界的双界山长城交叉点西侧,沟通四海镇与杏树台的无名关口,外侧也是三道这样的壕堑;内侧还有一道类似瓮城的墙(瓮城设在门外,此处显然不是瓮城,但也属于类似的又一道防守工事),防御极其重要和重视。如果在此设暗门,虽能从此门出关袭扰敌虏,但同样也给敌虏的入犯提供了便利。因此,此处不是暗门,而是一处重要关口,极其重要的一处关口。

这处关口该是什么关?

 

(二)汉儿岭关在哪儿

《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将此处命名为汉儿岭关。

《四镇三关志》载:汉儿岭关,洪武年建,通川谷一通隘口窄,正关并西山墩空,通骑冲,余缓。


 

《密云县志》载:汉儿岭口,曹家路重边口也。县东北一百六十里,在二道河口北口外,曹家城东北十三里,有堡,外委戍之(今裁)。东北通承德道。

 

二者的记述略有差别:《四镇三关志》没有记载二道口,但对汉儿岭的描述显然与此地并不相符。因此,“密云1号暗门”并非汉儿岭关?

 

密云县志提供了另外一条线索:在志书收录的《密云县全图》中,黑谷关-倒班岭一线,绘有三道边墙,其最外侧一道边墙与通塞外草原的大道(大古道)交叉点上,标注了一处关口,为汉儿岭关。


 

如今在“密云1号暗门”往外延伸,是涝洼通往承德的公路,公路穿越胡头沟(虎头沟)村、大古道村附近山梁最高的垭口,其附近山梁至今仍为“旱梁”。旱梁,汉儿岭也。因此,黑谷关至倒班岭的三道边墙的最外面一道,当在此处。当然,早期的边墙,多借助山险,以守口为主,这道防线并没有连续的墙体。

 

这一带主线长城以外,自黑谷关至倒班岭,发现有多处墙体,多命名为三道边。《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对三道边也有记载,只是没有详细考察,有关情况,在下面再作介绍。长城遗产网在黑谷关向东,也有三道边,只是所属年代标注为北齐。这些不同资料的三道边的线索,很可能串起了一道完整的黑谷关-倒班岭的三道边防线。

洪峰老师在2012年著有一篇《“汉儿岭关”释疑》文章,对此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他认为现在的主线即是二道边,头道边应是内线一些隘口处的墙体,或许有道理。希望有机会能够再次踏访黑谷关三道关、汉儿岭关等遗迹,并通过寻访内线隘口墙,证实有关头道关的推测。

 

(三)水谷寨与“密云1号暗门”的关系

《密云县志》载:二道口,曹家路正口也,县东北一百五十里,在黑峪关西,曹家路城东北八里。其南曰水峪堡,又西三里曰大角峪堡。

此处二道口,根据定义,是曹家路正口,当是现曹家路城北侧的二道河的河口。

按此方位描述,位于花园北沟内的文保碑标识为“水峪城堡”的小堡,基本相符,其西约三里为大角峪村,村内有大角峪堡;再西南则是曹家路城。

可能会让人产生联想的,将水峪堡与二道口放在一起描述,为什么这座城堡与二道口不在一条沟里,会让人误从与二道口相通的沟里寻找水峪堡,但正如前面所描述的,在黑峪关西,也是为了明确二道口与黑谷关的位置关系,而不是认定二道口在黑谷关所在的沟里。

《四镇三关志》对水谷寨的描述为:洪武年建,平漫通众骑,临口通单骑,冲。就现水峪城堡所处的谷地来说,确实是平漫通众骑;而其上方,当为密云177、178号敌台之间的垭口,其地势符合临口通单骑,冲的特征。

水谷寨(水峪城堡)与“密云1号暗门”并不在一条沟内,但从“密云1号暗门”往西不远,亦可通水谷寨。寨是驻军的小堡,关是关口防御设施,本身并不等同,未必一定把水谷寨与此处关口联系到一起。且此关口与水谷寨的描述也不尽相符。

如果“密云1号暗门”并非水谷寨,那又是什么呢?

既然其在汉儿岭关的内侧,还应当是汉儿岭关的内口。因此,《密云县志》谓为曹家路重边口也,当兼指两道关口。

 

(四)考古报告与实勘不符的遗存

自“船形顶”旁边的密云169号敌台以东,至密云163号敌台之间,考古报告与长城遗产网及实地踏勘的结果无法核对相符,遗产网记录了6座敌台;考古报告在这一段列了五道梁台58号-61号、墩台4-6号共计4座敌台、3座墩台,无无法核对相符。其中被驴友命名为“女匪首楼”(长城遗产网的密云165号台)、“单边楼”(密云166号台)、“五台顶”(密云167号台)敌台,以及168号敌台,实地踏勘,均有墙体保存,但考古报告均记载为均描述为“仅存楼基”、“仅存乱石”、无法测量“,不知考古报告记载的是否与我们观察到的敌台相同。

 

(五)考古报告记载的属于三道边的遗存 

考古报告在此段涉及三道边的有2处:

1、五道梁台57号(密云169号敌台,船形顶旁边的敌台)附近,有三道边的6座敌台,砖质,约10平方,散落在以西以北的群山,基础以上皆坍塌,墙体间多无墙体相连,与主线墙体不连。这6座敌台未作调查、测量。

 

2、五道台梁61号(按位置大致应是密云165号敌台)附近,还有3座墩台(烽火台),不在主线上,其中2座属于3道边。


 

在这段的文字描述中,还提到了二道边。这么说,这一带的长城遗存,显然比我们现有的认识更加丰富。书中所提到的二道边、三道边,具体在何处?如何到达、如何找到这些墩台或敌台?

 

当我们在墙体上行走的时候,在主线边墙以外,自黑谷关向东北延伸的山脊上,极似存在一道墙体:

 

这段山脊,按其位置,比较靠近考古报告所述的墩台。看来,以后还得再来,寻找这些不知座落于何处的二道边、三道边的墩台、敌台,以及疑似墙体的山脊。

 

(六)考古报告有记载但长城遗产网没有记录的遗存

1、在密云175(驴友所称“巫女楼”)、176号敌台(驴友所称“松树楼”)之间,有2座小型石台,考古报告命名为战台1、战台2,长城遗产网没有标识。这两座台在踏勘过程中证实了它们的存在。考虑其规模偏小,应是修建空心敌台之前的台子,后另选址建空心敌台,这两座台子就废弃了。

2、密云160号敌台正文的悬崖之下,据考古报告所载,应有一座黑谷关的水门楼的卫楼,编号为大古道台4号。我们在实地经过时,难以识别其残迹。


 

(七)其他记载不相符的遗存

密云4号马面,考古报告分类为敌台,编号为五道梁台55号;

密云5号马面,考古报告分类为敌台,编号为五道梁台52号。

 

(八)错过的密云174号敌台及支墙

巫女楼附近,有一段支墙及174号敌台,本次没有观察到,是个遗憾。

 

(九)松树楼外侧平缓的山脊,是一处防守的薄弱之处

松树楼座落于177、178敌台之间的垭口上方,是一座孤悬于主线之外的敌台。就其位置地势来看,其所在的山脊地势缓和,延伸很远,是一处防守的薄弱之处。

这段山脊,比174敌台所在的山脊更为重要,更易于被敌虏寻机突破。

174号敌台所在的小山脊上有支墙,松树楼向北,会有支墙吗?

三道边的防线,能够覆盖这里吗?

一切还都是谜一样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继续探索。

 

2020-10-18,12月5日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