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生的那些“破”事

 科研狗仪器测试 2021-09-25

研究生期间总有一些奇葩的人和事让你哭笑不得,接下来小编就盘点一下读研期间大家都会经历的那些事,一起感受一下研究生的“快乐生活”。(欢迎在座的各位靓仔对号入座)



1.写论文

有些小伙伴写论文简单粗暴,拿到数据就开始敲键盘,想到哪写到哪,从头到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颇有“大师风范”。


但最后的产物也往往都是自己感觉良好,到了老师眼里就是漏洞百出,牛头不对马嘴。


也有人在写论文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时间规划,对接下来的论文胸有成竹,但大多数同学要么是拖延症晚期患者,要么是论文卡在某个地方原地踏步,直到老师开始催你论文......


当你论文初稿完成,信心满满地提交给老师看的时候,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补充数据和补充证明等着你。你的老师总有各种各样的修改意见,更有让你怀疑人生的死亡质疑。

(小编读研时听过老师对我说过最多话就是:你那篇论文写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发给我看看?你这写的什么东西?)

当你论文写好,万事俱备,只欠毕业的时候,也有可能出现各种你想不到的突发情况,例如:

  • 一个天文学博士观测了一颗小行星好几年,把计算出来的数据写成论文准备毕业,结果那颗小行星炸了……  
  •  一个农学院的学生,辛辛苦苦好几年,终于培养出了一棵新品种作物,就指望靠它毕业了,没想到被贪小便宜的路人顺手采走了……

当你历经艰辛万苦,终于熬到了毕业答辩,信心满满地拿着你三年的知识沉淀提交给答辩老师的时候,你又将迎来一波精神的洗礼。


你以为答辩现场的你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存在,其实在老师眼里就是开庭审讯现场



2.干杂活

读研的日子与其说是在求学,不如说是在学着如何生活。实验室除了必须要做的各种实验以外,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杂事需要我们去完成,练就一身本领不在话下。
(1)搬东西

几乎每个课题组都有那么几个身强力壮的“苦力”,只要实验室里需要搬运药剂或者重物的时候,无论这些“苦力”在干什么,他们都会光荣的被老师选拔出来。

(小编读研的时候搬过整箱的浓硫酸、浓盐酸以及各种危化品。由于课题组条件有限,没有搬运的交通工具,每次都是步行搬运,当时这种小推车在我眼里简直就是劳斯莱斯般的存在)


(2)报账

每个课题组总有一位同志是老师钦点的“财务大臣”,各种发票都会交到他手里,每周都要跑去学校财务处报账。


3.摸鱼

“一杯茶,一包烟,一篇文献看一天”,这句话搁在部分喜欢摸鱼的科研狗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摸鱼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自我的救赎。因为文献看久了会使得人非常疲乏,没有人可以一直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大多数时候,我们更愿意选择偷懒。有些同学的座位就在老师办公桌旁边,为了摸鱼不被老师发现,更是练就了一身绝学。


小编以前摸鱼的时候喜欢在电脑上放一篇文献,然后悄咪咪地打开手机,这样老师一旦查岗只要快速收起手机就可以瞒天过海了。

然而我的“阴谋诡计”最终还是被老师无情地拆穿了,因为我忘了

   换 文 献......



4.可爱的老师

读研期间遇到个好老师无疑是大家都憧憬的一件事,也是一件幸运的事。一位好老师不仅会使你愉快轻松地度过研究生生涯,也会对你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编的同学C君就曾在小编的面前吹嘘过他们的导师有多好。

C君的导师有点奇葩,人年轻又帅气,平时最爱带学生吃饭,几乎每周一吃,点菜大气得很。他导师那时候的研究生全是男生,小伙子们贼能吃啊。而且他还给每个学生每月发3000大洋。我读研那会儿,一个月生活费1500就过得挺好啦。发3000块啊!别的导师一般也就发个几百块,有的还不发。我们都羡慕嫉妒恨死了啊!

后来他们组的课题不知啥原因停了,经费也没有了,他们几个就闲了两三个月。导师就给了他们一些国际上比较前沿的资料让他们研究,可是,不可思议的是——每月3000照发!!!


后来C君实在不好意思了,跑去跟导师说:“我们现在也没项目做,您是自己掏腰包给我们发补助,要不咱先别发了吧。”导师就跟他说:“这钱呢,是让你们不要再跟家里要钱了。你们父母养你们不容易,都读研了,就不要再跟他们要钱了。”

我那同学当时给感动坏了,一通表忠心要努力科研。然后说,我们真用不了这么多,一个月1500就够花了,要不您少发点儿?

导师又说:“这钱是包含你们交女朋友的开销的。咱们组一群和尚,都没女朋友。这钱你们交女朋友应该也够用了,就不用再跟父母要了。你们几个抓紧点儿!谁第一个带女朋友回来我有奖啊!”

其实小编的研究生老师人也超级棒的,经常给我们送好吃的,甚至还说要给小编介绍对象呢!


5.开组会


每个研究生都有过被组会支配的恐惧。有的课题组一周要开几次组会,有的可能半年开不了一次,不管多与少,每次临近汇报时的紧张感你肯定都有体会,总有那么几次“刻骨铭心”的组会影响着你的科研生涯。

组会上经常听到来自老师的灵魂发问:“你最近都干什么去了?你实验到底什么时候能做完?你那篇论文什么时候发给我?”(是不是已经开始头痛了)



好多同学会认为:“我做实验写论文已经很忙了,干嘛每周还要我花时间写PPT,准备组会的汇报内容?”


个人觉得组会的作用还是挺大的:
(1)导师可以定期用心指导学生,这对学生发展是非常有用的。这里用心的意思是,清楚学生的进度,跟上思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2)做科研,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极为重要。自己冥思苦想的东西,别人可能一句话就点破了;组内大家做不同的方向,别人的方法很可能对你的研究也有很大帮助。 
(3)可以学会如何与别人交流、请教、讨论、合作,如何自己做一个精彩的组内报告,这些技能在学校阶段可以无成本地锻炼和学习,而且在你的一生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重要作用。


6.参加学术会议

对于学术会议,只要是不上去参加汇报,那对于大家来说都是轻松愉悦的一件事,只需聆听大佬们在讲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讲,做做笔记鼓鼓掌即可。可一旦被老师挑中成为“幸运儿”代表课题组上去演讲,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紧张又刺激的体验。


当然能上台演讲这也是对研究成果的一种认可,可不是人人都能上的。

(大多数时候小编都是台下负责鼓掌的吃瓜群众)


7.外出采样


外出采样这种事,生物学专业的同学应该经历的比较多,有些实验样本只有户外才能采集的到,这就苦了那些个实验样品需要定期外出采样的生物狗们。早上四五点的大山还有些寒意,陡峭的山坡,带刺的荆棘,湍急的河流,都让你无心观赏周围的风景,因为会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时刻保护好胸前的相机,寻找实验样品。

更有甚者需要在一些恶劣条件下采样,小编就曾听说过一个关于动物组的玩笑,没有被蚂蝗咬过的都不算合格的动物组研究生!因为雨季的山里,蚂蝗防不胜防。



8.管理实验设备

不论多大的课题组,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实验设备需要人来管理,大多数时候这个担子都会落在课题组里的大师兄身上。只要有组外人员需要使用仪器设备,都要向他报备申请,不经过允许一概不许使用。

(小编当初就掌管过一整个实验室内的仪器使用大权,好不威风)


9.通宵做实验

我熬过最毒的夜不是在网吧,而是在实验室

相信通宵做过实验的同学都深有体会,做时间变量实验的时候,你必须要寸步不离的守着你的实验样品,因为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取一次样或者记录一下实验数据。要是你的实验周期超过了24小时,那么实验室的灯光将必定只为你一人彻夜亮起。 


有些实验虽然不用一直盯着,但是由于存在一定危险性,人还是得留在实验室看着的。为了能舒服过夜,打地铺也成了家常便饭。



10.带本科生做实验

做实验这件事,“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的同学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的读研生活天天都被各种各样的实验支配着。(小编当初学的就是材料)除了自己的实验外还有老师安排的实验,如果你的老师带了本科生的实验课,那么恭喜你,上实验课的时候你将会成为万众瞩目的“指导老师”,会有许多师弟师妹拿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来问你。

学生A:师兄,这个药品在哪拿呀?
学生B:师兄,我那个管子裂了你帮我看一下。
学生C:师兄,这个加热没事吧
学生D:... ...
         




就小编的读研经历来说,研究生的生活虽然枯燥辛苦,但是读研期间充斥着的点点滴滴也是弥足珍贵的。毕业以后的我,却又无比感谢那段努力的时光,感谢老师们不辞辛苦的指导,感谢同组的师兄师姐的帮助,感谢一起熬夜实验赶论文的室友,也感谢自己曾经在专业上的付出与成长。

在这里小编也祝正在读研的同学们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研究生生活。


本期编辑:杨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