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让你震惊的一个案件是什么?

 海边的月亮 2021-09-25

有这样一个案件,是刑法老师讲过的一个案例:

一位车间女工深夜骑车回家,路上遇到一个男子,男子欲对她实施抢劫,然后发现四下无人,漆黑一片,又萌生了强奸的念头。女工很机制,她没有反抗,对男子说:“你看大哥,这地方也不合适,不如咱们找个条件差不多点的地方,反正你看我也挣脱不过你。”

男子一想,觉得也是,就骑上自行车驮着女工往外走。女工坐在后面就想:我这怎么能逃走呢?正巧,看到路边一块大石头,蹭的一下从后车座下去,搬起大石头朝男子的头部砸去,男子昏倒在地。而后这位女子骑着自行车就一路狂奔,一直骑一直骑,看到前面有个人家,在危难时刻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求救,她想都没想就去敲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大娘。女工情绪激动,紧张又害怕,把刚刚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告诉了大娘。大娘说:“这么晚了,我也不敢送你啊,不如你先进来,在我家休息一夜,天亮了再走吧。我家里还有个女儿,你就跟她一起对付一宿。”

女工把自行车停在院子里就进屋了,发生了这样的事,她神经紧绷,怎么睡得着呢?没过一会儿就有个男人回来了,女工听到院子大门开的声音,除此之外,还听到了男人与老大娘的对话。

老大娘:儿子,你咋才回来呢?

男人:啊妈我没啥事,下班溜达回来得晚。

正说着,男子看到院里的自行车,随即问:妈,咱家来啥人了没?

大娘说:是啊,来了一姑娘。顺便把女工的事情经过都告诉了他儿子。

男人多问了几句:那她是在咱家住呢?跟我妹咋睡的呀?具体躺的位置是啥样啊?

大娘都一一回答:你妹睡在炕里,那丫头睡在炕边儿呢,寻思赶明儿一早再让那丫头回去,要不这黑灯瞎火,也不安全啊。

男人一听心里有数了,跟他妈说:行了妈,你去睡觉吧,我也回去歇着了。

以上对话全被女工听到,紧绷的神经支配着她把男人的妹妹挤到了炕边,而自己缩在了炕里。深夜,男人挥刀而起,对着炕边的人砍了数十刀,而没有看见,那是自己的亲妹妹。

杀人之后,男子去找他妈,跟他妈说:妈呀,我办了一件糊涂事儿。随后又把所有事情一五一十地跟老太太说了。

老太太一听,说他儿子咋能干这种事儿呢。随后又说:那赶紧去库房找个麻袋装起来,趁黑扔到后山啊!

女工趁二人找麻袋之时,从院中门缝逃离,第二天报警。母子二人,最后死刑。

这个案件我听了之后头皮发麻,历代刑法学都拿这个案子做案例讲紧急避险,也就是说这个女工犯罪了,不构成紧急避险,因为人命是等价的。这似乎已经可以成立间接故意杀人罪,但可以从轻和减轻处罚。

受害者逃跑,偏偏跑到了凶手家中,看过的电影里也有类似的事件。是一部英国电影,名字叫《伊甸湖》,这部电影的女主就没有上述案例中的女工那么幸运了。

热恋中的珍妮与史蒂夫来到美丽的湖边,计划度过一个浪漫而温馨的周末。但是他们的周末被一群胡作非为、大声喧哗的少年给搅乱。一番口角冲突之后发现车胎被扎了。无奈之下他们换好备胎,去镇子上吃饭,却又碰到那群孩子,继续骚扰他们。

他们的心情被破坏,回到湖边继续度假时,又发现包丢了,里面有车钥匙、电话和钱包。二人准备徒步回小镇求助,从此,这对恋人彻底陷入了噩梦。两个大人在荒山野岭被一群十几岁的少年像狗一样穷追猛打,狼狈不堪。这群孩子根本不把人命当回事。最后男主被烧死了,女主在逃跑的时候误杀了一个孩子(我记得是误杀),她惊慌失措地跑回小镇,跑入了有死去孩子的父亲的房间中。女子最终没有逃脱,绝望地死去。

《伊甸湖》(Eden Lake)是英国恐怖片中让人回味无穷的一部,电影重点主要是两人在湖附近森林逃亡的过程,专业地去定义是封闭空间系恐怖片。片子看得人非常非常憋屈,怎么两个大人就被一群少年给迫害了呢?影迷们愤慨道:“导演你能不能拍续集,让这帮娃遇到杀人狂魔情侣档!”

很多细节不必赘述,感兴趣的可以亲自去观影。其实片子描写了一类社会现象,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问题,父母的言传身教、学校的监管不利,让看客思考暴力的源起,并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中做无谓的选择。

一个案件+一部电影折射出很多问题,细思极恐,满脑子想得都是如何保护自己,当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如何去应对。当然想这些也只是徒劳,人在危机关头做出的反应很少有时间去思考对错的。我猜想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其实是有两极空间,一个美好,一个邪恶,只不过两者的某部分重叠在一起了。所以有时候认为:这个世界很美好,有阳光,人们善良,互相帮助,孩子们笑得像花朵一样灿烂......有时候又会认为:这个世界太糟糕了,黑暗,处处是暴力犯罪,抢劫,谋杀,防不胜防......而美好与邪恶重叠的中间地带,常常是我们徘徊的领地。

每每发生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都引得全民热烈讨论,有专家出来讲如何预防,讲遇险紧急措施,告诉人们要怎样该怎样。我们的社会教育女孩子不可衣着轻佻,保护好自己,却不教育男孩子尊重女性,别去伤害女性。就新闻报道而言,这样极端的事情看似是小概率事件,我却隐隐觉得并不是,只是不被人所知而已。既然有警醒,说明安全的社会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臆想出来的乌托邦,那沉重的手会抡到谁的脸上无人能够预料。确保自己的安全这件事,不应该一不小心就被抛之脑后。杜绝被伤害可能不由己,减少伤害却是身而为人可以做出的起码的努力。

能做的可能远不止以下这些,欢迎大家补充:

1、夜里少出门,夜里尽量不要独自出门。

2、不去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

3、永远保持手机能够通话。

4、拼命逃跑,死命逃跑,跑得越远越好。

5、避免一个人旅行。

6、不打黑车。

7、不去夜店等犯罪率高的场所。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