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某品牌的童装彻底翻车了。 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发文称,家里的一件“jnby by JNBY”童装上印满了“Welcome to hell(欢迎来到地狱)”“let me touch you(让我摸摸你)”等字样,上面还配有撒旦、骷髅头、万箭穿心、性暗示等诡异图案。 曾有专家指出: 虽然儿童知识水平有限,但却拥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暴力色情的图案,看似隐晦,却格外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对其产生极强的暗示性,无意之中被不良信息侵入,将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 抛开设计理念不说,家长最担心的当然是“会不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尤其谈到“性”。 到底要不要跟孩子聊“性”?答案是肯定的。 孩子非常有必要了解“性”,但绝不是通过这种让人膈应的方式,更不能是随随便便的性暗示。 宝爸宝妈们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呢?以下几方面,越早了解越好~ 01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在1岁半到3岁之间,6岁时性别认识完全形成。 1岁半-2岁 孩子的性别认同时期一般会在1岁半至2岁开始出现,能够清楚区分照片、画册、动画片中的人物性别,然而对于自己的性别还是很模糊的。 2岁-3岁 3岁左右的孩子,对于“我是谁”开始有初步概念,能够说出自己的性别,但是对于性别的一些是不可改变的这一事实并不了解。 3岁以后 3岁以上的孩子,对于性别会有更加确定的认识,而且明白性别是不可改变的这一事实。 3岁前是儿童性别认知的关键时期,爸爸妈妈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可以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性别教育啦。 02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孩子在知道自己的性别后,会感受到父母的性别魅力,并以同性父母为学习榜样,模仿他们的行为。 女孩子会学妈妈化精致的妆,穿漂亮的裙子、高跟鞋,男孩子会学爸爸的短头发、简单装扮。爸爸妈妈的装扮和形象,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性别的认知。 不仅是形象和装扮上,父母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孩子对性别的认知。 比如,爸爸人高马大,在家却从不干体力活,又怎么去教导儿子“男生是家里的顶梁柱”“男子汉”等性别角色认同呢? 特别提醒的是,3-4岁之后,如果是男孩,父亲应多花一些时间陪伴,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男性榜样。 如果此时得不到应有的男性榜样,性心理发育可能会受挫,导致性别认同混乱。 比如,女强男弱的男孩家庭中,有可能会导致男宝宝自幼崇拜女性,以母亲为榜样的,从而潜移默化地产生性别认同混乱。 03 对孩子进行性别认知教育,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男孩和女孩的教养方式区别化对待。 比如如厕训练的时候,告诉男宝宝要站着排尿,女宝宝应该坐着排尿,并跟他们讲解清楚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结构。 比如在穿衣的时候,告诉男孩子为什么要这样穿,女孩子为什么要那样穿。 04 教孩子正式的身体词汇 资料显示,3岁左右到学龄前,孩子会经历性蕾期。性蕾期的重要表现是,对于自己的器官会产生好奇。 当孩子问起性相关的问题,爸爸妈妈不用回避或打压,比如跟孩子聊到性器官,不少爸妈会自觉地用其它词代替,比如称阴茎为“小鸡鸡”“虫虫”等。 这样遮遮掩掩的做法,会让孩子觉得性器官是“不好”的,不利于对孩子进行性形态学的普及,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并认同。 告诉孩子身体的哪些部位其他人不能碰 给孩子洗澡、换衣服的时候,跟孩子说:“宝贝,我要给你洗澡了,洗澡前需要脱光衣服。等你长大了,你要自己洗澡了,爸爸妈妈也不能看你的身体……” 同时告诉孩子生殖器官、臀部、女童的乳房等是隐私部位,是不可以给别人看,也不能给别人摸的。如果有人要摸这些部位,记得大声说“不行”,并且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 给孩子看相关绘本 平时,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绘本,针对绘本中的情景,教孩子学会求助,并且要常常考验不同情景下孩子的反应。另外,一定要告知,不可以接受陌生人送的礼物或食品,不可以跟着陌生人走。 对于性这个话题,很多家长似乎从来都不敢放到台面上谈论,更不知道如何跟自己的孩子说。 却不知道,这种一再回避,会导致孩子对自己身体和性别缺乏基本的认知,影响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以及心理健康。 从爸爸妈妈自身做起,给孩子正确的性教育引导。社会各界也都有责任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阳光的成长环境。 觉得有用 请转发+在看 帮助更多家长做好性教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