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频考点】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 高频考点45 人口迁移

 hjh2004 2021-09-23

图片

图片

两栖人口是指户籍在原地,劳动在彼地,离乡不背井的劳动者。人口城乡两栖,主要是指进城农民工的两栖。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户籍藩篱的逐步打破以及农村土地和宅基地产权改革的推进,也出现了城里人下乡的两栖状态。人口城乡两栖是我国社会在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据此完成13题。

1.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两栖”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

A.快速工业化  

B.农村经济振兴

C.服务业的发展  

D.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2.影响两栖人口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政策  

B.交通  

C.环境  

D.经济

3.城乡两栖人口现象的出现,对农村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劳动力短缺

B.消费需求旺盛

C.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D.有利于农村产业的多元化

图片

20002010年,全国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而常住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下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常住人口重心分布。据此完成46题。

图片

4.影响20002010年全国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政策  

D.经济

520002010年,我国人口整体流动方向是向(          )

A.东南  

B.西南  

C.南  

D.东

620002010年,我国人口流动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

B.减轻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移动压力

C.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D.加大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压力

图片

技术创新正在引发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改变着人口的流动模式。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主要挤占的是中等技能的就业岗位,同时增加其他技能就业岗位。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创新之都)、珠海(花园城市)、东莞(制造业基地)四地20002015年流入人口的年均增量的变化。据此完成78题。

图片

720002010年期间东莞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投资多,制造业发展迅速

B.创新能力强,大量人才迁入

C.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适于居住

D.产业结构优化,就业机会多

8.东莞人口的增长会增强东莞对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       )

A.收入增加  

B.技术进步

C.交通便捷  

D.市场扩大

图片

近年来,春节临近时,铁路、航空春运抢票大战也日趋白热化。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及机票昂贵,近几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一起过年,节后再返乡。除夕前一周飞往某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迅速,四老一小旅客订单显著增长。据此完成911题。

9.“反向春运”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

①人口流动的规模近年来逐渐加大 

②人口流动主要受环境的影响 

③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④人口流动以年轻劳动力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反向春运”对人口流入地带来的影响是(      )

A.优化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B.带动了春节期间城市的消费,繁荣了市场

C.缓解了春节期间用工难的问题

D.增强了当地第二、三产业的活力

11.春节前踏上“反向春运”之旅列车的旅客最不可能来自的省份是(     )

A.四川  

B.陕西  

C.江苏  

D.安徽

图片

下表为我国2017年春运迁出率和迁入率前十位城市表(根据2017年全国春运大数据制作)据此完成1214题。

排名

迁出城市

迁入城市

1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梅州市

2

广东省东莞市

河南省周口市

3

广东省中山市

广东省茂名市

4

广东省佛山市

湖北省黄冈市

5

广东省广州市

安徽省宿州市

6

北京市

安徽省六安市

7

福建省厦门市

安徽省安庆市

8

江苏省苏州市

安徽省滁州市

9

上海市

安徽省亳州市

10

浙江省杭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

12.2017年全国春运大数据反映了(       )

A.在广东省打工的安徽人最多

B.劳动力由广东向安徽转移

C.广东省人口返回安徽省最多

D.广东省外来劳动力多

13.表中反映的劳动力流动特征对我国产业的影响有(      )

A.促进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

B.阻碍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

C.促进内陆地区的产业升级

D.对我国产业转移没有影响

14.表中的人口迁移现象带来的问题是(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缩小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图片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人口在各个城市之间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下表为某网站显示的20193月某日北京市人口流入目的地的大数据信息表据此完成1516题。

目的地排名

出行方式所占比重/%

汽车

火车

飞机

1.上海市

10

37

53

2.重庆市

0

22

78

3.廊坊市

49

51

0

4.长沙市

9

28

63

5.保定市

30

70

0

:廊坊市和保定市均位于河北省。

15.与前往长沙相比,前往重庆没有选择汽车出行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较远  

B.经济落后

C.地形崎岖  

D.河流阻挡

16.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三地之间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判断北京人口流入廊坊市的主要目的是(      )

A.返回居住地  

B.从事第二产业

C.从事旅游业  

D.返乡探亲

图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速,流动老年人口已成为国内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下表),可为老年人口流动大省制定人口政策、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提供依据。据此完成1718题。

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

流入省

来源省

30%以上

20%30%

10%20%

5%10%

上海


江苏

安徽

浙江、河南

北京


河北

黑龙江

河南、辽宁、内蒙古、吉林、山东

西藏

四川



重庆、甘肃、河南

新疆


河南、四川

甘肃


浙江


安徽

四川

河南、贵州、湖北、江苏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内蒙古

17.流动老年人口(     )

A.主要来源于西部地区

B.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份

C.以远距离人口流动为主

D.河南流出老年人口去向分散

18.进藏流动老年人口以四川人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A.川藏位置相邻  

B.四川经济发达

C.国家政策支持  

D.川藏习俗相似

图片

长租公寓又称单身合租公寓,是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新名词,是指将业主房屋租赁过来,加以装修改造,配齐家具、家电,以单间的形式出租给有需要的人士。下图为我国部分重点城市房价收入比及流动人口比率示意图据此完成1921题。

图片

19.长租公寓的租客主要是(       )

A.季节性游客  

B.中青年群体

C.中老年群体  

D.农民工家庭

20.据图可知(      )

A.深圳流动人口数量最多

B.三亚房价略高于北京

C.房价收入比与流动人口比率呈负相关

D.流动人口比率影响房价收入比

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长租公寓多布局在大城市郊区

B.南京长租公寓市场需求大于天津

C.深圳、上海长租公寓需求旺盛

D.南昌、无锡是长租公寓的热门城市




图片


答案精析

1A2.D3.B

4C5.A6.D[4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20002010年,全国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20002010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使得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主导因素是政策,而非地形或气候(地形、气候并未发生变化)C正确,AB错;总体而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不会因为经济因素使得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D错。第5题,20002010年,虽然全国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但常住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总体而言,我国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常住人口数量应远大于向西南方向流动的户籍人口数量,所以我国人口整体的流动方向是向东南方向流动,故选A。第6题,根据上题可知,我国人口整体的流动方向是向东南方向流动,从而加大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压力,D正确;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仍是东南多、西北少,并没发生重大转变,A错;人口流动增加,增大了东西部地区的人口移动压力,B错;我国人口整体的流动方向是向东南方向流动,不利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C错。]

图片

7A8.D[7题,20002010年期间,东莞外来投资多,制造业发展迅速,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使得东莞流入人口的年均增量大,A符合题意;20002010年期间,东莞引入的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和创新要求不高,因此吸引的劳动力以普通劳动力为主,人才迁入不是流入人口的主体,排除B;在此期间,大量制造业进入东莞,环境压力巨大,环境优美程度不是吸引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排除C;在此期间,东莞的产业层级不高,产业结构还没有明显优化,排除D。故选A。第8题,东莞人口的增长,会使得当地消费人口增加,产品市场扩大,从而使得当地经济更加活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使东莞对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增强,D符合题意;东莞人口的增长,不一定会使收入增加,排除A;东莞人口的增长与技术进步、交通便捷关联度小,排除BC。故选D]

图片

9D10.B11.C[9题,由材料可知,近几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对。反向春运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错。子女一般都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故反向春运是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对。人口流动以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为主,错。故选D。第10题,反向春运的人口是在短时间内到城市里去过春节,对当地的人口年龄结构不会产生影响,A错。由于大量的农村老人和孩子到城市里度过春节,会带动春节期间城市的消费,繁荣了市场,B对。农村老年人和孩子到城市来过年,过春节并不能缓解春节期间用工难的问题,C错。农村老人和少年儿童到城市度过春节,不会给当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活力起到增强的作用,D错。故选B。第11题,由材料可知反向春运是在经济落后地区的老年人和孩子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里去度春节的现象。这种人口流动主要是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选项中,江苏属于经济发达省份,不会发生人口反向流动的情况,故选C]

12D13.B14.A

图片

15C16.A[15题,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盆地边缘多为山地、丘陵,地表崎岖,不利于公路建设,汽车出行较为不便,故C正确。第16题,廊坊市位于河北省, 距离北京较近,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中,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廊坊成为可能,人口出现钟摆式流动,故A正确。]

17D18.A[17题,读表可知,流动老年人口的主要来源为中部地区省份,A错;流入省份包括新疆、西藏,并非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份,B错;流动老年人口以近距离流动为主,C错;表格中的流入省份中,除辽宁外,其他省份的老年人来源地均有河南省,表明河南省流出老年人口去向分散,D正确。第18题,流入西藏的老年人中,四川省占3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西藏和四川在空间位置上相邻,A正确;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且如果四川经济发达,则就业岗位多,大多数年轻人会留在四川,则进藏老人会减少(我国老年人多因家庭因素前往子女所在的城市居住)B不符合逻辑;国家政策及习俗不是主要原因,CD错。]

图片

19B20.D21.C

图片

END


图片

下载电子版请扫描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

服务微信号请加:l591921299

海宁中学地理组【知识星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