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七绝《答杨梓州》读记

 小河西 2021-09-22

杜甫七绝《答杨梓州》读记

(小河西)

答杨梓州

闷到房公池水头,坐逢杨子镇东州。却向青溪不相见,回船应载阿戎游。

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春。杜甫携家人从阆州回成都,途中路过汉州。杜甫在汉洲逗留期间作此诗。

房公池:汉州西湖。详见《杜甫五律“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读记》。

杨子:指杨梓州,名不详。应是接替章彝梓州刺史职务的。杜甫在汉州竟然“坐逢”杨梓州。

东州:指东川节度使治所梓州。

阿戎:有时指堂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胡三省注曰:“晋宋间人,多谓从弟为阿戎,至唐犹然。”《杜位宅守岁》(杜甫):“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有时也用来称美他人之子。晋朝的王戎为早慧典型。《世说新语-雅量》(南朝宋-刘义庆):“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人们以“阿戎”称美他人之子。《送李员外贤郎》(唐-王维):“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送单少府赴扶风》(唐-李端):“叨陪丈人行,常恐阿戎欺。”

大意:俺郁闷地坐在汉州西湖边,恰好遇到将要镇东川的杨梓州。他回船驶向清溪看不见了,应该是带着公子在湖上游。

诗题曰“答”,应是杨梓州先有诗。杜甫在汉州西湖,偶逢杨梓州。而杨梓州正带着儿子在西湖玩。这事确实蹊跷。或可以推测,广德二年春,东川西川合并,严武任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尹。原西川节度使高适回朝任职;原东川节度留后章彝亦回朝(或回朝前被严武招到成都杖杀)。新的梓州刺史杨某或在赴任途中与杜甫在汉州相遇。杜甫与杨刺史交换了一首诗,然后杨刺史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