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居冰岛的一年

 海边的月亮 2021-09-25

在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在学校的书店里做过兼职。这份工作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能在工作期间翻阅很多书。《明天醒来,还有青春》就是那时候看的。作者名字叫嘉倩,一个上海姑娘,有丰富的留学背景,在英国领事馆新闻部工作。那本书具体写了什么,我现在真的忘了,那时候还特别喜欢看那些励志性的文字,题目是有点儿俗,内容却深深地感动了当时的自己。

当时流行上人人网,我在人人网上搜到了她,之后又关注了她的新浪微博和豆瓣。

这是一个从小就立志长大后要当作家的姑娘,我关注她的时候她已经出版了好几本书。那一年,她辞掉了体面的工作,开展了一个叫“交换梦想”的项目,全国各地采访各行各业的人,记录他们的梦想,说十年之后定会再联络,看看梦想是否实现。她背着摄影器材去了很多很多的地方,和采访者一起短暂地生活几天,再把进程发布在网上,要给这个项目写本书。当时正好进行到西北地区的兰州站,下一站就是银川,我也报了名。约在周六见面,周五的时候她给我打电话说她生病了,银川的行程不得不取消,非常抱歉。

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遗憾,就继续关注着她写的作品,最喜欢的还是最初读的那一本。在做“交换梦想”的过程中,她结交了不少读者朋友,到处开分享会,签售会,然后轰轰烈烈地结了婚,一切似乎都在往上走。

突然有一天,她在微博里发了很消极的心情,甚至看得出有些绝望。其实作为一个知名度较高的作家,私人情感问题发布在网上是会被很多人诟病的,我为她捏了一把汗,像很多读者一样,写下鼓励性的留言。她越来越敏感、脆弱,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婚姻变故以及出版社倒闭,拿掉了肚子里的孩子,令她失去了一切。在那样的情况下,买了一张飞去冰岛的单程机票。

一去就是三年。

在清华大学雨枫书馆,我见到了她。因为我刚好是第一个到来的读者,她张开双臂来拥抱我。就像朋友聊天一样,问我从哪里来的,在做什么工作,喜欢干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她已经从伤痛之中走出来了,变回了那个阳光爱笑又自信的姑娘。

这是她的新书签售分享会,订了去北京的机票后刷微博时才看到她发布的讯息,觉得真巧,缘分很妙,一定要参加,就是这样的机会促成了与一位关注多年的作家的见面。分享会上她说了很多,包括为什么去冰岛,去冰岛怎么生活的,经历了哪些,获得了什么,我坐在场内,离她最近的位置,而很多迟来的读者已经排到书馆门外了。

这个姑娘厉害,离开中国去冰岛,从一开始的一无所有,到又结了婚,获得冰岛旅游局的工作,还在冰岛买了房子,不过三年时间,从绝望到想死,又变得闪闪发光。她说,在冰岛的第一年,刚开始连续三个月的时间,她的微信,没有一个人发来消息,就连一句普通的“在吗?”都没有。问在座的人有无这样的体会?我反正是没有过。

在冰岛独居的孤独,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的清的。

她又说,有一次她在知乎上分享“一个人在冰岛生活有多孤独?”收到了铺天盖地的留言:“啊,你太孤独了,这是我的微信,我平时都睡的挺晚的。

全场一片爆笑。

我注意到来看她的不仅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甚至有五十多岁的叔叔,津津有味地听她分享冰岛的一切。有学生,有摄影师,还有新华社的知名记者。非常多元化的读者群体。

我也认识了三个新朋友:山西的大学生,在北京工作的同龄姑娘,还有其实是戏剧表演专业但又长得像工科男的读者。我们几个坐在一起聊天,我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我什么时候能办一场签售会啊!”没想到他们都说:“如果你办的话,到时候我们都来。”

这真是个温暖的祝福,告别时他们还在说:“期待你的写的书哦。”

我笑得停不下来。

就是这本书《独居冰岛的一年》,我在现场买了一本,请她签好名写好祝福语,在地铁上读,在飞机上读,在大巴上读,直到前两天,在沉闷的会议上偷偷读完,像一个上课偷吃东西的小学生。其实书的内容不多,十五万字,正常情况下我三个小时就读完了,这本书我故意放慢速度,想仔仔细细体会一下作者的心路。

书中多生活细节,将独居的体验写得细致入微。我纳闷,一个人生经历创伤与苦痛的人是不是更应该去热闹的海岛,见更多人与风景才不至于抑郁?冰岛极寒,人与人之间情感上也很疏离,人口又不多,地方也小,是真正人们容易抵达的世界尽头。如果是我,我绝不会选择冰天雪地的地方去疗伤。要经历极昼和极夜的漫长,对我来说太难熬了。

嘉倩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熬过来的。这本书读到最后,终于柳暗花明,令我忍不住抛洒热泪:“那是我在冰岛的第一年,第二年我遇到了一个高大善良冰岛大男孩儿,也就是我现在的丈夫,还结交了两个无话不说的朋友......”哇,书的调性终于在最后一页从寂寞转移到了温情,不然读者都要抑郁了,真是为她感到高兴。坚强的人,从来不需要别人的搀扶。

“独居”二字听起来浪漫,实则意味着很多的困难,尤其是在精神层面,容易被孤独击垮。我老是幻想可以去某个喜欢的地方独居一年,连地方都想好了:日本京都或者是台湾台北,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也行,要是瑞士的日内瓦就更棒了。最终认识到我并没有这样的机会,亦无勇气和决心。一些事,有些人做得来,有些人永远都没有天赋,一辈子就只生活在一个地方。

这虽然是一本孤独的书,但内容会在“如何走出孤独”上面带给大家启发。或许有些地方会有点乏味,毕竟一个人的生活总是精彩不过爱情或友情故事,但它是值得的,就像黑夜里的一座灯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