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曰暄言】德云小仙女:谈谈追星观……

 工大洪哥 2021-09-24
疫情之下,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为控制疫情做贡献的科学家和医务人员,我们也从网上听到了一些声音,有人认为许多年轻人对于科学家的追捧追随赶不上追捧那些娱乐界的明星。

首先我认为这些声音的价值观没有错,但是方法有问题,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崇敬那些科学家和为了武汉捐款捐物的人,但是我们欣赏他们的方式绝对不是追星。科学家们一定很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出类拔萃,但是他们的工作是在做科研和科普,绝不是在众多媒体之下被采访,我们需要学习他们热爱工作为国贡献的精神,这是对于他们最大的尊重。如果将饭圈的那套传统带入,不去关注科研成果而仅仅是关注个人,那是真正的尊重吗?

其次是关于追星。我想国家的发展,生活的充实不仅仅是科技兴国,创新的确是当下国家建设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第一动力。然而,难道我们的生活就不需要艺术来美化了吗?很多人看不起那些娱乐圈里火起来的明星,当然我也对其中的一部分人有一定看法,但是那些能够长时间留在人们视野中,能够在艺术的芸芸众生当中留下经典的,那绝对是经历了数十年如一日的沉浮。我们常常讥讽那些一夜成名的人,可是能够在那一夜之后仍然站住脚的人,哪个不是经历了数个日日夜夜的千锤百炼。

在各种的声音中,对于各种当红流量的呵斥很多,我并不追随那些当红的小鲜肉,但然有自己爱的角儿,科学家们常常说希望我们去关注他们的科研成果而不是本人,去学习那些科学知识和精神而不是盲目的崇拜他们本身,倘若将饭圈的一套乌合之众强行加入了学术界,那就失去了学术本质的意义,人们只会盲目听从而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们对待娱乐明星和科学家的欣赏角度应该是一样的,如果娱乐明星因为艺术水平的出类拔萃被人关注,那我们也应该同样关注艺术上的成就而不是那些花边新闻。

我比较抵触饭圈的风格,只能做到敬而远之但我也有自己关注的圈子,我是一个爱听相声的德云小仙女,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称呼,并不代表什么立场。我沉迷于传统艺术的那份深沉,沉迷于带给我的快乐,每个人爱的东西是不同的,这并没有错,那个在相声即将消失的年代将这门艺术传承下来的,我的男神——郭德纲老师,他的早年经历和艺术水平深深的震撼了我,当前很多电视节目上帮助了很多不知名但是很有能力的年轻演员,让这行业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一门艺术得以传承,这也是贡献。看那些目前相声圈的中坚力量,他们让许多执迷于饭圈的年轻人爱上了传统艺术,让这门艺术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样化,这难道不是贡献吗?许许多多的人在网上攻击那些近两年火起来的演员他们的粉丝,但所谓一夜成名是不存在的,我们也许在那一夜知道了这个人,但不会知道为了这一夜他们付出了多少日日夜夜。

有人会说,你愿意去看一场专场,那如果科学家来这里演讲你愿意吗?这就是网络舆论常常犯的常识性错误,许许多多的演员是经历了小剧场里十几年的磨砺才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场,他们是为了生存,这是他们的工作。但是难道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就是为了演讲吗?那些能够研究出尖端技术的人一定不例外的热爱自己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热爱的工作做科研做科普是那,不是在媒体面前接受采访。

当前,我没有能力站在学术界的顶端,但是我愿意学习那些贡献的精神,而且发自内心崇拜那些在学术界突出贡献的人。艺术上也是如此,那些能够把传统艺术在濒危的时候活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吗?作为普通人,我们需要借助科技使生活更加便捷,但也需要用艺术让生活更加美丽。我们没有能力这些方面去成为更优秀的人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学习更优秀的人身上的精神呢?那些用创新推动生产生活的人让我敬佩,那些热爱艺术勤于吃苦的人同样值得尊重,时代没有资格道德绑架这些工作性质不同的人,每个人都为了生存努力的工作,去尽自己最大努力在时代的浪潮中站住脚。

我们没有评价标准,只能用变化衡量贡献,不同方面的贡献都值得尊重,性质不同没有对比的需要。一切只是为了将来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