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期而遇

 工大洪哥 2021-09-24

当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既定的轨迹前行。而恰巧又有着共同的目标,则有可能不期而遇。

今天跟能动18-13位同学就经历了这一次不期而遇。



早上计划跑步,6:30左右出门,天气凉爽,可以跑一个长距离。今天又是我第13期百日跑的完赛日。第14期也很快就要开始。百日跑团队将13-14期的奖牌进行了合并的设计,寓意一生一世,所以今天跑动的距离就确定为13.14公里。

路线选择到园博园,一路上坡过去,没有看到几个人影。跑在林荫道上,抬头望去,树叶露出淡淡的黄色,且变得稀疏起来,透过空隙,能看到碎片化的蓝天。
进入园区,沿着长清湖边奔跑,有风吹过水面,竟然有了波涛汹涌的意境。垂柳拂面,带来一丝丝的凉意。

路上偶有奔跑的熟人或是陌生人,打个招呼或者点头示意一下,脚步却未曾停歇。偶尔会专门停下来。拍一些波斯菊狗尾草之类的花花草草的。还有即将举办丰收节的盛大的场面。巧合的是,我们也在准备省派第一书记参加郓城丰收节的活动。


不期而遇,碰见一位同事在湖边跳舞,寒暄几句,顺便约一场小小的聚会,细细算来,有些本来常常相聚的人竟然有两三年未曾相聚首了。
脚步轻快的跑过湖边,跑过花丛,躲过洒水车。从园博园的北门跑出来,跑回校园。特意从一群正等待军训的新生身边,尽力展现优美的跑姿,心理期望这奔跑的工大蓝能在他们脑海里留下一些印记,将来向他们发出跑步召唤的时候,能快速链接他们内心奔跑的意愿。
跑回宿舍,打卡,顺利完成这一期百日跑。第13期请盛莉担任队长,队长很努力,带着一伙拼凑起来的队伍,即将达成80%的完赛率,可以挣得完赛奖金给大家发红包14期即将组队,又将是艰难的召集。本来是为着他人的去动员,却不容易得到响应,是一份自讨苦吃的非职责范围内的活儿,出力不讨好,这几个人竟然还执着地去做,怨不得人家都说,这些爱跑步的人,很多是疯子。



早餐简单,是一顿清汤的面条,来不得脂肪和奶类,捐献血小板对于饮食有严格的要求。在群里打了个招呼,发了个呼吁,就骑着自行车去献血屋。
本以为会抢一个第一名。一进门,看到3个熟悉的身影,竟然是能动18级的班长张云飞,还有小刘和小宋同学。好几天没见,见面就说他们胖了,是真的粗了一圈。上次搬家时人多,没有仔细观察。加问一句,假期里也没有坚持锻炼,身体会有一些文集,很快,后面的捐献血小板的过程,就为他们疫情期间的增重与懈怠给出了教训。

他们是从东北边的彩石校区搭四六级考试的便车来的,到这里有50多公里,这哥三个早已通过了4级考试,而对于六级没有把握。所以这一期没有报名,这次是专程来捐献血小板的。
上半年就没有正常捐献,他们觉得“该来了”。我从西南边的县城回来,到这里有160多公里,到了间隔期,也觉得“该来了”,就这样,平时隔着200多公里的师徒四个,就在这里不期而遇了。
 上半年,大学没开学,他们也不方便献血,3人中只有小宋同学5月份献过一次全血。张云飞和小刘同学都是寒假前捐献的血小板。如果不是因为疫情的影响。他们每个人上半年都会捐献四五次,也因为他们不能前来,这个献血屋只能采集去年同期的1/4左右,供血紧张,确实与大学生未开学有关系。
几个人扫码,填表,量血压,抽血化验。小宋同学初检血压偏高,大概是跑着过来的原因,过了一会儿正常了。我也是骑自行车飞奔过来的,但血压正常。后来,小宋还是没有过关,他在5月份献血复检时,转氨酶略高了一点,被系统列入了暂时不能捐献的名单。带着一份遗憾,他穿上红马甲,专心做志愿者了。

班长云飞和小刘同学顺利通过初检,我们先后上了离心机,我的整体比较顺利,系统提示65分钟就可以,而且血流很通畅,几乎不用反复握拳。
然而,未曾料到,他俩很快又出现了状况。云飞的采集针好像出了问题,又换到另一个胳膊,等于这次被扎了3针。好在接下来顺利进行了。而小刘同学则比较背运,也是多扎了一针,但似乎采血还是不顺,被迫终止了。这一整套采集耗材,没有收获,就变成了医疗垃圾。
献血屋里陆陆续续来了一些人,有齐鲁工大的,这位瘦瘦的小美女,献了一个单位的血小板。

另有来自女子学院的男生女生好几个,胸前挂着出入卡,说为了这次献血,还得履行比较复杂的请假手续。上午我离开时,大学城献血屋成功采集8人。



算上这一次,我已经连续40多次顺利采集成功了。上一次不成功还是在2018年末,那次因为严重的病毒性感冒而导致白细胞偏低,未达到采集的标准。
做到连续采集成功,并不容易,在接近两年的时间里,连感冒都不得,得益于日常坚持锻炼,而坚持锻炼受益于百日跑,在跑步献血和个人健康之间,达成了良性的循环,达成了完美的平衡。
而且,每一次成功采集,就意味着节省了一次百余元的化验成本,七八百元的耗材成本。健康的献血者,既节约自己的时间,也节约采血工作人员的时间,还节省了采集的直接物质成本。



机采血小板完成之后,又到校园去看了看采集全血的情况,
这次计划3天,每天2辆车。我去二餐厅那里,登记处只有一两个人,上车一看,倒是有四五个人在那儿献血,且都是首次献血。大家说说笑笑,整体氛围倒也比较放松。
其中有一个同学采集速度慢一些,看得出来,稍微有些紧张,无大碍,但结束后,还是被护士强制要求躺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几个小伙子都是400毫升,采血护士给他们讲清楚了优先采集400毫升的原因,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总的来说,这次集中献血选择的时机有点儿不太合适。撞上了四六级考试,全校大概得半数同学参加吧,为了备考,很可能会缺席这次献血,2019级的同学周日要准备体能测试,那也最好不要献血,献血后24小时不宜剧烈运动,2020级军训,学校直接要求他们不要献血。能参与的群体相对少了很多,但即便如此,跟预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要达到非常自觉的献血氛围,非一日之功。



献血服务队跟省血液中心沟通,希望把这次集中采集延长几天,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也有同学问,这学期献血车还来吗?11月份应该还有一次。只要想奉献,肯定有机会。
而且,这学期我应该还会讲一次党课,面对着1000多号优秀的青年学生,肯定还会带动他们中的一些人,并通过他们带动一批人。
热血工大这个品牌,将越来越善良,越来越闪亮!
 

(照片系个人拍摄,未经入镜者审核,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谨致歉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