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 ——包大庆 你知道吗?现在魔方的世界纪录基本上都是使用中国魔方创造的。 包大庆,古田县平湖人,古田五中1990届(初中)、1993届(高中)校友,曾经是魔方发烧友,后来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魔方设计师之一。 孤独者 包大庆曾是福建三明钢铁厂的一名工人,他的工作是看着钢胚被切成等长的几截,工作其实很枯燥,容易犯困,于是,他就用魔方来抵挡睡意。 作为三明钢铁厂 2万工人中唯一的魔方爱好者,包大庆很难不感到寂寞。在钢铁厂工作了17年,5个人的班组,包大庆连副组长都没当过。他说话声音细细的,一句比一句慢,若是问到他的性格,他会说「我和熟悉的人一起,还是比较外向」 包大庆可以在40秒内将一个打乱了的魔方还原,但这又怎么样呢,「会玩魔方也没什么,没有人觉得这可以成为一项事业。」对于他的工友们来说,魔方玩得好,就和说谁扑克打得好差不多。包大庆圆脸,个子不高,但手粗脚粗,也是工人阶级的体格。2004年,当包大庆一个人在车间里摆弄魔方时,他已经快30岁了。这时,魔方退出主流视线也有10多年了。 清教徒 在1980年代魔方第一次传入中国时,因为新鲜,价格又低廉,曾经风靡一时,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魔方玩家总是怀念自己第一次复原魔方成功的经历,当时体验到的快乐是他们「入魔」的动力。包大庆在古田五中读高二时,同班同学和他打赌,问他能不能把一个魔方还原。他转啊转,转出一个面,另一个面就乱了,他来了劲,找来纸笔,左右上下,每转一次,记录下变化,当最后,一个还原的魔方陡然出现时,那种满足就像洗了个热水澡。 在钢铁厂工作的一段时间里,包大庆不再满足于普通的三阶六面体魔方,开始搜索所有他能找到的「异形」魔方:四阶、五阶魔方,金字塔魔方,球型魔方,十二面体魔方,齿轮魔方……他也不再单纯地练习还原魔方,而是使用锯子、电烙铁、520胶水,在车间里将手上的魔方拆开,观察结构,研究原理,弄明白魔方转动的秘密。「我觉得魔方转的过程中,很多面都可以转,零件又不会丢出来,是很神奇的东西。」包大庆先是改造已有的魔方,慢慢地,他开始设计属于自己的魔方。 魔中魔 2011年,包大庆的名字出现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上。当年在泰国举办了世界魔方锦标赛,以魔方的发明人鲁比克命名的鲁比克魔方(Rubik's Cube)是大赛的赞助商,但报道中说,让生产商「困惑不已」的是,无论是来自波兰的比赛冠军,还是其他顶级高手,他们使用的都不是鲁比克魔方,「许多顶尖的魔方选手选择中国魔方设计者包大庆的产品。」 包大庆给自己的魔方取名大雁,「大雁」是他的网名「大烟头」的谐音,取名「大烟头」是因为他烟抽得凶,特别是设计魔方的时候,一天两包。自从30岁开始玩魔方,包大庆终于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他不擅长说话,不擅长升职加薪,但他至少擅长在脑子里虚构空间、切割结构。 「大雁魔方,真正将玩具魔方和竞速魔方区别了开来。」 魔方进入了「大雁」时代。「当大雁发力后,所有速拧玩家的平均速度都缩短了两秒。两秒是什么概念?两秒钟可以五次刷爆世界纪录。」网络上一位魔友这么评价大雁魔方的意义。 2011年,一个波兰少年使用大雁魔方,打破了世界纪录,单次复原时间提高到8.65秒。 「一开始,国外以为我们在作弊。」一位魔友说,但很快,国外魔方玩家也开始使用中国魔方,还在淘宝上组团购买。 因设计的产品不断被侵权,2014年之后,包大庆不再设计魔方了,原来设计到一半的魔方也停了下来。 2016年,两年之后,包大庆「出山」了,他说自己放了两年,发现心底还是放不下。但他设计的不再是三阶速拧魔方,而是异形魔方:八卦魔方、七巧板魔方、绣球魔方……异形魔方没有专利上的问题,但相比三阶魔方动辄数百万的销量,一款奇形怪状的异形魔方能卖一两千个就差不多了,人们怀疑设计这种魔方根本就是亏本的,「哪有那么多人买啊。」 包大庆对三阶竞速魔方的热情已经减退,如今,他设计了大量异性魔方(摄影|鱼子) 但包大庆乐在其中,仿佛又找到了当年在车间摆弄魔方的乐趣。已过「不惑之年」的他说自己最得意的,并不是自己设计的三阶竞速魔方,而是一款异形:他给它取名「魔中魔」——在魔方的每个面之上,还嵌套着一个圆,转动魔方,有的时候外层的面动,内层的圆不动,有时候圆和面又一起动。这款魔方成为许多魔方玩家的收藏,但他们一般只收藏着,不敢打乱,「还原太困难了」,魔友们说。而包大庆自己,也没成功,「虽然我设计了,但我也不知道怎么还原。」这种听起来很难理解的事,就这么发生了。对于包大庆,这正是他理想中的魔方——充满着不可思议的变化。 本文由《人物-大“魔”王》缩编,图文来自《人物》杂志。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YYYUUU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