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在用的高效读书法

 郭一炜 2021-09-24
记得加个⭐️星标,这样才不会漏掉推送。

就一句话:不一定要“读完”

一本书读到20%、最多30%的时候,你就应该有一个判断了——是否值得读下去?

如果你的感受是,这本书太晦涩/无聊/言之无物/重点已经说完了/不知所云/看不懂/感到厌恶……那么,剩下的就不用再读了。

对我来说,这么做带来最大的心理负担是:已经花时间读了这么多,如果停下来,那这本书岂不是没有“读完”吗?

这种对于“没读完”的莫名其妙的不完整感,在过去迫使我读完了很多书。但最终往往发现:如果一本书在刚开始20%、最多30%都无法吸引我,那接下来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所以,不要担心也不要好奇,想着也许接下来会有什么精彩的东西。

真相是:通常并不会。

只不过多浪费了些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只是硬着头皮想要“读完”一本书,实际上收获寥寥。

没必要。

有这些时间,去干点别的,去健个身,去读其他书,都比继续浪费时间更划算。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即使你读到20%搁下了,实际上这本书你已经读完了。

对,你其实已经读完了。

我们需要改变对读书这件事的理解。实际上,你读一本书的第一遍,是在「筛选」,你是要快速判断一下这本书是否值得读完。

如果你的判断是“不值得”,那么在你做出这个判断的时候,这本书就算读完了。

否则,继续硬着头皮“扫描”到最后一页,这些时间的投入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改变对“读书”这件事的理解。重申一遍:如果你的判断是“不值得”,那么在你做出这个判断的时候,这本书就算是读完了。

从此无需再有那种“必须读到最后一页”的强迫症,也无需再因为没“读完”而纠结。

不过,这里面还有些问题需要澄清。

首先,这种读书法主要针对非虚构类。

虚构类的书很有可能不适合,比如你要是读毛姆的小说,那么前20%也许憋闷得很;但精彩的一瞬间会在之后的某一处爆发,而这就是他的风格(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感受)。

其次,如果一本书要表达的思想本身就比较深奥,难道因为前20%看不懂就放弃吗?

坦白讲,这种情况常见于哲学书。

我的回答是,如果前20%你看不懂,后面也够呛,不如别浪费时间了。

去找一些更通俗的解读、导论、概论之类,先读一读,有了基础的了解之后再来读。

然而如果你真这么干了,不客气地说……你可能发现自己连解读、导论、概论都看不懂。

反正我经常就这样。那你说,一开始直接啃原著,岂不是骗鬼呢?

这种情况,不妨就把这些解读、导论、概论再多读几遍,或者再找些更通俗易懂的讲解来看看再说(如果你真的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

先建立基础认知,一层一层往上探索。

最后,对于不说人话的作者/译者,无需客气。

这世上确实有些思想,本身就是深奥的,难以用人人都懂的大白话去写。

所以,原著深奥,我基本是可以理解的。但翻译者、尤其是转述者/阐释者……这些人如果不说人话,那就不太应该了。

我自己既是个作者也是个译者,所以在读一些书的时候,很明显可以感觉出来:本来可以说人话,但偏偏不说人话。

对此我的评价是:译者跟着作者一起自嗨起来了。

作者可能在自嗨,译者也跟着自嗨,即使成名大家也可能如此。

于是,原本极有价值的思想,在传播上变得困难了起来。

其实这是种遗憾。

所以,翻译要说人话,译出来的东西要拿到面前问问自己:我有在说人话吗?读者能看懂吗?

而作为读者,如果你发现一本书莫名其妙——如果你是一个认真且有经验的阅读者——那也无需自我怀疑。真相可能就是,中间的传播者有问题。

那么又回到最开始,到20%的时候,不妨丢一边去,找找更清晰明了的版本。

如果自己不能好好说话,就不能怪读的人少。译者如此,作者也如此。读者没必要惯着他们,特别是花自己的时间去惯着他们。

即使深奥的东西,往往也有办法用说人话的方式表达。这件事不绝对,但很多时候是这样的。说到这里,再次推荐刘擎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用说人话的方式,把深奥的思想表达得相当精彩。

最后的最后,这是今年截至目前我读完的书。不见得都是“好”书,只是拿出来给大家做个书单参考。从《死亡哲学》开始是近两个月读的。



如果死后真的只剩一抹黄土,那生命的意义何在,我们又该如何生活?

我的妈妈走了

我要怎样活着?

生命本已是无上的幸运

探索生命,29本书
👇欢迎点击关注

赞赏取消了,点赞和在看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