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小小蒸笼,却缔造出了“木材帝国”,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文野 2021-09-22

这是一个隐秘的商帮。他们掌控着从原木、木材加工、制作、销售全的产业链,垄断了全国80%以上的木材交易,全世界凡有木材的地方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过去的三、四十年里,他们足迹遍布于,从东北兴安岭到中国西南的林区,再到俄罗斯、东南亚、非洲和美洲的原始深林,编织、造就起了一个强大的“木材帝国”。

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标签,莆田人,尤其是忠门人。而这个庞大木材帝国的形成,居然起源于一个小小的蒸笼。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令人惊奇。

文章图片1

忠门只不过是福建莆田秀屿区下的一个海边小镇(后拆分为山亭、东埔、月塘、忠门),历代以来都是地少人多,土地贫瘠,多盐碱,只能种些地瓜、花生之类的。

为了生存,人们没得选择,只能出门讨生活。

下面看看,被孙辈们称为忠门人走出家乡、闯码头的“活化石”李国宝的经历,便可一窥“木材帝国”的艰辛创建过程。 

1972年,当时才20岁出头的李国宝,就开始走出家门,出去的理由就是当时家里吃不饱,为了不挨饿,只能跑出去。

李国宝当时出去就是做蒸笼,那可是他家祖传的手艺。

忠门镇的蒸笼工艺,始于明代中叶,有着400多年的手艺历史。蒸笼一开始都是用竹片编的,好的蒸笼师傅能把不到一公分厚的竹条削成很多薄片,进行编制, 很少用到木头料。后来交通改善,用上闽中、闽北运来的杉木料。

文章图片2

那个年代国家对人口迁移管理得很严格,一旦在外地被发现外乡人的身份,就会被立即遣返。

李国宝只能先去大队开一个证明,上面写着“某某出去做蒸笼”之类的,就算是一个通行证明。

一批大小不一的蒸笼做好后,要用竹扁担挑着到各处叫卖。扁担要前头高、后头低,这样可以预防狗从背后偷袭;走夜路时,扁担要横着挑,如遇到歹徒,把担子一卸就可以搏斗了。

李国宝先去的江西南昌、九江,再到武汉、北京,全中国几乎都给他都跑遍了。为了防止暴露外地人身份,它和同伴走在同一条路上时,都会一个走在路东,一个走路西,防止一说话,用了乡音,被当地人发现,而被遣返。

当时,全国别的地方的蒸笼是柳木做的,而他们做的是福建这边特有的杉木,蒸出来的馒头更香,加之可以定做,因此销路不错。

文章图片3

李国宝他们挨家挨户推销,按客户要求的大小做,像那种蒸小笼包的,一个三四块钱,大的可能要一两百。一年下来,好的年景可以赚到1000多块,在那个年代算是笔不小的钱了。

风餐露宿,腿脚走路,那份苦、那份累,对现代人来讲,几乎不可想象。

那时候 李国宝他们想的就是怎么能吃饱饭,从来没有想过商业两个字,更没有想过,自己的后辈们,如今会在全国的木材、瓷砖、卫浴、不锈钢、家居等建材行业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

看着李国宝他们确实靠做蒸笼、卖蒸笼赚到了钱,更多的的忠门人开始学习制作蒸笼、卖蒸笼,一路走南闯北。

一年下来,这些蒸笼师傅大多可以挣到三四千块钱,然后都会兴高采烈地回家过年。70年代末,在莆田老家给人打工,一天才挣两三块钱。最早出去的这批人,都先富了起来。
1979年,李国宝称带着隔壁家的一个年轻人一起来到北京做蒸笼。晚上住在郊区,白天坐车到城里,主攻机关和各种单位的食堂。

蒸笼虽然没有让莆田忠门人大富起来,但却给了他们比金钱更难得的市场信息和闯市场的经验。

他们制作蒸笼所需的竹子和木材,在后期大都是就地取材,从市场上购买,因此知道了竹木货源和市场行情;在公关机关、单位食堂过程中,也认识了管后勤采购的人员;加之这些常年出外的忠门人,春节必回家的习惯,都是乡里乡亲,大家在一起聚聚,交流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各种信息。

莆田忠门人敏感地捕捉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就是个大工地,到处在建高楼,到处需要钢筋水泥木材。由于卖蒸笼,对竹木有着天生好感的他们,把目光瞄向了木材和建筑工地,于是,大量的莆田人开始贩卖起木头和竹架板。

文章图片4

竹架板

1982年,李国宝陆续把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带出来,开始做木材生意。

当时主要在湖南、福建等地找原材料,发货到北京,孩子们在北京负责加工销售,后来原料地逐渐扩展到江西、湖、广西等地。

不过,那时、竹子、木材属于国家控制的资源,在各地的砍伐和交易需要指标,莆田人的办法是,花钱找关系,以各种机关、单位的名义,找林业局买指标。
1985年,国家开放了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市场,允许林农和集体的木材自由上市,实行议价议销。林木政策的逐步放开,忠门人离开家门的越来越多,纷纷加入木材供销大军。有的寻找原材料,有的进行运送,有的做加工,有的销售,很快就打通了整个产业链。
当时的北京正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不过在当时,木材还属于国家重要生产资料,并不允许个人或未取得许可的单位经营、倒卖。

文章图片5

这可难不倒带着木材进京的忠门人。1985年底,忠门商人带着从莆田开具的外出许可证和当地工商部门核发的“经销竹木制品及半成品或南方木材”的营业执照,和曾有过业务往来的中国农建公司北京分公司达成“挂靠”协议,由莆田人组织木材资源,寻找经营场地,自行销售,每户每月缴纳1200元管理费和百分之三的营业税,农建北京分公司则为莆田人经营代签合同,盖租地章,提供银行账号和发票。

莆田人顺利攻下了北京及周边是木材市场。

中国木材最丰富的地方,不外乎两个地方,一是东北的大小兴安岭,二是西南的深山老林。

据统计,那时在东北经营木材的莆田人,最多时达到10几万人。大小兴安岭的沟沟坎坎留下了无数莆田忠门人的足迹,其中东到牡丹江,西到满洲里,北到漠河,到处可以听到发声独特的莆田口音。他们通过市场化运作,把东北的桦树、落叶松源源不断地运到北京、上海等基础设施正搞得红红火火的大城市,莆田人在大小兴安岭挖到了'第一桶金'。

文章图片6


1986年春,1000多名忠门人就到云南思茅、大理等地,分割包围各地主要产材县和部分国有林业局的经销部门,通过“拉关系”、“走后门”,包销了当地的大部分木材。1986年3至10月,忠门人平均每天发运了一百多个车皮的木材,为北京亚运场馆建设供应了大量木材。
对于莆田人大规模、大范围介入木材市场,当时的《法制日报》还专门写了篇《“游击队”与“正规军”的较量——记莆田农民跻身全国木材市场的历程》的报道。

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火灾,烧了100多万公顷的土地、焚毁了月85万立方米木材,精明的莆田人涌向大兴安岭,把过火的木材全都买下、运出来,从中又赚了大笔钱。

文章图片7

后来,莆田人的经商版图越来越大,从北京到整个华北,从上海辐射到长江流域,乃至遍布全国。

上世纪90年代国人开始认识到森林资源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国家提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要求。曾经是木材资源最丰富的东北、西南转眼间成为国家重点保护林区,这无疑给以经营木材为主营生意的莆田人重重一击。

不少莆田人纷纷转行,或兼营起陶瓷卫浴、钢材、瓷砖、钢材等行业,进而创建建材城。

1991年李国宝和子侄们等老乡,从木材行业转向瓷砖批发,他们主要集中在东三环外的十里河闽龙建材城,以及昌平地区的回龙观建材城。

但也有少数莆田人从中窥探出更大的商机,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内木材必然更加紧缺,木材的供求关系必然有利于供方,只要开拓林源就会有更大的生意。于是,一批经过市场洗礼的莆田人走在了前头,把目光盯到了中国的邻居——俄罗斯和缅甸。这两个国家的木材分别与中国的东北和西南地区的木材相似。

完成了原始财富积累的莆田人,当然有能力也有财力,他们纷纷组建公司,买断俄罗斯和缅甸的林区,在当地伐木,然后再运到国内加工、销售。

东北边陲小镇绥芬河号称“中国木业之都”,也是忠门人最早经营从俄罗斯进口木材的口岸,一批又一批的忠门人长期驻扎于此。随着其他对俄贸易口岸的开放,原驻绥芬河的忠门人开始分散到满洲里、黑河、二连浩特以及新疆的阿拉山口、满洲里、黑河、二连浩特、阿拉山口,大量来自俄罗斯的木材通过这些口岸销往全国。

文章图片8

原始森林

从俄罗斯过来的木材,要什么料,就有什么料,白松、白桦,落叶松、水曲柳、柞木、榆木等等,大部分是做建筑用材,但硬柞木等,却是做家具的好材料,部分莆田人顺势进军了家具加工行业。

还有他们把从缅甸、越南进来的檀木、柚木等贵重木材,则一批批地运回老家莆田仙游,为家乡工艺大师们的木雕创作提供料子。现在,木雕已成为莆田市的又一个支柱产业,这也许是莆田人当初经营木材时意想不到的一个结果。

到2013年,莆田人就已占据了全国木材70%以上的市场份额。按莆田当地的统计,常年在外做木材生意的莆田人近20万人,经营着8万多家企业。北京的莆商组织做过估算,那时莆田人已经控制了国内90%的木材贸易,成就了真正的木材帝国。

如果说,当初莆田人到邻国去寻找林源是被迫的,那么随着事业的发展,做大、做强了的他们,为了更大、更高的发展,便纷纷主动走出国门,到更遥远的国外去买木头,实现木材帮的国际化。

东南亚、非洲、美洲都成了他们的目标。

和俄罗斯进口木材大部分是建筑木材相比,莆田人从东南亚、非洲、美国阿拉斯加等地进口的,大部分属于高档、名贵木材,这些树木大多生长了上百年,结实厚重,是制作高档门窗、木材、家具的理想材料。

文章图片9

非洲红木

海外运输主要走水路,由莆田木材商组成的伐木队,从世界各地的原始深林里砍伐大树,通过船只运回国内。大的批发商在海外拿货,一船就是好几万立方,一年的营业额有几十上百亿。

鉴于莆田木材帮的实力,加之莆田拥有天然良港—湄洲湾秀屿港,2004年9月,国家正式批准在福建省莆田市设立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这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正式批准和验收的海港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同时设立了当时全国唯一的经国家批准的木材进口加工区,莆田成了全国海运进口原木的集散中心。

文章图片10

秀屿码头

如果说过去经营木材的莆田人是走南闯北的游击队,那么现在的莆田人开始在自己的家乡营造木材大本营,开始发力全国,辐射全世界。

2019年,我国木材加工市场销售总额达到了2000亿人民币左右,而莆田市本土的木材加工市场销售额就达到500亿左右,占到全国的份额25%以上。

莆田人把来自国外的木头加工生产成耐用、环保、美观的实木门、实木地板和家具,然后又通过黄金水道,再卖往美国、日本、欧洲、中东等地,赚足了多多的票子。

文章图片11

还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仙作古典家具,素以“精微透雕”著称,解放后,因高端木料短缺,濒临失传。庆幸的是这回从东南亚、非洲等地进口的则是红木这类的名贵木材,既可以打成家具,也可以雕刻成精细的工艺品木雕。这让仙作古典家具起死回生,得以迅猛发展。

包轮船几千块钱一吨运回国内的红木,打成家具、木雕后能卖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套,价格涨幅高达10倍、100倍,暴利程度可想而知。

文章图片12

仙做古典家具

现在,莆田仙游的古典工艺高端家具已占全国75%以上,大众化和新中式家具占到全国25%以上,初步建立了覆盖南美洲、非洲、东南亚6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营销网络,莆田因此还获得了“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的称号。

莆田,就是这样一个几乎不产木头的地方,在莆田忠门人的领头下,20几万的莆田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奋斗。从原始的蒸笼到简单竹架板、木材,再扩至陶瓷建材乃至建材城,从锯木头到做家具,再在红木高端上发力;从贫穷的忠门到踏遍祖国各地,从国内开拓到国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们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快速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标本和缩影。接下来,我们期望他们新成长起来的后辈们,能够富贵不忘本,牢记前人苦,在守业的同时,继续进取开拓,为莆田、为中国再创辉煌。

文章图片13

忠门豪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