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年护理路:从护士长到离开医院,从新加坡到回国转行,人生起落依然前行

 护理的原力世界 2021-09-24

当所有等待都变成曾经,我会说好多精彩的故事给你听。——《远行》

1986年,我初中毕业。

那个时候我爷爷对爸爸说:“让妹子考卫校吧,老了有人照顾你”。

于是那一年,我开始了自己的护理学习生涯。

1987年,我在卫校念书。

一个发廊小哥对我说:“你们做护士就和保姆一样是照顾人的”。

1988年,我开始了实习生活。

一位被我把氨茶碱静推用成青霉素的市级领导对站在病床旁瑟瑟发抖的我说:“别害怕,我现在感觉很好,不会过敏”。

转眼至今,已近三十年的护理工作生涯,希望通过这次分享,给大家一些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

1991年,我的护理生涯中迎来了第一个契机。

湖南省卫生厅组织了去沙特做护士的考试。

那是一个下雪的冬天,我先生陪同我和同事一起赶去长沙参加考试。

分数出来,我考了36分。当时36分意味着我一脚已经跨入了沙特护士的生活,但还要再上2个月的强化训练班再次考试。

考虑到时间成本和与家人的聚少离多,我选了放弃这次机会。

然后,做护士的日夜颠倒,各种检查考试,自己生病,结婚生孩子。

一路努力也让我达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位-护士长。

这一晃,到2010年。

2010年,我的工作上出现了一个转折。

由于工作期间出现决策失误(个人生活方面),导致自己被调离护士长岗位。

人生中总是有起起落落,在当时周围人趋炎附势的医院环境中,我选择了离开医院。

但我并没有因此终止我的护理生涯,而是又找到了崭新的目标,重新圆自己的海外护士梦。

我用了10个月时间,重新捡起医学英语。通过两轮笔试,一轮面试,终于去了新加坡做护士。

然而,生活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容易。

半年后,底子不牢,打道回府。

本以为自己可以在新加坡重新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这里立业安家。却没想到因为英文能力又给了我当头一棒。

原来并不是努力了就可以了,而是要很努力才行。

深知自己的短板,我又把自己的海外护士梦埋藏在了心底。

回国失业半年,然后改行。

培训行业、特教、养老行业、汽车行业、月子中心。

每一份工作我都全力以赴,却找不到当时临床护理的热情。

2018年,对我来说又是崭新而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由于一些机缘,我鼓励一位在美国定居的同学,重新拾起书本,考取美国护士执照,成为RN。

陪同学准备的同时,我给自己也报了名。也许真的是梦想未圆,当我决定报名的那一刻,好像心里有一块石头落地了。是多年的梦想种子又偷偷发了芽。

RN报名的过程是漫长的。

填表、公证、信用卡还美金、收邮件以及漫长的等待。

好在有同学互相鼓励、老公有少许脾气的支持、一同准备的小伙伴资源支持、前辈(比我小)的指导,一路走到今天。

收到CGFNS和纽约州教育局的邮件的那一刻,虽然才是刚刚开始,但打心里觉得,终于快了,快拿到考试资格了。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考RN,而且是在近50岁这样的年纪。

我想改变,想给五十岁生日时的自己一份礼物。也想给自己近三十岁的护理生涯一个交代。

我也希望能成为一位好妈妈,成为女儿的榜样。为日后女儿出国铺好道路。

除此以外,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相比于重复机械的劳动,我的工作中缺乏的就是批判性思维。而在RN考试的备考过程中,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西方的教育体系里,从小学到高校,一直把批判性思维当作各类课程的贯穿理念。

“我们非常值得从这一刻起,就开始训练批判性思维,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评判自己的思考质量,从而不断优化它。

“批判性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形态:它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练习方法,却不能独立存在,而是需要具体运用到各个知识领域里去。但在各个知识领域里,它又不负责批判这些专业和知识,不负责直接给出思考的答案。

我希望拥有的是一个清醒的,自主的人生。

这是我比之前的任何时候都要明确的。

一路走来,有太多的艰辛和不易。但我所信奉的,我所感激的,都在激励着我不断前进。就像是天空的雄鹰展翅高飞,我也在努力奔跑,却从不知疲倦和劳累。

我想,这就是人生吧。

虽然前路漫长,但我会不断努力,也希望通过这些文字给所有的护理同行以启发和鼓励。

也盼望一个美好的结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