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等到出版行业雪崩时,你才想起昨天看到的那一片片雪花

 路边小石杜辉 2021-09-22

/杜辉

       好听的话谁都爱听,会说好话的人往往也混得不错。但好话和实话往往有着相反的内容,真相总是太过残酷,残酷得让人不敢面对,不敢承认。

       在各种场合我说纸媒出版行业已经进入倒计时,总会有很多人不服气,甚至来抬杠。我看没看准趋势,对明天说得对不对,这些并不重要,这个行业的好坏也并非天大的事情,自己的日子还要自己来过,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才是最真的。

       每个人所接触的信息、拥有的经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同样一个事情得出的结论就可以完全不同。同样一组数据,有的人看到的就是希望,有的人看到的就是危机。

       有人说我唱衰出版,但是我身边有很多人做得不错,收入也还可以,所以出版行业充满了希望,明天还是光明的。但我要说的是,危机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雪崩也不是一下就形成的,而是一片一片雪花积累摞起的。居安思危,早留后路对自己应该不是坏事。

       我说的出版行业衰变过程,不是今天到明天,也不一定是今年到明年,这个时间我无法确定,也许几年,也许一二十年。但其实这个时间拖得越久,对于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好事,因为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寻找活路,因为有了更多的时间苟延残喘,因为很多人可以混到退休了。虽然今天这个行业还勉强能活,但我相信这种趋势已经形成。和做投资一样,你要买卖的不是现在的价格,而是未来的趋势。

       好吧,我们来数一数最近的几片雪花。

       刚刚国家公布的半年经济数据,综合去年的疫情影响,两年数据平均后GDP增长5.3%。而根据“国家出版发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CNONIX应用示范单位销售数据和商报奥尔中国出版业市场检测系统线下ERP数据、线上检测数据统计(真他X绕)”与2019年同比,市场规模扩增了5.2%。这个数据两年平均一下就是2.6%。那比同期GDP增长已经少了一半。而且这个还是在这两年图书定价大幅度增长情况下的数据,如果再扣除图书定价增长的因素,实际市场规模增长更小,甚至已经是负数。这个报告还有很多数据,不过都是和去年同比,尤其是实体书店的数据,和去年同比完全没意义。去年上半年很多地方都封城,你比他干嘛。有价值的数据是和2019年比,玩这种数字游戏,不过是自欺欺人,数据再好看,行业该怎样还是这样,没意义的。难道数据好了,你就有利润?难道你的收入就可以增长?还是多做实事吧。

       再看另一组开卷公司发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实体书店零售市场数据比19年同期是-20.08%,这个数据就可以反映出一些实际情况了.实体书店总体市场肯定是在萎缩,尤其是新华书店的数据肯定是相当的差。现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少,而还看书的人去实体书店的也十分有限,这有限的人之中还去新华书店买书的更是少之又少。当然,这不包括把孩子扔在有空调、有保安,能挡风遮雨的少儿图书区看书,让自己去逛街的那个群体。

       我是个人,没有一手数据,所以我无法用数据对自己关于趋势的判断做支撑,只能从一些点滴的数据和事件去间接分析,但我相信这些已经足够了。当然,我也没指望去喊醒那些装睡的同行,他们想要继续“幸福”下去,是人家的权力,我谁呀,凭什么讨人嫌去。

       不过某新华集团的物流中心刚刚裁员,原先有三四百人,现在十留一左右的比例吧。以前物流中心忙不过来,一天三四次配货,甚至晚上还有晚场配送,现在一天一次都多。我想这绝对不是因为去门店买书的人增加的原因。既然物流都裁员了,那门店还留那么多人干嘛,我相信很快也会面临裁员的问题。曾几何时,这个集团最大的门店在节假日单日最高销售可达三四百万,而如今,其旗下所有的门店节假日累计销售能过百万也算不错了。销售额百万呀,房水电费,人员工资算算都不够。2000年左右,门店一般售货员月薪三四千,还有其他奖金、福利,而现在2021年了,很多门店售货员的收入反而才两三千元,已经到了最低工资标准线了,福利什么的也不用多想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倒觉得裁员是好事,对员工是一种解脱。长痛不如短痛,拿了遣散费,重新谋生,比在这里温水煮青蛙慢慢不知不觉中熬死强。

       既然实体书店都已经到这地步,那作为上游的出版机构,对未来的自信和乐观从何而来?有人说还有网店,还有新媒体平台。好吧,我们再来看开卷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短视频电商平台销售中,折扣低至4折。这其中少儿品类占了6成,折扣为3.3折。而网店平台的折扣也仅仅是5.2折,当然自有网络平台折扣高点是7.7折,但对于折扣敏感的网络渠道,谁是大头,谁是零头就不用分析了吧?而在这其中少儿品占了绝大部分,并不是说孩子真的爱看书,而是作为家长,是抵触让孩子接触电子设备的,所以会多买纸质图书来给孩子看。等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自己工作了,还会有多少继续买书看,真不好说。反正做为一个曾经爱看书的成年人,我现在看书是越来越少,网上的信息内容足够我用了。看书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仅此而已。

       看的书人少了,卖书的渠道没了,这行的未来在哪?开发新渠道?做融合?呵呵,网店没垄断的时候,折扣的议价权是在新华集团还有民营大批发商手里吧?网店兴起,折扣的议价权又到了网店平台吧?自媒体、短视频等渠道兴起,折扣的议价权好像还是没在出版机构手里。既然以前都如此,那你凭什么有自信,再有新渠道你会有折扣的议价权?

       既然传统纸书做不了了,那就做融合呗,我们开发数字阅读,做些数字产品总行吧?但这只是一个愿望,实现愿望需要有实力作为后盾。人家做互联网的平均月薪几万、几十万,管理层年薪百万、千万,还有价值数千万甚至数亿的期权。而出版行业只有月薪不足万的一群人,管理层大部分年薪也就几十万。凭这个水平你怎么留住人才?你拿什么玩融合?难道人家会喜欢你而放弃月薪十万的工作来你这拿一万的工资嘛?难道你这真有能力做好新媒体的人,会留恋几十万年薪,而放弃几百万年薪的机会嘛?这还不说背后配套的制度等等因素。

       这其实是一个逻辑问题,而不是加减乘除的问题。不是你想干嘛,你就能干嘛,因为你没有这个平台和实力。试想你自己是直播达人,一次直播就可以卖几千册图书,你还会在出版机构这个小庙里待着嘛?这时候就算你不想创业,也会有很多金主来投资你,那出版机构用什么留住人?所以真正的融合,真正的新媒体,现有的出版机构绝对不会做强做好。要不做不起来,要不做得稍微有点起色,就会别人挖了核心资源。因为你太弱了。

       好吧,这次唱衰,到此为止,不抬杠,不争辩,自己的明天自己把握,自己的日子自己过。不要等雪崩时才想起昨天看到的那一片片落下的雪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