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感 | 冷漠

 Holiday历险记 2021-09-23


表现冷漠是我保持热情的方式。

—— Holiday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他说:“我应该像你学习。” 我等着他夸我,紧接着他便说:“学习像你对人一样冷漠。”

我用了 3 秒钟审视自己,然后把原本准备辩驳的话压了下去。

我还真是有点「冷漠」。

朋友很年轻,25 岁的男孩子,在广州经营民宿。

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刚出来工作,还总是愤愤不平地和老板吵架,不想受一点儿委屈;他却已经能独当一面,负责十几间民宿的大小事务、和客人沟通、处理投诉。

我是很佩服他的。

朋友说最近不太顺利,总遇到客人提些无礼的要求。

有个客人晚上用投影看电影,朋友已经提供了自己的 VIP 账号,结果客人想看需要额外付费的新片,又不肯自己付费,最后归结为民宿的问题,威胁要给差评。

民宿只供两人入住,有组客人约了其他人在民宿吃火锅,被朋友撞见,还拒不承认,也拒绝沟通,最后朋友只能联系平台劝退收场。

年轻的女客人,因为不满意在房间里拍出的照片效果,评论说民宿房间和照片不符。

诸如此类,让朋友很是心累。

我能理解。我们在连接别人的过程中,有时候会为了彰显善意而放低姿态,但最终往往因为把自己放得太低,而得不到应有的珍视。你很低,是为了让别人看向你的时候毫不费力,但没想到,他看完之后踩了你一脚。

于是在某些心灰意冷的时刻,朋友想,或许一开始便表现的冷漠些好,至少自己不会受伤。


我也曾经营过民宿。把多余的房间短租给游客,除了补贴自己的房租,更主要的是希望认识更多有趣的灵魂。我称之为:共居试验。

我遇到过很多有意思的人。有能讲流利中文的住在日本的新西兰人,我带他去吃烧腊,他教会我在屋子里不穿鞋;有回国在北京创业的健身爱好者,离开之后又介绍他妈妈来住;有喜欢做饭的 95 后男孩,在我的厨房大展身手。

我也遇到过很多带给我温暖的人。有离开前写小卡片感谢和鼓励我的漂亮姑娘;有知道我被恶意差评,熬夜帮我写作文一样长评论的小情侣;也有实实在在送温暖的人,我的猫,也是曾经的客人送的。


我想,之所以我能感受到有趣和温暖,或许是因为我本身也是有趣和温暖的人,我有感知这些的能力。

但我努力营造的不是乌托邦,并不是每个客人都如此有趣和有温度。有些人并不想和我产生太多交集,有些人自己没有契约精神反而责怪别人不通情达理,也有些人将善意随意践踏。

有些情感会在不断的打击中消磨。我不愿丧失感知美好的能力。

所以,我冷漠起来。

我的热情有限,对有些人冷漠才能把它更多地分给值得的人。

我是 Holiday,一个有些冷漠的人。

不过,表现冷漠其实是我保持热情的方式。

向我学习,没什么不好。

写在最后


公众号又停更了一阵子。暂停是很有必要的,它是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开始。

往常我的文字更像是流水账式的长篇大论,最近时间和精力的不充足,视野和感知上的提升都让我意识到「做减法」的重要性。

「随感」是这段时间一直在构想的一个新栏目——每篇尽量控制在千字内,从「小」出发,把平日生活里,一些琐碎的灵感、零散的片段记录下来。在这里我可以肆无忌惮,敞开心扉,表达当下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也有一些想要记录的微妙的时刻、波动的情绪、与众不同的想法,又懒得自己动笔,那么不妨让我成为你的倾听者~




有好想法?

赶快告诉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