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感冒康复后,开始感激往日里看似平凡的日子,原来好身体、好状态真像空气和水一样,平时不觉得,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为了促使自己记住好身体的重要性,二哥把前些日子急诊的经历重新回忆起来,警醒自己,劝诫粉丝,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 正文如下: 已经感冒一周没有好了,二哥一想,这可不成,赶紧去医院。穿衣,起床,开车,直奔三医院。为什么到三医院,离单位近啊,二哥想着打个针啥的,三个小时差不多了,二哥不想请假。 三医院静悄悄的。闪烁的灯光,幽暗的树影,停车场车子还有很多,看来,住院的也不少。在这个快过年的当下,到医院里,不是非必要,也难有人来吧。 二哥以前挺畏疾忌医的,基本很少上医院,有点儿头疼脑热都是药店儿买点儿药吃一下就好了,这次感冒搞这么长时间,再加上年纪大了,二哥还是觉得到医院诊断一下比较好。 来的太早,只能急诊,“急诊”两个鲜红的大字在晨蔼中让二哥心惊肉跳。 一进急诊室,两个巨大的地面指示标志,“左边箭头是绿色的诊断检查区,右边箭头是红黄相间的抢救治疗室”,二哥很庆幸,朝着绿色的箭头区域去。 门诊室年轻的医生睡眼惺忪,问,“什么症状”,“咳嗽,嗓子疼”,“有没有发烧”,“还好”,医生开始把口罩戴起来,“挂号,查个血”,二哥又开始咳嗽。 交了钱,查血,采血的护士很漂亮,看着觉得自己的病情都好了一点儿。“等半个小时拿结果”,二哥就在采血室那里等,看着小护士跑来跑去,忙来忙去。二哥觉得自己的病差不多好了,刚还在这样想,又开始咳嗽,头开始疼。 “正心,诚意,冷静、理性、从容、淡定”,二哥开始念咒语。 二哥找到一个温暖的候诊室,二哥觉得舒服多了。候诊室接着又进来一个老太太,裹得严严实实,不停的“哎吆,哎吆”,二哥问老太太,需不需要帮忙,老太太虚弱的摇摇头,二哥心里在想,为什么没有家人跟着,又想起远在老家的父母,心中有点儿悲凄的感觉。 就这样想着,在老人有节奏的“哎吆”声音中,半个小时过去了,血常规出来了,三个向上的箭头,两个向下的箭头,搞不清楚,但二哥肯定自己确实病了。 年轻的门诊医生现在清醒了,急诊室里开始有人排队,七点了,先是一个看似精神矍铄的老太太要做全身检查,自己列了10多项检查检查科目,只说自己头晕,怀疑是脑供血不足,怀疑血糖有问题,怀疑肝胆有问题,各种怀疑。 第二个老太太也是常规检查,为什么要到急诊来搞常规检查,二哥没有搞清楚状况。还有一个小女孩,三四岁的样子,一直呕吐,吐黄水,肚子疼,父母陪着一起来,中部凸起的父亲脑门上冒着汗。母亲则在医生诊断的中间给小孩扎个辫子。 轮到二哥了,医生看了血常规的化验单,说给你来点儿药吧,“别别,还是给我打个吊瓶”,“也好”,“最近一个星期喝酒没有?” 二哥想了想,昨天反正没有喝,前天应该也没有喝,再往以前的,二哥不敢保证了,二哥平时爱喝一点儿小酒,二哥在想,以后还是不要喝酒了,这次病情一直断断续续,难保不是喝酒导致的。 做皮试,等二十分钟,交钱,拿药。二哥坐在了输液室,一看七点四十了,二哥赶紧给领导发微信,请假,有可能晚一点儿到办公室。 请完假,才发现输液室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都是输液的!听说,成都的感冒比往年来的晚一些,所以比较扎堆。高矮胖瘦,男男女女,在感冒病毒面前无处遁形。 二哥心中突然生出无尽的悲天悯人的感觉,看似坚不可摧的人类也是脆弱的可怜! 好歹终于打上吊瓶了,三瓶,一字排开挂在架子上,二哥已经很多年没有打过吊瓶了。冷冰冰的葡萄糖水顺着手上的血管冷森森的蔓延到手腕上。有点儿疼。但二哥终于算是安稳了。 急诊室里输液的病号把几乎所有的位置都占满了,二哥看到有人输液还有家人陪着,朋友陪着,二哥有点儿孤单的感觉,把微信打开,通讯录从头看到尾,又从尾看到头。 中年男人的悲哀,看似人五人六,其实孤苦无依!二哥想回到父母身边,二哥无比的想念父母。 二哥又开始咳嗽,连续的咳嗽,但伴随着咳嗽的头疼开始减弱,二哥知道药物开始在二哥身体起作用了。 二哥很怀念身体健康的时候,二哥开始悔恨当初对身体发出信号的轻视是多么的愚蠢。 但二哥很快转变了念头,感恩这次生病! 因为这次生病才能让自己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健康的意义,如果能够以此为契机改掉平时一些不注意身体的坏习惯,该是另一个福报的缘起吧! 是以记之,永记心头:健康是最大的福! 二哥祝福大家,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身体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