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风徐来 文风送爽

 6830云云 2021-09-22


曾几何时,我们把一切美的东西称之为小资或毒草,并号召人们不爱红装爱武装,全民成了“大老粗”。到了“时间就是金钱”,又多了铜臭味。可想而知,我们变成了什么?……
所幸,我们正在回归。千年文明,千年积淀,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虽一时被摧残或被屏蔽,终久正胜邪。正如挺过秋的萧杀,又迎来春的嫣然。
看,眼前的古风明媚,艳丽亮相,令观者叹服,久违了,如此美轮美奂,是谁忍心践踏?是谁让她消失?希望历史不要再当“后妈”,让文化复兴之风畅通人心、吹散急躁浮尘、为这个上火的世界降温、送爽……


果然,这一场茶道与汉服的天作之合的表演,在中秋前夕之夜,席设保利金町湾鲸湾生活馆的“唐煎茶·隽永茶会”上,那服饰的工艺、色彩的缤纷、那茶道的讲究礼节、那优美的旋律与动听的解说,还有那烟香、茶香、花香、秋夜迷香、暗香浮动、同袍如仙……让人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明悠久的“软文化”之魅力,热爱之情油然而生,那是一场美的洗礼、美的滋润、美的教化!
不管胡虏多肆虐,最终还是被汉化……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民族的魂、自信之本、发展之源,不重视文化,甚至排斥美好的东西,等同于自绝后路……
如果搞不清自己究竟从何而至,又如何走向未来?

有史记载,耶律楚材是元代著名政治家,是成吉思汗身边的“高参”。他虽然是契丹人(皇族子孙),但他生长于燕京(今北京)。耶律楚材十分崇尚汉学,是在汉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异族子弟。耶律楚材与汉族文人一样,追求喝茶的时尚,他的挚友如王君玉等,都是当时爱茶的汉族儒士。他的诗集《湛然居士集》中,就收有著名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细心刻绘出喝茶时的不同感受。“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茶喝得心满意足,诗兴也奔涌如泉,可以想象他神采飞扬地躺在帐中看如血残阳,爱茶之妙趣不外如是。“玉杵和云舂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写的是在军帐外明朗的月光下,耶律楚材用佩刀从黄茶饼上挑下些许小块,置入舂中捣碎研细的情况。只有真正的爱茶之人,才能将茶事写得如此荡气回肠!
由此让人浮想连翩,仿佛看到当年的这位悍将儒士喝起茶来的惬意与豪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