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ble Seventh Day # 作者:常江龙 主播:冰雪梅馨 编辑:小鹿 “ 放松的大理 一说到古城常常会给人这样的印象:有着许多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种积淀又使一个城市变得沉重,变得琐碎,甚至变得陈腐,每时每刻都透着一种旧贵族的气息。但现在的大理却不会给人这样的印象。一条古老的街道,却有一个开放的新名字叫“洋人街”;街道上依然是散乱的脚步,却有足够的密度,负载着一个个衣着现代的身影;街道两旁的老式建筑,不知什么时候从铺面到门窗都经过现代设计的打点,使一座座老屋于古朴中透着光鲜,于老迈中透着朝气。大理就是这样传说和时尚相汇集,古老和时髦相碰撞,使一座上了年纪的古城,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响亮。 很小的时候就随父亲在大理的街上走过,记忆中的古城街道是由青石板铺就的,整条街道的色调是灰色的,街上稀松的行人,不紧不慢的脚步丈量者懒散的日子。大理的改变在不经意中,就是在这不经意中,稀松的脚步不知什么时候带出了稠密的人群,不紧不慢的日子一天天增加着斑斓的色彩和丰富的意趣。一个古城逐渐包容了那么多的外来元素,但大理仍旧是大理,可以于喧闹中保持着精神上的静谧和独立。 不断地有人来到大理,又不断地有人离开大理,许许多多的幻想和理念都在这里汇集,它们重新解读着传统意义上的大理,大理又给予了这些幻想和理念新的概念和新的解释。其实,一个有个性的市镇是不可以凭空想象的。 大理的主流其实是在非主流的街道上,在这些街道上不必躲避横冲直撞的汽车。人群虽然稠密,神情却是闲适的。街道两旁的房檐下安放着几块老木板随意拼装的桌案和座椅,桌案上一个土陶罐子随意插些山上采来的野花,烂漫得让人心痒。这一切绝对与豪华无缘,但却与周遭的氛围协调得天衣无缝。走在街道上的人轻松自然,或走走停停或顾盼流连,身心自然而然;房檐下休息的人旁若无人,或打牌聊天或读书写字,神情悠然自得。大理的开放有着另外的形式和内容,她体现在对每一个市民和外来者的尊重上,这种尊重包括着对人们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的选择。大理的个性又包含着她精神上和主体文化上的独立,大理的气质可以欣赏但却不能摹仿。 Autumn 早就听说,在大理有那么一个艺术家群落,他们像候鸟一样总在大理最美的季节来到大理,然后在大理的洱海边,随便租上一间房屋,或写作画画,或看着洱海随风起伏的湛蓝和蓝天上变化多端的白云发呆,他们充分地享受大理人文和自然的美。他们既融入大理,又独立于大理人的生活圈子之外,其生活状态,既不被职业所累,也不受时间制约,自由自在地享受着按自己的意愿设计的生活。 这些人我在一次聚会中见过一部分,随意的着装,表情于礼貌中略带倨傲。虽是第一次与这些人见面,心里却莫名地生出一种妒忌,总觉得他们有着更加敏感的触觉,可以比我们更早一步捕捉到大理春的气息,他们可以把自己变成洱海边的一块石头,投入地吮吸春日的每一寸阳光,他们还可以把自己变成穿梭于大理街头巷尾的一只蜜蜂,忘情地领略每一朵鲜花的灿烂。诚然,大理的阳光是有香味的,大理的花卉是有体温的。但是,作为大理人的我,却有着太多的拘绊,不可能像他们那样全身心的领略和享受大理。大理有的是可以随意伸展四肢和随意坐卧的空间,但我似乎没有随意放松的时间。 我是一个怕逛街的人,为了那份放松,不时地会在周末来大理街上走走,我专走那些小街小巷,专逛那些铺面不大的小店,为的不是购物,而是看别人享受的状态寻找自己的另一种心情。一个人的放松可以感染别人,一种氛围的松弛也可以感染一个人。大理,不缺少这种氛围,而且这种氛围不因四季的更替而改变,因为大理的四季都是温和的,也不因时间的前行而改变,因为大理一直都是从容的。 作者 主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