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  阴差抓错人,他重回人世对儿子说其实本来是要抓你的

 皇家书库319 2021-09-24
说尽天下奇闻趣事,道尽人间喜怒哀乐。大家好,欢迎来听故事,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第20期,如果您喜欢看,欢迎关注本账号!
江浙一带,有个姓赵的财主,为人非常吝啬,家里虽然有很多钱,却是个守财奴,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乡亲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赵公鸡”,意思就是他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
这年夏天,天气异常干旱,村里的那几口井都枯了,乡亲们吃水非常困难。但是,赵财主家门口的那口井却没有干枯,原来,这口井打在了水脉上,井水异常充沛。
赵财主想了个生财之道,别人来这里打水,每桶水需要给他五文钱,乡亲们无奈,但是不得不按照他说的做,谁让这口井在人家门口呢?
为了防止别人偷水,赵财主在井口旁边栓了一条大黑狗,整天虎视眈眈地盯着来的人。有个老婆婆实在是渴坏了,想拿个瓦罐打口水喝,水没打着,还被赵家的狗咬伤了。
赵财主知道后却说,老婆婆是个小偷,偷他的井水,活该挨狗咬!
乡亲们听了都异常气愤,觉得赵财主实在太过分了。都咒他不得好死,还说就算他死了,也不参加他的葬礼,不去给他抬棺材。
或许诅咒他的人多了,被阎王爷听到了。几天之后,赵家真的有人去世了,死的不是别人,是赵财主的老爹。
赵财主平时虽然抠门,但是为了面子,老爹的丧事一定不能办寒碜了。棺材用的是最贵重的木料,还请了寺里的和尚来念经。
可是,出殡这天,村里没有一个人来吊丧,灵堂里冷冷清清的。最让赵财主犯愁的是,没人帮忙抬棺材,父亲就下不了葬,这可是对老人最大的不敬啊!
赵财主咬了咬牙,决定破点财,于是放话出去:谁给他爹抬棺材,每个人给二两银子!尽管这个价格不算低,可是还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来。
下葬的日子越来越近,赵财主也着急了。于是又把价格翻了一倍,还是没有一个人来。这下,他也慌了,就对乡亲们说:“你们自己开价,多少钱都答应!”
乡亲们决定治一治这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让他出一次血。于是说道:“要给赵老太爷抬棺材也行,只要一步一文钱就行!”
赵财主 一听,偷偷乐了:一步才一文钱,从家里到坟地能走多少步呀?于是就答应了他们。
出殡那天,几个壮汉把赵老太爷的棺材抬起来,刚往外走了一步,便有人喊了一声:“一文钱!”赵财主心里这个气呀,棺材还没出灵堂呢,这就开始算啦?
再走一步,又有人喊了一声:“两文钱!”就这么往前走着,抬棺材的人还故意在院子里转了几大圈,等抬出赵家的院子,已经数到了五百文钱。
赵财主暗暗心疼,这才出家门口,要是走到祖坟,还不定要多少钱呢!乡亲们抬着棺材在村子里七拐八弯地走着,用了整整八千步才拐出村子。
一路上,赵财主一直跟着乡亲的步子,心里默默算着多少钱了。走了大概半个小时 ,在经过一条乱坟岗的时候,赵财主喊道:“停下!”
众人不解,回头看他。赵财主说道:“别走了,就埋在这里吧!”
乡亲们非常吃惊,这“铁公鸡”为了省钱,竟然不让父亲进祖坟了!
赵财主捂住心口说道:“我算了一下,走到这里就已经五十两银子了,真要抬到祖坟,还不让我倾家荡产?”
乡亲们正要劝他,突然棺材里有了响动。抬棺材的人把棺材扔下就跑到一边了,大家议论纷纷:难道这赵老太爷诈尸了?
赵财主都要吓尿了,“扑通”一声跪在棺材前面说道“爹呀,儿子不孝,我一定把你送到祖坟!”
这时,棺材里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快放我出去!”
正是赵老太爷的声音,有几个胆大的乡亲把棺材撬开,只见赵老太爷坐了起来,大口喘着粗气,开来是憋坏了。
大家都退到一边,不知这赵老太爷是人是鬼。赵老太爷喘了半天气,说道:“大家不要害怕,我是人!”
众人这才上前,忙问赵老太爷怎么回事?老太爷缓了缓,把真相告诉了大家。
原来,那天晚上,赵老太爷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发现有两个陌生人站在自己的床前。见自己睁开眼睛后,两人架起他来便走。
老太爷慌忙问道:“这是要到哪里去啊?”
其中一人说道:“我们是地府的阴差,你是叫赵济公吧?”
赵老太爷点了点头。
另一个人说道:“你的阳寿已尽,我们是奉命接你去阴间的!”
赵老太爷一想自己已经八十多岁了,也算高寿了,便没再讲话,跟着他们进来鬼门关。
不料,那判官拿出阴阳薄一看,却发现搞错了!他愤怒地骂两个鬼差:“让你们抓的是赵公鸡,不是赵济公!赶快把老人家送回去,如果下葬了就麻烦了!”
于是,赵老爷子又被两个鬼差送了回来,所幸还没有下葬。
赵财主听了父亲的话,吓得脸都黄了,因为自己的外号就叫赵公鸡啊!这阴差其实本来是要抓他的啊!
乡亲们也听得明白,看来他们成天诅咒赵公鸡,阎王知道了,真要来抓人呀!赵公鸡哆嗦着问父亲:“爹呀,阴差是来抓我的呀,看来我命不久矣!”
老太爷看了一眼儿子,说道:“你这叫'自作孽,不可活!你在阳间的作为有损阴德,我听说,如果你能在三天之内补齐阴德,或许还能挽回一些阳寿!”
赵财主羞愧地低下了头,此刻,他才意识到生命才是最重要的,钱财、地位都是身外之物。
为了保命,多积阴德,赵财主把自己家门口的井敞开了,乡亲们可以随便来打水。不仅如此,他又出资在村里重新打了几口水井,为乡亲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他还将自己仓里的粮食分给了穷苦的人家,还把之前承诺的一步一文钱,也兑现了。乡亲们看见了赵财主的转变,都替他感到高兴。
赵财主在这三天里连着做了几次好事,到第三天夜里,阴差果然没有出现。从此以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处处与人方便,乐善好施,“赵公鸡”的外号也变成了“赵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