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菜软腐病难防难治?推荐几个药剂以及方法

 止水拥云 2021-09-24
软腐病是大白菜生长期和储藏期的主要病害,年年都发生,人人都认识,但是年年都控制不好,并且有的年份或者有的品种病株率能达到40%以上,远望田间病株脱帮东倒西歪,进入田间臭气熏天。因软腐病发病部位在根茎部和叶基部,发病初期很难发现,一旦发现基本上没有治疗价值。要想有效的控制白菜腐烂病就得从它的发生规律上找出可行的预防办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包心期初染病后期染病
图片
图片
向叶尖扩展田间病状
1、软腐病的发病规律

白菜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为土壤习居性细菌,主要靠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从根茎部以及菜帮基部的伤口侵入。发病后形成中心病株,病株根茎部变褐湿腐并生有大量的细菌,细菌又随浇水或雨水传播形成更多的病株,经过多次传播造成腐烂病爆发。伤口是细菌侵入的主要途径,地面径流是传播方式。伤口包括自然裂口、虫伤、病伤以及机械伤,其中菜帮基部靠近地面的自然裂口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通道。在生产上久旱遇雨或蹲苗过度后浇水都会使菜叶猛然吸水膨胀造成菜帮基部撕裂引发软腐病。土壤板结积水根系生长不良、地下害虫危害重软腐病发生重。总之土中病原细菌多,根茎部伤口多,浇水次数多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白菜软腐病的预防措施

白菜软腐病发生与根茎部、叶基部的伤口以及土壤含水量有直接关系,控制软腐病应在减少伤口和控制浇水上下工夫。把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减轻软腐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①轮作和整地

选择两年以上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种植白菜,整地前浇地造墒配合化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菌肥,精细耕地达到上虚下实没有明暗“坷垃”,检出瓦砾类硬块,给根系创造一个肥沃无菌的土壤环境,使根系顺势生长没有创伤。连作地块建议耕地前结合施肥每亩撒施枯草芽单胞杆菌3公斤杀死土壤中病原细菌,同时建议种植青帮系品种,适时晚播。

②消灭地下害虫减少伤口

蝼蛄、蛴螬、金针虫危害根系造成伤口以及菜螟从苗心向下钻蛀茎部均可诱发软腐病。整地前结合施肥每亩撒施3%辛硫磷颗粒3-5公斤消灭地下害虫,减少虫伤,减少细菌侵入通道。消灭地下害虫是预防软腐病一项重要措施。

③科学施肥浇水

软腐病随水传播扩散,造好底墒后苗期尽量不要浇水,蹲苗不能过度,需要浇水时应浇小水,不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不能积水泡根。莲座期不要追施过多的氮肥,造成莲座叶幼嫩徒长容易感病。

④白菜包心前预防

软腐病一般在包心后开始发生,应在包心前搞好预防。包心前应叶面连续喷施两次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物。如单剂:中生菌素、乙蒜素、春雷霉素、噻唑锌、氢氧化铜、喹啉铜、氯溴异氰尿酸等,复合制剂:氟吡新植霉素、中生噻唑锌、春雷王铜等等。有虫害或病害的可混入对应药剂。

⑤发病初期防治

发现病株后必须做好下面两步工作。

第一步:拔除病株、根穴消毒:田间发现病株无论发病轻重都应连根带土拔除,带到田外暴晒,同时把根穴灌入上述治疗细菌性病害的其中一种药物,浓度要高,水量要足,彻底杀死根穴内残留的致病细菌,防止继续向外扩散。这是控制细菌性病害传播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第二步:药剂灌根、防治扩散:拔除病株根穴消毒后必须对原病株下水流方向的没病植株进行药物灌根,杀死根际细菌阻止侵入和扩散,这是防治软腐病的关键手段。不要哪株有病灌哪株,有条件的可全田灌根,灌水量一定要湿润到整个根部土壤,灌根后不要立刻浇地,避免降低药效。一般间隔7天轮换用药连灌两次就能彻底控制软腐病的继续发生。最好灌根与喷雾同时进行。

以上方法同样适用于甘蓝黑腐病、萝卜黑腐病以及所有的细菌性青枯病的防治。

END

责任编辑:聂婧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