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在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将更凸显”

 灯下悦读 2021-09-24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李娜娜)11月29日,“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2019”学术会议(以下简称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论坛聚焦“迈向'十四五’的中国经济——全面小康起点上再出发”,从“十四五”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愿景与规划、“十四五”区域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方面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学术会议现场。通讯员供图

粤港澳大湾区赋有重要使命

“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学术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起和组织的年度高端学术论坛,旨在汇聚国内外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顶级专家、经济界精英,围绕宏观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分析和研判宏观经济大势,诠释解读倾听和了解一线的经济实况。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银保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众领导、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认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和以往的五年规划编制相比有特殊之处,“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起点而再出发,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方向前行。”沿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行,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供给侧,而不是以往的需求侧。

“此次论坛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广州市召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十四五’将是中国通过高质量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走向基本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高培勇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过去40年成功崛起的重要引擎,当今与未来,它不仅具有迈向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的诸多潜质,而且赋有带动全国迈向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确保粤港澳大湾区的稳定繁荣转型升级并持续发挥全国引领发展的作用,将广州、深圳建设成更具强韧竞争力的国际城市,进一步发挥广深等城市的核心作用,十分必要。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发言。通讯员供图

“十四五”期间

广州经济结构将加快转型升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广州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进行了主旨演讲。何德旭认为,在未来特别是在“十四五”期间,金融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现代金融体系有“四个基本”:基本框架,通过专门的、先进的(现代的)、科学的体制、机制、制度、法律、技术来规范或促进资金、资本与资产流动;基本功能:以金融市场为基础,具有支付清算、金融资源配置、信息传递、资产定价、风险转移与财富管理:基本要求,要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先进科学和安全高效:基本标志,要有持续的金融能力、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政策传导能力、资产流动能力、资产定价能力、发展创新能力以及风险防控能力。

张跃国介绍了近年来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对广州“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趋势性研判和思考。他指出,广州经济稳中有进,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增速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内需动力持续释放,IAB、NEM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新产业新动能加快成长;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不断提升,国际信息枢纽优势进一步凸显,城市综合承载力有效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国际联系度跃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十四五”期间,广州经济结构将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提升,产业体系将趋向高端高质高新化,内需导向将更加明显,创新贡献将更加突出,城市空间将加快优化拓展,民生保障将不断丰富完善,“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作用将更加凸显。”

张跃国认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要素市场特别是土地、金融、科技、数据等领域的规则体系,保障和促进要素价格由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具有天然制度优势,现在主要是调动有条件的城市和地方,与中央搞好分层对接,培育各个地方的战略性产业和技术。在风险防控方面,布局风险、安全各个战略环节的先发技术和平台,既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也能拓展新的产业发展空间。

专家观点摘要(部分)

1、 依绍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居民消费规模增长的同时,随着移动支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深入推进,催生了社交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消费模式的发展。实物商品消费升级明显,消费种类分化。在消费发展趋势方面,消费时间延时,夜间消费快速增长;全球性消费需求增加;消费社交化,网红经济、社群经济发展迅猛,消费从个人行为向社群传播;消费体验化,由功能消费向价值消费转化,更多追求心理、精神层面满足。

推进消费高质量发展,应实现品牌价值提升。居民消费已分层,应在商品和服务供给方面加快分级,按照不同档次,提供多层次商品和服务。同时优化消费环境,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如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立流通环节可追溯制度、提升消费者的地位,降低维权成本等。

2、王为理(深圳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下一个五年应该做什么?要重点抓好三个关键词:创新、流动和文化。

对湾区来说,首先要抓住的金融问题。通过金融的变迁,重构金融地理,要让更多高科技的初创团队和项目汇聚到大湾区来,推动大湾区创新性经济的发展。未来的湾区发展应考虑适当的区划调整,真正实现相融,如广佛肇一体化、深莞惠等等。要通过资本、信息、人才和贸易流动,形成连贯的区域空间。要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文化设施与文化活动,建立核心文化社区。

3、 姜长云(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十四五”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需重视几个战略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人口快速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难以有效利用人口红利,加大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如何适度增加现有制度的弹性,允许甚至支持这些退休人才的再就业需尽快摆上议事日程。

第二个问题是结合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打造区域产业发展雁阵。这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收入差距扩大,影响消费需求的扩张。结合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等措施,促进收入差距合理化,有利于促进产业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的转化。

第三个问题是有效防控产业发展风险的增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也增加了产业发展的风险。最重要的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业领军企业。

第四个问题是把加强营商环境和企业生态放在推进产业发展首位。要完善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应该更多考虑从补贴生产者转向补贴消费者。

4、覃剑(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从经济总量、人口、就业、企业和城市联系等方面揭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布局。经济总量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空间呈现“三梯队”的分布特征,香港、深圳、广州处在第一梯队,佛山、东莞处在第二个梯队,余下来是第三个梯队。从未来看,大湾区可能形成“井”字形的战略空间布局,内湾地区是整个区域的核心,形成三极带动的辐射源。现在内湾地区是经济最活跃,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的地区。未来环湾地区,可能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空间发展带。

未来可从四个方面推动区域更均衡地发展:形成更加均衡的功能空间布局,推动功能平台发展,努力形成超级CBD、超级CAZ、未来科技城、未来产业城、未来数字城等空间增长极;更加均衡的交通空间网络布局;形成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网络的布局;形成更加均衡的城乡空间网络。

评论0条评论
登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