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得书小记|杜宇

 tcfzhf的图书馆 2021-09-23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


       竹枝词,本是流传于巴蜀一带的地方民歌,采用男女互咏的方式,来表现边远偏僻地区的民俗风情,于是有“蛮俗”、“夷歌”、“俚词”之别称,“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因此在唐朝时即受到文人注意,自刘禹锡、白居易等借用传统《竹枝》体经艺术加工再造新词起,因其文辞平易、内容质朴、生动形象的表现风格,千百年来,为历代诗家所争相仿拟,除此之外,文人骚士又多有以《竹枝词》形式记述地方民间风情者,进而又以此描画世俗、讽喻政事、寄托乡思,成为独具特色而不可多得的民俗资料,故而为历代地方风俗研究者所重视。


        据笔者所知,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各县市地方文史资料整理单位都纷纷辑录有以地名冠之的竹枝词,如《上海竹枝词》《扬州竹枝词》等等,而总其大成者,大约有两套类书,其一是雷梦水主编、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竹枝词》,精装全6册,按地域分布为序编排,其二为王利器、王慎之、王子今辑录、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代竹枝词》,精装全5册,以时序先后为次编排,二者各有利弊,足以互补。今日中秋,收获《历代竹枝词》全新品相一套,团团圆圆,圆梦之书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