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4读终南山笔记
2021-09-24 | 阅:  转:  |  分享 
  
读终南山笔记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题解】一般解释:终南山:在
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
俗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据不完全统计,全唐诗涉及“终南山”的有1500首。题名《终南山》的只有王维这一首。但也有题名为《终南山行
》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中录为“终南山行”,北宋《文苑英华》录为“终山行”,都有个“行”字,不知为何后世便将“行”字丢了,渐渐传为
“终南山”。本诗与上一篇《汉江临泛》的布局很相近,先写其气势,再描其景色,又写其情致,最后点出人物,都是游记的写法,诗题中应当有此
“行”字才是。【词语解释】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
岭。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
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4.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5.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
张之词。6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
分野。7.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
各自不同。8.人处:有人烟处。【创作背景】开元二十九年(741)至天宝三年(744)之间,王维曾隐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这首诗大概
是诗人隐居终南期间的作品。王维【盛唐】太一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
夫。(本诗版本出自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诗意王维是五言律诗写得最好的唐代诗人之一,《唐诗三百首》中选
了他9首五言律诗,数量上仅次于诗圣杜甫的10首,可见蘅塘退士也是很认可王维的五言律诗的。这首诗是写终南山峻伟雄奇的景象。首联写终南
山之大,可远接长安,可绵延到海滨。颔联写山间云雾变幻,时有时无。颈联写终南山能分隔星宿州国,众山的阴晴都不一样。尾联写诗人向椎夫打
听住处,暗含终南山山大人少。此诗亦胜在写景,尤其“白云回望回,青霭入看无”一联,写尽山间云雾变幻之状,“看山得三昧,尽在此十字中。
”(张谦宜《絸斋诗谈》卷五)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
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蕴。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
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
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这首诗是写终南山峻伟雄奇的景象。首联写终南山之大,可远接长安
,可绵延到海滨。颔联写山间云雾变幻,时有时无。颈联写终南山能分隔星宿州国,众山的阴晴都不一样。尾联写诗人向椎夫打听住处,暗含终南山
山大人少。此诗亦胜在写景,尤其“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一联,写尽山间云雾变幻之状,“看山得三昧,尽在此十字中。”(张谦宜《絸斋诗
谈》卷五)太乙高峰邻近天都,山脉延绵,伸向那海天相接之处。回头望见云海茫茫连成一片,走近山中青青的烟雾若有若无。中峰太乙最高,划分
不同分野;整个山谷气候阴晴各自悬殊。不知向何处去寻找投宿之地,隔着涧水询问樵夫。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峻伟、壮大、雄奇。首联写远景,以
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蕴。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形态。
末联写为了入山,想投宿山中人家。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处子,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壮阔中含细腻,可谓善
写大景者。全诗描绘了终南山的巍峨壮丽、白云青霭的万千气象,“隔水问樵夫”特别具有动感,乃点睛之笔終南演天象,楼观说有无。太乙三才画
,连山八卦图。读《终南山》有感南山寻隐士,问道无樵夫。太乙易推算,连山难临摹。班列接西欧,高铁通东吴。摩诘今何在,当惊世界殊。终南
山【押韵】这首诗,都、隅、无、殊、夫,押的是:上平七虞韵。【格式】仄起首句入韵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
平(韵)。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简析】全诗描绘了终南山的巍峨壮丽、白云青霭的万千气象,“隔水问樵夫”特别具有动感,乃点
睛之笔。我的体会题意词义海隅拼hǎiyú【释义】(1)指沿海地区;(2)指古泽薮名。【探源】(1)《书·益稷》:“帝光天之
下,至于海隅苍生。”详细解释(1).亦作“海嵎”。海角;海边。常指僻远的地方。《书·君奭》:“我咸成文王功於不怠,丕冒海隅
出日,罔不率俾。”孔传:“今我周家皆成文王功於不懈怠,则德教大覆冒海隅日所出之地,无不循化而使之。”历史词典解释古泽
薮名。即《吕氏春秋》、《淮南子》的九薮和《尔雅·释地》的十薮之一。郝懿行《尔雅义疏》谓今山东蓬莱市、莱州市以西,历寿光、广饶至沾化
、无棣等市、县以北,延袤千余里间,即古代齐地海隅薮的范围。或因这一带沿海地区常有海水倒灌、浸润,形成一片濡湿之地。古人遂视为泽薮。
古代泽薮名。十薮之一。《尔雅·释地》:“齐有海隅。”邢昺疏:“此营州藪也。”一说,指九薮之一。《吕氏春秋·有始》:
“何谓九藪……齐之海隅。”参见“九藪”、“十藪”。终南别业》王维最经典的十首五言律诗,篇篇都是千古名篇这首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诗中呈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写出了最惬意的人生。诗中,王维能深切体味独处的快乐,一个人高兴起来,就四处乱逛,他沿着溪水探景,坐在石头上看云,遇到能交流的老头,但谈兴大发,连回家的时间都忘记了。
献花(0)
+1
(本文系guanghua42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