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三,别样的节日

 新用户9866joBQ 2021-09-24

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已经过去了,但电视里播放儿童节的新闻还在继续。看着孩子们快乐、灿烂的笑脸,听着清脆、悦耳的童音,真是陶醉了。

看着、听着,情不自禁地回忆那些年,一大波童年怀旧气息扑面而来。

最爱零食。

60后的童年,物质匮乏,常常饭都吃不饱,每天有稀饭或薄薄的粥喝就已是富裕人家了。零食更是稀少,记得过年能吃到几片红薯干或几颗花生,那是天大的开心事。

清晰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新年后的一天,实在难以抵制花生的诱惑,趁爷爷不在,悄悄溜进他睡的房间,把手伸进了那个让人向往的瓷罐里,结果被爷爷逮了个正着,不仅没吃到花生,还被打了几下屁股

古巴糖。从古巴进口的粗加工的硬糖,口感有些苦咸,但这种粗糙的糖类,却成了我们小时候为数不多的甜。

爆米花。过年过节的时候,总会有人推着煤炉、铁桶和编织袋出现。孩子们会捧着些许米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然后围在旁边,等待着“嘭”的一声,洁白热乎的米花出炉了。于是心满意足地捧着回家,一路上不停地往嘴巴里送,那是美味。

江米条。我们那里方言叫它“精枣”,一种那时候常吃的零食,酥酥脆脆,非常朴实,现在一些乡村小店还能买到。

漂亮衣服。

我们那一代人,条件好的会追赶下时髦,条件不好的,总是哥哥穿了弟弟穿,姐姐穿了弟弟穿,不分男款女款,往往一件衣服,兄弟姐妹都穿过了一遍,也就长大了。

格子衬衣。不管是蓝格子,绿格子还是红格子,这是我们小时候最流行的样式了。那时候大家都喜欢穿得一样,从这村走到那村不知要撞衫多少次。

碎花衬衣。穿一件碎花衬衣或碎花裙,就是妥妥的村里的姑娘叫小芳。但在那时,就是少女们最美丽的装扮了。

白衬衣。永不过时的经典,那时候配个黑裤子,就是男孩子们约会的标准行头。

快乐玩耍。

我们那时候的玩耍,离不开大自然。尤其是夏天,白天泡在水里摸螺蛳,晚上捉萤火虫或背一只小箩,带上一个铁钳子,在泥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寻找着黄鳝、泥鳅……我们称它为“照黄鳝”。我虽是个女孩子,但最喜欢这个了,还用“照”来的这些小家伙换了很多钱呢!

其次,最开心的玩是放学路上。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彩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有时,三五人蹲在水田边拨弄着游来游去的小蝌蚪,一起演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有时,摘下一片麦叶,三下五除二,就成了一种乐器,放在嘴边奏响美妙的音乐,比比谁吹得好听……

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

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

……

唉,回忆像闸门,关也关不住了。需要用回忆来过日子,是不是真的老了?

别怕!我们不跟满脸胶原蛋白的孩子去比,跟那些灵魂逆龄生长、行为魔性满满的“大儿童”们比一比,我们依然是小少年。

530日,丽水缙云县壶镇镇坑沿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一位年已花甲、慈眉善目的“神秘嘉宾”,这就是县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樊高贤老师。60岁的樊老师第四次亲自走上讲台执教,在送教活动中为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上课。

虽然樊老师年已花甲,但他摆脱了年龄的桎梏,诠释了别样的自信!他不仅把丰富的语文知识带进了课堂,更把独特的人格魅力带进了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老师和孩子!

今年104岁高龄的大女孩——本恒奶奶,日本首位女性摄影记者。2016年,也就是她102岁时,获得了有“摄影界的奥斯卡”美誉的露西奖终身成就奖。今年年初,她在中国发行了自己的新书《97岁的好奇心女孩》。

书上的话,充满了满满的元气与少女感:

“不管什么年纪,都要谈恋爱!”

“姿色和气质,与年纪无关哟!”

“不管什么年纪,如果老想着我都这个年纪了,那就真的完蛋啦。”

恒子奶奶,用自己金灿灿的光芒,给予我们前进的能量

特朗普72岁当总统不算啥,最近这位93岁的老爷爷又上台,当上马来西亚总理。93岁的大boss,夫人92岁,在宣誓仪式上坐得脊背挺直。就问你服不服!

他叫马哈蒂尔,以前坐过22年总理大位,换过3个接班人,统统不顺眼,索性自己又上台。

……

正是这些“出走半生仍少年”的美好存在,让我觉得:即使变成了奶奶辈,只要拥有一颗元气满满的少年心,真的是没可怕的!

我把今天作为“大儿童”的节日,愿每一位大朋友都有一颗童心。

教育者更需要童心!

六三,“大儿童”们节日快乐!

   进去看看,“有点绎思”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