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了同事张青的文章《“差生文具多”》。 她讲到,当年的她,为了美食,“厨房里配备了各种刀具、锅具,以及面包机、酸奶机、空气炸锅、烤箱、电饼铛、三明治机……”,而现在“其中的大多数使用不超过十次就被束之高阁。做饭最常用的还是生熟分开的两刀、两砧板而已,其他都是浮云。” 我也差不多,同样有很多的电器灶具,当年仅仅是为了实现给女儿做生日蛋糕的愿望,买了烤箱,搭配烤箱的还有电动打蛋器等若干配套的设施。而今,这个烤箱只剩下烤熟半成品披萨的功能,倒是偶尔还能用一下。而打蛋器电子秤就在厨房抽屉的角落里放着,徒然占据着不太宽敞的空间。其他的如电饼铛、破壁机等,也是偶尔用用。这几年,厨房里再没有新添置这些功能电器了。 添置新的,就是增加浪费。 当前,我们占有的工具及其功能远远超出了我们使用的能力。 她还谈到跑步的装备,认为也是过剩的。“各种速干衣、裤子、鞋子、腰包、护膝,不一而足。跑了几年之后发现,很多东西都没有必要。” 我比她置办的要多的多,她现在的状态是偶尔跑步,我则是坚持跑,且跑的花样多了些,速干衣跑鞋腰包手表等不用说了,虽然数量多,但总能用得上,且肯定常用。越野鞋、越野包、头灯、登山杖等,一年也就用上两三次,但没有确实不行。 她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跟学生聊天,他们说起某某同学生活简朴,比较节约,其中一个判断标准就是他用的手机只有两千多块钱,电脑也只用三千来块钱的。” 她的手机只是1000多块的VIVO,学生一番话,让她很受触动。 我的手机也就是2000多块钱的,华为NOVA。 看了她的文章,我也很受触动。
今天随手点开一篇文章,写到了华为,写到了iPhone13。 每当有苹果新品推出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观点碰撞。 我以前很反对用苹果的,曾经在公开场合强烈地表达过,现在不那么强烈了。 感情要服从理智。 苹果手机确实很好用,记得2016年准备大学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当时想用历史照片做一个班级的视频,一直在找寻找合用的工具而不得。闻听此事,有个同事大姐给我展示了一下她的同学聚会的视频,是用iPhone手机做的,非常的优美。她说可以帮我做。我婉拒了她,做视频工具重要,技术重要,但只有我自己才能把我们的感情表达出来,最终我用PPT工具解决了,花费了不少力气,也没有达到同事做的效果,但以内涵取胜,同样获得了同学的共鸣。 所以,iPhone不是不好,确实很好,得看你怎么用。 拿着这么好的手机,拍出来的依旧是烂糟糟的照片,没有构图,没有层次,没有主题,要之何用? 拿着这么好的手机,照样不能写出通顺的文字,配上规范的格式排版,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图文,要之何用? 只是为了刷短视频、追剧,你有必要用这么贵这么好的手机吗? 会用iPhone的,能把它的功能用到极致或是大部分的,才是真果粉。 不会用而又频繁追苹果只为装逼的,是伪果粉。
苹果再好,我肯定也不会用的。 我并不排斥美货日货。 之前用的照相摄像设备,用的就是索尼佳能等日系牌子,因为当时我没有找到替代者。 买电视时,从海信到创维,够用,两台电视接力用了20年,创维的还在看,但该换了,这个选择很简单,随便哪个国产品牌都不错。 后来买车时,我的第一辆是奇瑞,第二辆是长安。 我觉得,当这些国产品牌完全能够满足我的需要,且省钱,就没必要去浪费国家的外汇了。 这是更高层次的理智。 理智,就是讲理,讲智慧。
回到手机这个话题,我用过三星、HTC,360,华为。 现在用的NOVA6,是在2020年初买的,在这之前的那个360,也挺好用的,可惜摔烂了。 我用手机相机拍出发推文新闻能用的照片。 跑步指导课的时候还用慢动作记录学员跑姿,加以更精确的指导。 我用微信QQ开展工作。 我用WPS可以跟电脑端联动,随时写文章,写过的文件随时找得到。 我用美篇随时写游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