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畏上将,高尔察克,沙皇腐朽统治的殉葬品还是民族英雄?

 lixj1028 2021-09-24
  • 前言

大家一定都看过描述苏俄内战时期的电影《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其实这个电影的主角在我看的时候多多少少是有点疑惑不解的。

当然了,做为也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观众在看待1917年俄国革命的时候 难免有点自我带入,把当时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看做是进步的,解放的,是跨越时代的进步。

文章图片1

《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宣传海报

而且我们的历史课本上也是各种描述苏俄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共产主义,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史现代史的开端。

所以,对于忠于沙皇极权的白军将领高尔察克来说,我们看来就是冥顽不灵的反动统治的坚定拥护者,必须打倒在地,并且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过这部电影里却把高尔察克描述得无比悲壮,活脱脱一个无畏死去的民族英雄,的确让我们外国的观众疑惑。

那我们就来看看俄罗斯历史上真正的高尔察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平

高尔察克,全名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

文章图片2

高尔察克正装照

是俄罗斯帝国海军统帅、极地探险家,曾参加过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加过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看来的确是很会打战了,练都练出来了。

而《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中》也有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舰队和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海战的场面,海战中高尔察克体现出了极强的指挥能力。

他出生于圣彼得堡,父亲是海军军官。后面他也算继承父业,继续为俄罗斯海军事业发光发热了。

果不其然,1894年从圣彼得堡海事青年团(现称为圣彼得堡海军学院)下属彼得大帝海事青年团毕业,1895年~1899年派驻于海参崴。隶属于俄罗斯太平洋舰队。

日俄战争中曾在旅顺被日军俘虏。看来历史上不少名将都有被俘虏的经历啊!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高尔察克在旗舰波格拉尼奇尼克号上指挥里加湾的海军部队进行防御作战,并在沿海铺设防御雷场。

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尼古拉·奥托维奇·埃森对持续的防御行动表示不满,命令高尔察克拟定主动攻击德国海军基地的方案。

1914年秋季至1915年初,俄罗斯帝国海军的驱逐舰和巡洋舰队进行了一系列危险的夜间作战,在德国本土的基尔和但泽周边海域布雷。

高尔察克坚持认为负责策划作战行动的高阶指挥官也应该积极参与任务的执行,身为指挥官的他本人总是毫不犹豫地登上执行任务的船舰,在战斗中对舰队进行直接指挥。

1916年8月高尔察克被提拔至海军上将,成为获取这一军阶的最年轻军官,同时取代安德烈·奥古斯都维奇·埃贝哈特上将成为黑海舰队司令。

文章图片3

一战中海战情形

高尔察克的首要任务是在陆军司令尼古拉·尤登尼奇将军在南部战线针对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中提供支援,同时应对德国海军潜艇的威胁以及计划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入侵行动(未能付诸实施)。

高尔察克的舰队成功击沉了多艘土耳其运煤船。因君士坦丁堡与土耳其东部的煤矿场之间缺乏铁路连接,俄罗斯海军对土耳其运煤船的袭击对奥斯曼帝国政府造成巨大打击。

1916年,在一场海陆军联合突击作战中,俄罗斯帝国陆军在海军支援下占领奥斯曼城市特拉比松(现特拉布宗)。

高尔察克麾下的黑海舰队中曾发生过一起重大事故:1916年10月7日玛丽亚皇后号无畏舰由于弹药库爆炸沉于塞瓦斯托波尔港中。调查未能确定发生灾难的原因是意外还是蓄意破坏。

苏俄内战

高尔察克在1917年俄罗斯二月革命后支持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时,他正在日本出差。与英国驻日大使商议并取得伦敦政府同意后准备前往英国。

但在新加坡受阻,于是来到满洲参加对中东铁路的保护。与当地的权力人物D.I.霍托特将军发生争执后,回到俄罗斯,参加在鄂木斯克的西伯利亚临时政府,成为14名内阁部长之一。

1918年11月18日发动政变,成为该政权领袖,自称最高领袖,自行晋升军衔为海军上将,驱逐了内阁中的社会革命党人,建立反共主义政权临时全俄罗斯政府,自任全俄海陆军队总司令。

文章图片4

俄国内战中的西伯利亚白军

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为俄罗斯的合法领袖。可能这也是后面苏联解体后把他当成俄罗斯的民族英雄的原因吧!

然而他统一反布尔什维克势力的举措多半是失败的,他拒绝承认少数民族的自治权,且拒绝与非布尔什维克的左翼分子合作,并严重依赖国外资助。

这样也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伏笔。

1919年3~4月,高尔察克势力最盛期,总兵力约30万人,其中投入一线作战的骑兵、步兵为14万,机枪1330挺,火炮210门。

苏俄红军在与高尔察克对阵的东线只有10万人,并节节败退。列宁亲自起草并发布了《俄共(布)中央关于东线局势的提纲》,确定了当时主要的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调动一切力量,粉碎高尔察克”。

文章图片5

俄国内战中的高尔察克(影视)

当时被派往彼得格勒指挥作战的斯大林也写信提醒列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调遣东方面军的预备队支援彼得格勒,因为这将削弱对高尔察克的攻势,“和高尔察克相比,我们的将军就像是一只苍蝇,因为他没有面包,没有后方,也没有足够的人力。”

1919年4月28日~6月20日红军东方面军对高尔察克白军大反攻,被分为三个根据同一目的和企图逐次实施的进攻战役,即:布古鲁斯兰战役、别列别伊战役、乌法战役。

文章图片6

1919年,高尔察克检阅部队

高尔察克在一线的4个集团军和1个集团军级集群都遭受到了严重打击,西集团军和西伯利亚集团军被击溃,卡佩利军、汉任集团军、哥萨克白军的奥伦堡集团军、乌拉尔斯克集团军也遭受严重损失。

到1919年6月末,遭受严重损失的高尔察克白军仍有步骑兵11.5万人。但红军东方面军在6月21日转入了全线进攻,在1000公里正面战线展开的进攻一直持续到了1920年1月7日。

乌拉尔地区和西西伯利亚地区尽归红军。至1919年8月,高尔察克白军兵力只剩7万人,撤往鄂木斯克。11月14日红军进入鄂木斯克;12月14日红军进入新西伯利亚。

1920年1月7日红军进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3月5日红军进入伊尔库茨克。这时红军的敌人变成了日本西伯利亚干涉军及其附庸的远东白军。高尔察克已经命丧伊尔库茨克。

总结

其实总的来说,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能再把高尔察克、于登尼希、邓尼金和弗兰格尔的战争当成除巨大的悲剧性错误外的任何东西了。

反抗红军的白军大佬们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当时,高尔察克的一名参谋长曾写道:“他们(高尔察克、科尔尼洛夫、邓尼金和弗兰格尔)首先是深深爱着他们的祖国的爱国者,并不带任何私人企图地寻求救国之道,他们是不懂得政治的谜题的,但也准备与任何政党的任何人联手,只要他们确定这个人真诚地想解放俄罗斯……并愿在战争结束后由一个人民选出的国民议会决定将采用何种形式的政府。”

所以,从这里不难看出他们都是爱国者,并且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罢了,被俄罗斯当成民族英雄,似乎也不难理解。

苏联解体后的2002年和2004年圣彼得堡和伊尔库茨克分别建起了他的纪念碑。

北冰洋中至今仍有一岛命名为高尔察克岛作为他北极探险成就的纪念。

一代名将,高尔察克,是非功过,现在看来,历史其实已经给出诠释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