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追梦 国家教学成果奖是一场教师实验精神和理论品格的修行

 豫见物理 2021-09-23

2021年4月21日,微主有幸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聆听了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朱爱华所作的题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练成小记》的专题报告,受益匪浅。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设立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最高奖,每四年评审一次。2018年12月,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朱爱华校长主持申报的项目《跨界学习,奠基大成——小学育人路径探索20年》作为江苏省小学段唯一的一等奖荣膺其中。

其实,微主也参与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深知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难度,因为自己连国家二等奖也没有评上。

朱爱华校长今天分享的项目起源于24年前的教学实践。从一个人的坚持不懈,到如师附小团队的群体实践,从主题大单元的实验,到主题整合微课程的研发,从“语文+”的探究到“学科+”的跨界研究,从“大成语文”到“大成教育”的领域拓展,从“跨界学习”的路径探索到“完整育人”的系统探求,不变的是“跨界整合,为儿童大成人生奠基”的育人追求。

该项目从1997年出发,追寻“跨界整合,完整育人,成己成人”的教育理想,创造性地赋权增能,通过整合融通,破解学科壁垒,系统改变师生思维和品质,探索出符合教育大会讲话精神的“立德树人”总要求的一条有效路径范式。建构了“跨界学习,奠基大成”的5个实践策略、12个“学科+”一般教学样式,研发了60个主题整合校本微课程群和10个百家校共育网上e平台品格提升微课程资源库,创设了100个“大成小秀”活动平台,改革并探究出关注兴趣值、方法值、意义值的跨界学习评价体系。朱校长的教学改革项目广受国内外诸多专家的肯定和同行的追随,“大成教育”育人理念和“跨界学习”的实践路径声名远播。

学员感言

从朱校长的专题报告中,我深刻地意识到,所有极致都源于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成功的唯一秘诀是坚持最后一分钟,坚持是通往成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捷径。很多事情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而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坚持。坚持是成功的标配,那些尚未取得成功的人和事,是因为坚持的还不够久。

若不信,你坚持24年做一件事试试?

——张怀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