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师说

 同人王皓宇 2021-12-24

我一直不大认同,把孔子和耶稣、佛陀并列起来看待。
耶稣是上帝之子,是耶和华神的儿子,虽然也是人,但更具有神性。佛陀是大彻大悟的佛,已经进入涅槃境界,彻底脱离了痛苦。
后世虽然尊孔子为至圣先师,但从记录孔子的生平看,他更像一个真实的人
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孔子也坚信,只有做官,掌握了更大的权利,才能拯救老百姓脱离战乱。但作为一个政治家而言,孔子是失败的。在鲁国从政的短暂经历,对于孔子来讲是不愉快的,但他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孔子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足以教授当时所有的学问,他是一位全才
孔子的教学方法是苏格拉底式的。他特别善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经常引经据典进行反问。很像现代的教练技术,通过启发性的教育、反问,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朋友的关系,在从事重要的事项时,他们经常是合作伙伴。学生们对他有很多期许,大家相信一起要复兴整个社会。
孔子是一个热心主义者,具有幽默和均衡意识。他不太像老子那样具有超脱尘世的情怀。他积极入世,喜欢和人一起喝茶,擅长开玩笑,也外出吃饭,还喜欢唱歌弹琴。时常喜欢喝点小酒,但不过量。
孔子所在的时代,是周王朝权利瓦解的时期。诸侯争权夺利,自立门户,时刻充满着战争的阴云和杀戮,大量的平民遭到屠杀和处决战俘变成了常态。社会已经到了分离崩析的边缘。孔子一直寻求解决的答案,为什么之前的社会是太平的,是什么样的机制维系了和平?而又是什么样的原因破坏了和平?

孔子所在的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仁人志士们都在寻求救世的办法。法家认为要靠严厉的法律重建社会秩序,墨子则坚信只有爱才能拯救社会。孔子和墨子的观点有接近的地方,但是实现“爱”还需要具体的手段。相比墨子的“兼爱”、“非攻”,孔子的手段更加具体和落地,他认为恢复传统和教化最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孔子的研究使他确信,在距离他生活时期的大约500年前,在周朝的开始阶段,中国达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孔子认为:周朝的开始遵从了一种非常自然的生活方式,是祖先按照“道”完善传递给后代的,就像祖先给予后代生命那么自然。当下的混乱源于对传统的破坏。当传统的力量已经丧失时,就需要刻意的加强来恢复。
在社会混乱和转型时期,想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得有某种传统,人们得熟悉和了解,才具有广泛的接受机会。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二是还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要符合当下绝大多数人的认知能力。孔子完美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他一直以周朝的开国之父,周公作为心目中的偶像,并坚称自己是一位崇古之人。他呼吁一定要把经典作为思想的指导原则。孔子编撰《周礼》、《诗》、《周易》,这些都是来自上古的著作,而且践行。他一直在不断向他的听众和追随者进行诠释和解读,努力实现把传统的无意识变成有意识
过去两千年的历史,证明了孔子无愧于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像“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词语,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的象征。事实上,除了孔子外,还有哪个人更有资格和更有声望来代表中华民族呢?孔子弟子们编撰的《论语》中孔夫子的故事和格言,成为了孔子希望中国人性格当中应有的特征。

提炼一下,孔子的思想有五部分构成:
1. 仁。仁是由“人”和“二”组成。他反应了人处于社会关系之中,即要和他人产生关系。所以孔子的思想绝不是印度的瑜伽修行者,寻求个人解脱。“仁”体现出了礼貌、无私、考虑别人的能力。“仁”反应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2. 君子。“仁”是人和人之间的理想关系,君子则是实现“仁”的必备条件。君子是高尚、成熟和仁慈的人。《论语》的大部分内容是教导人们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认为,只有宽宏大量的人,文明才能建立起来。
3. 。礼表明了和规矩和秩序。孔子通过大量的格言、故事以及《周礼》所阐释的内涵,使人们知道该如何在“道”的指挥下进行生活。建立规则就要“正名”,皇帝、宰相除了职务,还代表着角色。西方人习惯对所有人的尊称“先生、夫人”,但即使现在的中国,我们还习惯称呼“某长、某局、某处、某总”。我们习惯于称其“名”为尊称
4. 。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没有那个政权永远能束缚民众。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方法,完全是在孔子的思想指导下进行下的。历个封建王朝的衰败,皆是与“失德”有关。而西方人研究历史,喜欢从多维度研究。即使现代,家族企业的覆灭,组织或者家庭的瓦解,在中国人看来,皆与“失德”有关。
5. 文。孔子编撰《乐》和《诗》,极重视文化和艺术。“诗”可以赏、可以赋,可以提高情操。“乐”可以洗涤心灵。战国是一个杀戮的年代,人类过去3000多年的历史充满了战争,但留下来长久影响人们的却是艺术。是雅典的神庙、是巴黎圣母院、是耶路撒冷的哭墙和圣墓;是达芬奇的绘画、是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是莎士比亚的诗歌、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兼有艺术和疗愈的《黄帝内经》。即使在当前的世界政治关系中,胜利永远属于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度。
和基督教及佛教相比较,儒家提供更多的是一种伦理,而非宗教。和佛教提供的通过“孤独”的“禅定”成为一个“圣人”的方案的相比,和“基督教”提供的“皈依上帝”的方案相比;儒家更主张社会关系,自我是社会关系的核心,离开了社会关系,自我将不存在。人生的意义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实现的,并且通过社会角色来体现的

孔子在晚年编撰了《春秋》。《春秋》记录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间,共二百六十年的历史。孔子在记录这段历史当中,融入了恢复《周礼》的思想。我们后人据此把“春秋”演绎为历史。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教导深刻了影响了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孔子的“中庸”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喜欢协商、调停和“中间人”的特点。这些传统与现代法律向左,但却成本低廉,容易化解矛盾,老百姓乐于接受。就像中医和西医,西医讲究证据和标准化,顾客理念;而中医主张医患之间的朋友、和谐、信任和相互尊重
孔子主张“文”,把学者和官僚放在社会的顶层,把战士放在底层。孔子重文的思想,造就了中国的书法、绘画、太极拳和医学理念。正如同孔子预料的那样,现在各国的领导人都坚信“文化才是软实力”,才是最持久的影响力。
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但现在我们试图努力的重新拾起他
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成为了20世纪经济增长的奇迹。日本和新加坡的礼貌是出名的。我们暂且放下从情感上对日本人好与坏的评价,有一则报道这么说:“在东京的一次两辆车轻微碰撞的交通事故中,两个司机跳出车来,向对方鞠躬,拼命道歉说自己不小心”。

这是孔子思想在两千多年后的回响。是一个伟大教育家以一种温柔而有力量的方式取得的巨大成功,超越了一切有权利的政治家。
所有的传统一样,我们的知识均来自前人。
我们的所学如能对自己和他人略有帮助,均根结于“师恩”

本文原名《立秋》,最早发表于2020年8月7日,因后台数据丢失,“旧药装新瓶”,修改后曰为《新师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