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答案
2021-09-23 | 阅:  转:  |  分享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DCBCD(每小题3分)6参考答案:国庆:辞旧迎新,举国
欢腾贺新貌中秋:两岸共赏月,一心盼团圆(每个节日,节日特点符合1分,句子表述合理、有文采1分)7、(1)CE(2)①
归雁洛阳边②随风直到夜郎西③学而不思则罔④百草丰茂⑤温故而知新⑥秋风萧瑟(3)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
帆悬(1)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能忍受(3)立身,指能有所成就(4)相比(5)急二、阅读与鉴赏B(3分)(1)(父亲的)朋友觉
得很惭愧,下了车牵元芳,元芳走进家门,没有回头看。(“引”、“顾”以及句子翻译的通顺性各1分)(2)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了友人
才到。(“舍”、“乃”各1分)B(3分)(1)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1分)(2)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
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呈现
一幅凄凉、寂静、荒凉的画面。(画面的描绘,描绘出“凄凉”、“静谧”、“寂静”等意境可得2分)渲染(烘托)了异乡游子的寂寞悲凉的思
乡愁绪。(作用“渲染”、“烘托”1分,情感表达1分)13.冰面陷落;出现裂痕;巨冰裂开;冰片沉浮(意近即可)(4分)14.(湖水的
耐性来源于对春天高度信任。)春天伊始,湖水用他的温和,戏弄、舔弄、托举那些不愿退出湖面的残冰。(2分)15.写法:先写春天来时给人
的总体感受是总写,接着从泥土、树枝、小鸟、云、湖水、苇芽这几个方面去描写它们的变化是分写;先从整体去写是面的展开,后分写是点的展现
。在具体分写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是比喻,“树枝再不抽搐,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
枝梢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招呼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是拟人。(3分)(能从某个角度赏析有具体的分析即可)作用:结尾描写春天
的景象和开头写冬天的景象形成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只有保持锐气、坚韧、迫切的生命才会有春天的主旨。(2分)?16.在这里“逼来”可以理
解为“步步逼近”。作者在文中描写的是冬春之交的景象,“逼来的春天”形象地写出了早春时节大自然所蕴含的勃勃生机,也表现出作者希望春天
早日到来的迫切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4分)17.(4分)节选部分主要讲了我看见疯子的经过(2分)以及(插叙了)我和
妞儿认识的经过。(2分)18.(6分)主要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描写。“头上留着一排刘海儿,辫子上扎的是大红绒绳”外貌描写,看得出
疯子干净爱美;(2分)“脸白得发青”“尖尖的下巴,”外貌描写暗含其生活的凄惨。(2分)“愣愣地”“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神态描
写,显示着她精神的呆滞和心灵的创伤;(2分)19.(5分)我是一个活泼爱动、仗义泼辣、生活幸福的小孩;妞儿是一个温和、穷苦、命运
悲惨惹人怜爱的小孩。结合文章分析即可20.作文略。
献花(0)
+1
(本文系不可逆转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