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定笔记:赏月

 df7086 2021-09-23

梁东方

到了中秋时候,不用看月份牌,不用看手机上的日历,不用考虑到底是哪天放假,只要在夜里出来走走,也就知道节气已经到了。

夜华如水,如水一般清凉,却没有真实的水的潮湿。只有清凉没有潮湿,这就是北方最可贵的秋夜之享。

在这样一片干爽高远的清凉里,月光逐渐移出云层,开始光光亮亮地照耀人间。人间的灯光从高低不同的方向夹击了月光,使月光照之不远,并且迅速涣散,但是楼间的月亮本身还是可见的,在它逐渐移到楼后去、逐渐被更高的楼挡住之前,你还是可以赏月的。

这就是中秋。

只有农历八月中旬才会有的气氛。

夏天的一切成了过去,冬天的一切尚未到来,终于可以喘息一下了,终于可以站到生活之外一会儿了。

这个节气,给了人们逸出既有的一成不变的生活轨道的充分理由,出去看月是理直气壮的,是天经地义的。

在保定,人们聚集到植物园、军校广场这样并不多有的开阔之处,在人山人海中仰望。有车一族则更可以躲开拥挤的人潮,到巨力大桥上那正有半幅围挡起来的道路上去望月。尽管路灯灯光很亮,对赏月和照相有非常令人遗憾的影响,但是这里依旧停了大片的车辆,人人都举头仰望,都拿着手机照啊照。

大家聚集在一起,互相不看,都只看月亮,这就是赏月的公众默认格式了。还能怎样?开阔的湖水和起伏的山丘对于本地来说都是不大不小的奢望,尽管向东几十里有白洋淀,向西几十里有太行山,但是脚下却没有那理想的赏月之地。这座一向在省内自居于古城的前省会城市,多少年来的建设已经落后了许多。城里公园少,城外也不多,利用自然地势的郊野广袤风景就更稀少。人们在集中出城赏月的这个时刻,分明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不过,离开这里,到东站南边找到一处没有车辆的路,透过树枝之间的缝隙还是可以看见橘红色的大月亮正冉冉升起。

月光之下,树林和树林那一边黑暗的大地上,正有一片此起彼伏的虫鸣:蛐蛐叫,青蛙叫,还有零星的蝉鸣。乔木灌木和庄稼蔬菜联合起来形成的强大的凉爽,以看不见却时时刻刻都能分明感受到的方式,覆盖着大地。

这黑暗中的凉爽与凉爽中的这些声音,是月光的最好伴随,本来属于赏月的题内之意,却也已经是城市中所断断没有了的条件。城市居住者能从楼宇的缝隙里看见月亮,便已很知足。

比较而言,我们是幸运的,还能多走几步,走到约略尚有旧时月下气氛的环境中来。不过,何以就不能在不是中秋、不是节日的时候也来赏赏月,来这夜色里经常地走一走、坐一坐呢!

按部就班的生活逐渐形成的一成不变,使人丧失掉的,是人在自然中大量而密集的感受机会。是人自己把自己局限在居住地的楼宇之间,是人自己逐渐失去了对于季候的丰富性的记忆,是人自己在一味的舒适里丢掉了生命感受本身的追求。

赏月的这些幽幽感慨,伴随着一家人围着户外桌椅而坐,吃着水果和月饼的轻松愉快。更多的已经不是一种自责,而竟成了某种对此情此景的当下的婉转歌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