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ETALIQ推出紧凑型氢气发生器 可利用海水制氢

 柒国联军 2021-09-23

将任何类型的个人、客运和货运交通转化为METALIQ技术,能够使我们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是实现巴黎气候目标的现实途径。

一些研究人员确信:氢燃料汽车是汽车工业的未来,因为所谓的燃料电池汽车是完全零排放的。

但到目前为止,只有210辆氢燃料汽车在德国公路上行驶——这是为什么?

例如,许多制造商都在努力推动这一进程,他们抱怨氢气加气站供应不足。此外,氢的运输和储存技术复杂,经济上效率低下。

METALIQ推出紧凑型氢气发生器 可利用海水制氢

METALIQ的目标不是装满氢气,而是简单地携带制造氢气的金属,在紧凑型发生器中现场产生氢气,然后立即在燃料电池中消耗。

我们新的材料循环是基于钠和水。

到目前为止,还不可能在与水的可控反应中将纯钠转化为氢。然而,使用专利技术METALIQ,这一过程现在成为可能。

目前,纯钠无法在工业上使用。通常,它以氯化钠溶液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和化石沉积物中。

这意味着现在可以有一个新的循环经济,以革命性的方式结合生态和经济优势。

在METALIQ氢气发生器中,氢氧化钠(NaOH)作为钠与水的受控反应的副产品产生。这种材料是“免费”生产的,将被收集起来,它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当NaOH在露天收集时,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自行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钠Na2CO3,碳酸钠是玻璃和纸张回收工业的重要原料。如果“绿色”钠生产能在整个欧洲建立起来,例如与海水淡化厂连接,利用太阳能运营,德国和欧洲就能再次成为技术领导者,同时显著减少对各种原材料供应商的依赖。

METALIQ还可以应用于各种形式的移动运输(汽车、卡车、火车、飞机等)以及不可移动的能源生产(例如建筑)。

跨国海水电解制氢项目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福建浩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开展的跨国产学研合作项目近期启动。

三方共同打造的海水电解制氢项目3月将完成第一个电解槽,开始制氢实验,项目采用的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METALIQ推出紧凑型氢气发生器 可利用海水制氢

“海水中蕴含大量的氢元素,如果将海水中的氢提取,将是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热量的一万倍。”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研究员温珍海教授告诉记者,获取氢气的最方便方式是用水制氢,氢气燃烧做功或发电做功之后又还原成水,能循环利用又基本没有污染。

温珍海说,中澳三方科研团队合作开发了一项创新技术,将有效解决电解制氢所面临的水资源限制的难题。该技术使用特殊涂层和结构的电解槽,高效利用废弃二氧化碳(来自工业烟气或空气)和丰富的海水作为原料,产生可再生的合成可燃烧清洁气体。

“我们三方合作,澳方技术捕捉提纯二氧化碳;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催化剂与海水进行混合电解,产生清洁能源——氢气;福建浩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生产设备和电解槽技术,三方合作让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温珍海解释道。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催化剂配方研究,试制的第一个电解槽预计3月完工并进行制氢实验。

METALIQ推出紧凑型氢气发生器 可利用海水制氢

据了解,这3个合作方阵容强大——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位于福州高新区海西园,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事业单位;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级科研机构;福建浩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福州高新区,是在新三板挂牌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纳米贵金属涂层特殊电极技术研究和成套装备制造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文章来源: METALIQ 全球氢能网,新能源网,福州日报社数字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