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he Third Eye 第三只眼(续4)

 基路伯 2021-09-24

(十) 妮可

还有一个小时天就亮了,妮可拖着疲倦身体回到了睡觉的小木屋。已经连续工作了七个星期,每天都是傍晚开始工作,到天亮之前结束,上午睡觉下午起来整理一下资料,然后准备晚上工作的设备。妮可目前是岛上唯一的人类。明天会有船来把妮可从这个岛上接走,等妮可离开这里之后,除了护林员每周一次的例行查看,这个小岛将重新回到无人状态,一直到明年二月初,妮可的同伴将来继续同样的工作。

妮可全名是Nicola Nelson,喜欢别人叫她妮可(Nico)。她,一个科学家,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生物科学系的副教授。妮可的研究方向是生态保护和物种繁殖。这里是一个孤悬在马尔堡峡湾(Marlborough Sounds)最西北端的一个叫斯蒂芬斯的小岛(Stephens Island)。从1998年起妮可每年总要花一两个月在这里。小小的斯蒂芬斯岛上大约有八万多只新西兰喙头龙,是新西兰仅存的野生喙头龙栖息地中数目最多的。这些栖息地都是些无人居住的离岛。这么多年来她和研究同伴们其实主要在干大致一件事,就是记录喙头龙的繁殖情况。他们必需晚上工作,因为喙头龙喜欢晚上出来活动,说是出来活动,其实它们就是爬出地洞,在洞口像雕塑一样趴着。喙头龙只有在捕捉猎物时才会快速动一下,它们最喜欢的猎物是一种叫Weta的昆虫,Weta是新西兰另一种受保护的昆虫。妮可需要做的是找到喙头龙,抓住它们查看一下它们的性别,估计一下年龄,然后在它们的后腿上绑一个特别的标记,每个标记都有不同的标号以便下一次抓到时再次甄别。在2010年以后,标记上还会再加一个米粒大的定位芯片。另外妮可还会记录这些喙头龙的栖息地环境,温度,湿度,坡度,土壤等数据。每天晚上妮可就不断地找,抓和记录,越多越好。好在喙头龙非常好抓,因为它们不怎么动,也不反抗也不逃跑,对待妮可他们的研究逆来顺受没有任何表示。

妮可在维多利亚大学

图片选自:https://www./science/about/past-events/biodiversity-and-tuataras

第二天,2011年12月22日,中午的时候船没有来,妮可其实昨晚抓捕喙头龙的时候已经预料到了,海浪有一些高,这样天气船靠不上来。斯蒂芬斯岛才1.5平方公里大,但最高处却有海拔283米,岛四周海岸都是陡峭的悬崖,只有南端一条小溪入海口有一处还不算太陡的石滩,人可以勉强爬上高处较为平缓地方。稍有海浪,小船就靠不上岸。

Stephens Island Peaceful Evening, FV Lady HR

按计划妮可应该今天搭护林员的船回到皮克顿(Picton),然后就开始她一个月的圣诞新年长假。妮可自己的家在惠灵顿,她至今单身,所以圣诞和新年她大都会去南岛东北岸的一个小镇Seddon和妈妈和舅舅一起过节。斯蒂芬斯岛不在任何手机信号覆盖区内,妮可走到护林员的木屋找到无线电台和DOC(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新西兰的自然资源管理局)的皮克顿分部通了话。分部明确表示除非是紧急情况, 不光今天,今后两天都不太可能派船来小岛,整个峡湾和库克海峡海域从昨晚开始将经历一次大风天气,大风将持续至少两天,然后才会逐渐减弱。岛上有足够的设施和给养,也有太阳能发电机。岛上还有一座已经封存不用的灯塔,在GPS还没普及的时候,这个灯塔是进出库克海峡的向导,如果哪天GPS系统瘫痪,这个灯塔还是要开启备用的。这些足够保障妮可在岛上过好些日子了。妮可早已习惯作为孤独的人类代表在野外生活。其实妮可也不算住在野外,事实上斯蒂芬斯岛由于早年有灯塔看护人和一个小农场,留有七八栋木屋,现在大都归DOC管理,作为科学家和护林员的住所。只是长时间的考察研究是枯燥的,看来这次要陪着八万多只喙头龙过圣诞节了。

Stephens Island Lighthous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