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译自美国杂志VICE 科技频道的文章,原文标题:'Carbon Footprint' and 'Net Zero' Don't Mean What You Think,作者为Audrey Carleton和Aaron Gordon VICE 科技频道的记者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大大小小的公司和政府的新闻稿,吹嘘他们在减少排放方面的最新努力。这显然是一件好事,至少表明这些机构的公关部门在考虑他们的环境影响,但我们也注意到一个不好的趋势:这些新闻稿经常误用和滥用基本的气候变化概念。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甚至通过在某些污染物前面加上 “绿色”或 “生态”来引入新的具有误导性的术语。 您可能听说过许多这样的术语:碳中和、净零排放、零排放。这些术语听起来很简单,甚至不言而喻。但它们所表达的基本概念却充满了复杂性。通过在媒体上重复使用而没有得到充分的定义,这些术语采用了含糊不清的定义,这种含糊其辞主要是为了暗示公司和政府在减少排放方面所做的工作比实际情况要多。当然,并非所有案例都符合 “漂绿”的传统定义——即公司在表达对环境关注的同时,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其中许多案例确实如此。 为了澄清这个问题,VICE杂志社的科技频道团队创建了这个与企业和政府如何谈论减排有关的关键术语词汇表。我们编写这个用语指南,是希望它能帮助我们大家更批判性地评估企业对环境负责的努力所做的声明。 虽然这并不是所有重要的气候变化相关术语的全面指南。对于这一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词汇表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也没有涵盖漂绿的所有方面,因为其涵盖的范围远远超过温室气体拍排放,还包括废物/回收、水污染等领域。但我们选择在此特别关注与排放有关的术语,因为它们是被滥用最多的术语之一。 有一条非常明确、可实现而且直接的道路可以很快地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即抑制消费,使一切都电气化,用成熟的、廉价的、可再生的、零排放的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来使电网变的清洁。以下术语的解释涉及到企业如何延迟、模糊或以其他方式阻挠这条道路。这些企业保持延续了几十年的行为模式,将利润置于这个星球的持续可持续性和居住性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