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焦虑,办法总比困难多

 新用户9866joBQ 2021-09-24

教师的成长+家长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

今天是正月十六,本是孩子们返校的日子,也是家长们“解放”的日子。没错吧!

“浙江确定大中小学(幼儿园)2月底前不开学……正常寒假结束至正式开学的这段时间,全省各地各学校将组织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家学习、开展体育锻炼和劳动实践……”一则新闻扰乱了家长们的心。


“以前小时候多想放寒假,现在天天看着在家大闹天宫的儿子,真想揍一顿。结果要到月底才开学,妈呀……”

“线上教学无法保证质量,谁来监督?

“建议停止学校线上教学,大部分孩子还不具备自律性,这样效果不好!

“线上教学是不是考虑分年龄,低年级孩子不会自己操作电脑……”

“线上教学等于是孩子一天好几个小时都是盯着电脑,长时间用电脑,如何保护孩子的视力?救救孩子们的眼睛吧!
……


听听,家长们是不是焦虑了?理解!理解!但焦虑、牢骚、质问都解决不了问题!疫情如此,生命第一。比起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大家说呢?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冷静下来,一起思考解决各种问题的最佳办法,引导孩子度过这个非常时期,尽最大可能提高孩子在家学习的效率。

这几天,我也在不断地思考高效的方法,非常想帮家长解决困难,但一则能力有限,二则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每个孩子的自觉意识、自学能力有差异,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有三点,我们每个家长都可以尝试:


第一点:制定需要共守的家人公约。

找个全家人都有空的时间,坐下来一起商量现阶段遇到的困难,怎样解决的办法。尤其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并且是主角。

可以把大家想出来的一个个办法列出来,然后一个个比对,一起找到最佳方案。

虽然有些孩子提出来的办法对家长来说不是很满意,但没有最好办法的前提下,适当包容,点赞并采纳孩子的办法。一旦形成公约,家长重点需要做的是——温柔地坚持,坚定地要求孩子说到做到。

这样做,孩子才会有自我意识,自觉意识,责任意识,相信也一定能遵守好这个公约内容,规范孩子的行为,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二点: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

线上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各校各班各老师对线上学习的要求也同中有异,每个家庭的线上学习的装备也参差不齐,遇到的困难也各有不同。怎么办?一定要根据各自家庭的实际情况,针对自家孩子的学习特点,多跟老师沟通,找到一种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这样,学习才会高效。

比如,像我们教研室提醒的那样,网络学习,能干的家长,可以发挥手机的投屏功能,把手机上的文字,录像,投屏到电视机上,然后让小孩看电视机学习。这样就可以保护视力(网络都可以搜到怎么投屏的。并且,注意每天观看时间,中间做眼保健操)。

再比如,本周四开始,教研室刚刚组织的本市许多名优教师制作的微课就会在嵊州电视台各种频道播放。家里老人、小孩不会操作电脑的,可以跟着电视学习。


第三点:创新孩子喜欢的检测方法。

谁也不愿意别人把控自己,孩子也是如此。但孩子又缺乏应有的自觉性,家长必须掌握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怎么办?

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用简单的方式:“作业做好了吗?拿来我看看。”“今天学习认真吗?要让我检查出不认真的话可要打了。”……孩子一定不高兴,甚至会起逆反心理。

我们不妨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创新一些互动的环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指出不足之处:

比如:谈话式。回到家,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开展亲子聊天……“今天在家做了什么?有什么开心的事?有什么烦恼没有?”甚至可以从大人交流工作上的趣事说起……在聊天中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再比如,反考式。让孩子根据学到的知识,出几道题考一考家长。能写出考题的孩子,一定掌握了知识。


家长们,别焦虑,办法总比困难多。

碰到困难,先淡定,千万不要简单处理,或一个匿名电话举报某某学校在上网课;或一次不透露真实姓名的信访,要求相关部门对某某老师进行调查……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不利于家长的成长。

学校也好,老师也好,为了这次疫情,为了每一位学生,一直在努力……

老师的想法很简单,情感很单纯:你(学生)若安好,(老师)便是睛天!

理解万岁!


(文中图片均为学生寒假作品,请点赞!)

进去看看,“有点绎思”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