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评A388:云巅独啸霜晨月,大野孤行雪地风——读《沈石溪和他的朋友们:狼王赴死》

 望月听雪bella 2021-09-23

/望月听雪

       热带雨林的植物绞杀现象是原始森林中的一道奇特的景观,也彰显了大自然“鸟为食亡”、弱肉强食的残酷,而人类以主宰大自然万千生灵自居,有些人却不懂得珍惜眼前的绿意盎然,恣意掠夺自然资源,捕杀濒临灭绝的生物,这就是人类的莫大悲哀了,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大自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反噬人类,那将是一场人类的浩劫,生灵涂炭的始作俑者竟是自身。若自然有灵,对于人性的拷问恐怕会令大自然汗颜,尔虞我诈、贪婪无度的嘴脸面目可憎,反观之,动物的人性面却常常让我们肃然起敬、感动莫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早在先秦时期,古人看到雎鸠在河边出双入对,合唱齐鸣,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人类中君子和淑女的爱情故事。“西汉时期,司马相如为了追求卓文君,弹奏一曲《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一代才子为了赢得淑女的芳心,将自己比喻成一只四海寻觅伴侣的凤鸟。”可见动物亦有情,也有着白首相依、终身相伴之执着,与人类的情感有着共通之处。

       “一凛玄毛绝壑丛,千寻幽碧认重瞳。云巅独啸霜晨月,大野孤行雪地风。抵死犹能逼虎豹,危生原不怕罴熊。居胥封作将军种,长恨勋名冠狗功。”独独钟情于一种生物——狼,它们的野性难驯,它们的群居铁律,它们的战斗性与生命力,都值得刮目相看……

       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一个远离文明回归蛮荒的故事,“生存环境的变迁,使巴克从一个文明社会的宠物变成了一个荒野深处的狼群之王,这是巴克的本性使然;同时这也是美国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弱肉强食,适者才能生存,竞争无处不在。”人性与狼性的对照,舒适区对于意志力的摧残,字里行间赋予巴克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性的思考,“多少代的驯养从他身上消失了,渐渐地记起了自己种族的青年时代。祖先们使他身上古老的生命活跃起来,在与斯匹茨争霸成功后,巴克成为了狗的领袖,他整日辛劳,唯一的乐趣就是坐在篝火边,回忆过往的时光。人类社会的文明渐渐远去,遥远的荒野的呼唤却越来越清晰。”遗传中的记忆觉醒复苏,带着野性的原始本能。“最终,在恩主索恩顿遇害后,巴克断绝了与人类社会的最后一丝联系,他毅然跟随内心深处的召唤,回归到了那个属于他的原始荒野”,回归到信马由缰的大自然怀抱,自由奔放驰骋在广阔的原野上,对月长嗥,将生命坐向亘古久远的古老与未来,时光之沙在岁月的洗礼之下愈发绽放出生命的光辉。

       沈石溪的作品中,关于狼的描述,比较早的有《狼王梦》,“全世界的狼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性,在严寒的冬天集合成群,平时单身独处。眼下正是桃红柳绿的春天,日曲卡雪山的狼群按自然属性解体了,化整为零,散落在雪山下那片方圆五百多里的浩瀚的尕玛尔草原上。这匹母狼名叫紫岚。之所以叫它紫岚,是因为它身上的狼毛黑得发紫,是那种罕见的深紫色,腹部却毛色纯白;它体态轻盈,奔跑起来就像一片飘飞的紫色的雾岚。”故事里的主角,动如荒原上的风,撕开石缝的裂隙,将生命延展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风驰电掣”、“风起云涌”,仿佛都是描绘她的绝美辞藻,而此间的她,是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出场的,“狼虽然是凶残的食肉兽,却也有着强烈的母爱”,这是一个舐犊情深的故事,却仍然难逃惨绝人寰的终局与同归于尽的末了。

       而《狼王赴死》,看字面意思便可见一斑,狼与人类的博弈到了生死存亡的白热化境地,这次,狼王无法将自己于人类的束缚中挣脱而出,只能选择毅然赴死,“一场关于动物与自然的生命探索之旅,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一如宫崎骏长久以来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深邃思考,从人与动物之间无从化解的天然矛盾出发,通过狼王的视角以及生存角度,探寻人类与自然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和谐共存这一终极命题。“以野生动物为主,突出保护野生动物、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主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生物内部的优胜劣汰,每一刻都不曾停止。'面对枪口的猴王’,机智勇敢;'茬口的熊’,母子情深,死里逃生;穿山甲钓蚂蚁,稀奇有趣;谁能徒手搏熊,谁又能从泥潭中救出'女孩、大象和孕妇’,无处不在讲述着动物世界的生存智慧、人与自然的生命故事。”笔者将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一一书写于笔端,寄情于动物拟人化的情怀之中,心存善念,珍爱生命,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才能与之和平共存,相依相伴于碧水蓝天之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