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子崖村考(新)

 平型关杂志 2021-09-24



童子崖村考(新)

王  瑛

童子崖村,位于繁峙县东山乡东山底村南五华里的羊眼河西岸,坐落于憨山怀抱中的“童崖”脚下。村东是东台支脉,山高岭峻,沟壑纵深;村西以北台蜿蜒而下的支脉为屏;村前有“砂台”二级公路,北距砂河镇20华里,南达五台县台怀镇不足40华里。
这里在清代前期还没有村子,有繁峙城望族左氏的一处小庄园,仅有三间简陋的房舍,供长工们农忙季节居住,冬季时则用石头封闭了门窗。这里山奇水秀,其西南1里处的“文殊山峰” 的阳面有文殊师利童子像,阴面有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像,天然造化,维妙维肖。还有“五猫山”、“五鼠洞”、“黑龙池” 、“仙女峰”、“六郎城”、“杨家洼 ” 、“贵子崖”、“猪嘴崖”等,皆有传奇故事。一条大河古时名曰“华严水”(今名羊眼河),一到冬春两季上游基本断流,唯此地南面的东西山崖脚下,却有汩汩山泉涌出,严冬仍不结冰,一路小跑“哗啦啦”“哗啦啦 ”地欢快而下 。到了夏秋季节,上游东西两面山涧的许多小支流,汇聚于华严河,流到此处已是碧波银涛,随之蜿蜒北去……

清嘉庆末年(1819年前后),在砂涧驿(今砂河镇)经商的太原王氏,看中了这里优美的环境,便以重价从繁峙城左氏名下买了这处小庄园,大兴土木,建起了村落。族中有称“三和尚” 者,系王天禄三子,当年正是五台山殊像寺僧人,认为作为村子靠山的“童崖 ”,其壁上的“古摩崖图”(距地面约5米高、方圆约50厘米大)中,坐骑上面的“童子”当是文殊师利童子,牵骑者是位护法神,且头像朝南面的佛国五台山,觉得此处自然是进入文殊菩萨的道场之地。遂与几位王氏先祖商定, 给新村正式命名为“童子崖村”一一童子崖村于嘉庆末年建制无疑。
至于“古摩崖图”的由来,近年多有学者探究。2020年秋,有省城来的王世祯等几位绘画和雕刻专业的美术教师,亲临“童崖” 壁下观看了“古摩崖图”,确认图中坐骑是狮子雕像。又借鉴李宏如先生所著《五台山佛教.繁峙篇》中载 ,此处东南1里多的山腰间、华严水东有始建于北魏时的“悬空寺”和“兴国寺下院”。村西南华严水岸西有五代时建的 “宝兴军城”(清顺治5年【1648年】,代州刘迁、郎芳聚众反清,占据憨山和此处的寺院,后被清兵围攻失败,建筑物全被焚毁)。几个美术家认为此处的“古摩崖图”当是北魏时代的人工雕刻作品,并推断因古时朝台拜佛,此处路径在西山脚下,行人都要经此“童崖 ”壁下,故刻“摩崖图”,意在“指路”一一从此处往南行不远,便进入文殊菩萨的道场了,以增强礼佛朝台者的信心。
童子崖村的地理位置正是进入佛国五台山的北大门口,沟深且窄,山峦巍然。北行不远转西路可到太原,南通五台县亦可达太原。

1937年,在日寇进攻团城口、平型关、雁门关期间,阎锡山曾集结重兵布防于北东两侧之内长城沿线,计划平型关一旦失守,就在繁峙县东部组织大会战。阎锡山的爱将杨爱源部第六集团军驻扎在东山底村。阎锡山总指挥部设在东山底南五华里的童子崖村王玉隆大院(当时是机密)一一当初建村落时,此大院随地形修建成落差一米半的高低两进院,用八层加工好的大条石砌成上下院的通道,尤显壮观。上院五间大西厅背靠西山根,高大宽敞,走廊有直径30多厘米粗的6根露明柱。屋内布置也很讲究,客厅正中靠墙有榆木长条大几案,上放一对约6O厘米高的清花大瓷瓶,墙上挂木质框装裱的6扇名人字画。几案前有很考究的四腿高方桌,两边各放一把有靠背有把手的黄梨花木坐椅。在那个时候可称得上豪华宅第,是个耕读礼义之家。更为别致的是大西厅屋后有天然深入大山里的“南石窟洞”和“北石窟洞”,屋内设置通入两孔石洞的特制门。
阎锡山本人和部分高级将领,就居住在王玉隆上院的大西厅。上院的小正房用作电台房,小南房机要人员住。下院正房和东房警卫士兵住,南房用作茶炉和伙房。房主人的一个十七八岁的孙子名王凤岐用为指挥部的茶炉工,童子崖村人只有他见过阎锡山,说阎中等个子,头很大。(王凤岐是我的三叔,我年轻时听三叔说过此事。近年来有去台湾旅游的亲朋,见到《阎锡山日记》里面记载着阎在抗日战争时期,部署东线对敌战役时,曾在童子崖村设立过总指挥部。这也印证了我三叔讲给我的故事)。后来由于日寇突破茹越口并奔袭繁峙城,致使大局难挽,阎锡山的东线战役部署作废,总指挥部撤离童子崖村向南进入五台县回了太原。而后八路军平型关一战,歼敌千余,令日寇闻风丧胆,开创抗日战争第一大胜仗,振奋人心。
如今,童子崖村阎锡山曾住过的五间大西厅已不复存在,阎锡山其人和见过阎锡山唯一的一个童子崖村人都作古了;只是能作防空袭的两孔石窟洞还很泰然。正是:岁事无情迁,石洞今犹在!

童子崖建村后,因村小人少,在清代和民国初期是和南峪口村合为一个行政村(有庙碑记载),那时孩子们念书童子崖村有家塾。民国后期,童子崖村又和水磨村、四道沟村合为一个行政村;解放前的土地改革,政策是按人口分地,童子崖村人少地多,多余的土地分给了水磨村和四道沟村;那时,童子崖村没学校,大一点的孩子跑校到水磨村上学;1948年冬天,8户人家为适龄学童又合伙办起了私立小学。新中国成立后,童子崖村为独立行政村,1950年春天,繁峙县政府批准童子崖村为公立小学;70年的发展,村容焕新颜,进村路和街路都由土路变成水泥路,后又变成沥青路,羊眼河上架起了钢筋水泥桥;人口也增加了,不算在外地工作的,户口在村的有140几人;但小学又没有了,学生自由择校,大多数到砂河上学啦。2020年,童子崖村又因不足200人和茶坊村合为一个行政村,童子崖又变成了自然村。
童子崖村虽小,但自然环境优美,绿树,流水,空气好,炊烟袅袅,确是一处宜居静修之地。







超过3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文字编辑: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