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论语》第十九篇第十七章: 【原文】 曾子曰:“吾闻诸(之)夫子,人未有自致(尽其极)者也,必也亲丧乎。”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 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悟读】 情到深处人孤独,爱至穷时尽沧桑。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用情至深,爱至疯狂,不计回报,却往往难以表达,其心必定孤独,所谓情到深处人孤独,是也;真正的爱,往往尽自己最大可能甚至动用了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所谓爱至穷时尽沧桑,然也。
古人言及人生有四大不幸,即早年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人生遇此不幸,实乃大不幸。人是情感动物,当此之时,情感战胜理性,人之常情也。 君子之道中庸,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喜庆之时不可得意忘形,须防止乐极生悲;悲伤之时不必心灰意冷,了无生趣。本章貌似反中庸之道,说一个人在父母双亲去世之时,是可以尽情悲伤的,是可以不走中间路线的,其实恰恰是夫子真性情之所在。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世人总是希望天下之男子,须做硬汉,遇到极度悲伤之事,也应强忍眼泪。其实,悲痛之时流出的眼泪中所含蛋白质有不少对人体是有害的,医学上往往称之为“有毒之泪”;伤心之际,弹出悲伤之泪,一不损男子汉形象,二则对身体有利。
|
|
来自: 新用户97560OB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