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重磅研究!施一公团队首次发现:来自WIFI和手机的辐射确实会影响睡眠

 天道酬勤tah926 2021-09-25

点击加载图片

人类肉眼看不见的电磁辐射(EMR)在世界上无处不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环境中的EMR急剧增加。主要工作在2.4GHz和5GHz左右的双频Wi-Fi几乎在所有室内场所都有使用。4G手机、蓝牙和微波炉也使用2.4GHz左右的频率。世界主要城市的无线设备在过去5年中翻了一番,但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健康影响仍未得到充分评估。日前,来自西湖大学的施一公团队通过小鼠研究首次发现,长期接受来自手机等特定电磁辐射暴露,确实会影响睡眠!

此前有不少研究报告了EMR对人类睡眠结构的影响。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授权的机构将30-kHz至300-GHzEMR列为可能致癌。但EMR对于人类睡眠研究的的影响仍然未能确定。其中部分原因是人类志愿者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例如,咖啡/酒精/吸烟/药物/手机),但这些研究可能缺乏足够的变量控制。此外,EMR的影响可能取决于曝光时间、辐射强度、调制模式和其他参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一公团队建立了一个实验系统来研究EMR对小鼠行为的影响。这是首次以小鼠模型探讨EMR的健康影响。实验证明,长时间暴露于脉冲调制的2.4GHzEMR会导致小鼠总清醒时间显着增加。

研究团队在小鼠脑内植入设备以收集数据,随后将其放置于封闭的EMR室内。通过收集实验开始前、实验开始后1天、实验开始后7天的数据,研究团队发现,在非热输出水平下,长期暴露于由100赫兹方波脉冲调制的2.4-GHz电磁辐射,导致小鼠的觉醒时间明显增加。这些小鼠睡眠期间的非快速眼动(NREM)和快速眼动(REM)时间相应减少。相比之下,在相同时间平均输出水平下长时间暴露于未调制的2.4GHzEMR对鼠标睡眠几乎没有影响。

这些观察结果将小鼠睡眠结构的改变确定为对长期无线范围EMR暴露的特定生理反应。因此,我们无需再为不稳定的睡眠质量感到过于焦虑了。看看房间里的路由器,睡不好是有理由的……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