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命里的福气,皆在“呼吸之间”

 布衣粗食68 2021-09-25

01

佛说:出息不还,则属后世,人命在呼吸之间耳。

有一个啼笑皆非的小品,叫“不差钱”。里面有一句台词:“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儿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

笑过之后,忽然觉得,人生真的好短暂,须臾之间而已。

连孔子都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就在我们感叹时光的时候,我们就变老了。即便你天天抱怨,也不会命好。

因此,珍惜每一分一秒,努力改变命运,福气自然来。

这一生,命里的福气,皆在“呼吸之间”。

也就是说,活着就是福气。

02

福气,就在生活里。

《朱子家训》里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有饭吃,有茶喝,有房子住,不就是福气么?

当你每天都活在欲望里,福气就消失了,再也不会和你结缘。

有一个年轻人,掌管着村里的水渠。工作很简单,每天都巡视渠道,然后把情况记下来就好了。

日子简单而乏味,年轻人被逼疯了。

他找了一座禅院,求师傅收留。

师傅说:“你为什么要来修行呢?”

年轻人说:“我太痛苦了,如此枯燥无味的生活,谁能过下去呢?”

师傅问:“你知道水渠通往哪里吗?又知道水用在哪里吗?”

年轻人说:“水是给村里人浇灌的,流进了稻田里,也有一部分,流进了家庭里,存在水桶里。”

师傅说:“哎,你都是'恩泽万物’了,怎么还要求我呢?”

年轻人顿悟,从此每天都快乐工作,好好吃饭。他知道,全村的人,都享受到了水渠带来的恩惠,也在一起分享幸福。

我们的生活、工作,与人打交道,亲戚聚会,朋友互帮互助,和陌生人说话,走在大街上......是生活,也是福气。

生活就是福气,日日夜夜,永不停歇。

03

福气,就在善意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小小的善意,也能积沙成塔。这是积德积福的大好事。

有一个孩子,每天都很郁闷。他烦躁的时候,就对着大山喊“我恨你”。大山回应“我恨你”。孩子更加烦躁了。

孩子的母亲说:“你应该喊'我爱你’。”

第二天,孩子对着大山喊“我爱你”。大山回应“我爱你”。

孩子变成了快乐的人。

很多人,连爱别人的想法都没有,却抱怨自己没有得到爱;连帮助别人的想法都是多余的,却指望别人成为自己的靠山。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唯有靠自己。”

回头想一想,你成为了别人的靠山吗?如果没有,你就别抱怨了,而是应该反思自己。

你有多久没有对母亲说“我想你”?你有多久没有真诚地对身边的人微笑了?

不管你多大的年纪,记得打个电话,告诉父母,说“我想你了”。这样的话,家庭就会更加和睦,父母也会活得更加快乐。

你的笑容,会感染很多人,然后你也会收到很多微笑。

小小的善意,就是一粒种子,可以广泛传播,也能落地生根。

把善意,放在心头,你会觉得,全世界都是“福气”。

04

福气,就在心境里。

俗话说:“心安是福。”

让你觉得心安的地方,都是好地方。即便是异乡,你也会觉得不比故乡差,甚至你真正可以做到“把异乡当成故乡”。

当你思念故乡的时候,你抬头看月亮,你会发现,故乡的亲人,也在看月亮,故乡的山水,都在夜色之中。

不管你走多远,都没有走出亲人的牵挂,都没有走出故乡的月色。

不同的心境,会带来不同的人生,也会带来不同的福气。

最好的心境,就是顺其自然。也就是说,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成就更好的自己。

曾经,想要好好写作,想要去远方看看,想学一门技能,想要陪家人去海边......可是,你一直在想,就是没有行动。

当你老了,忽然发现,有太多的事情都没有做,落下一声叹息,留下一生遗憾。

时光不待,心动不如行动。

把心里的想法,付诸行动,你的人生就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心中有方向,心中有爱的人,心中有理想的彼岸,心中有勇气,人生就会变得匆忙、积极。

05

福气,就在痛苦里。

有人说:“谁让你痛苦,谁就来渡你。”

能够让你痛苦的人,伤害了你,但是也让你真正看清了社会,懂得了保护自己。

人心隔肚皮。当你经历过痛苦之后,就有了看透人心的智慧,也懂得了换位思考,再也不会看不惯别人了。

吃亏是福。

能够吃亏的人,不会让自己陷入到“痛苦”的狭隘思维,而是跳出痛苦,活得坦然。

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

一个人,把自己的姿态降低,弯下腰,才能有弹性。

做人,就像弹簧一样,敌强我就弱,敌弱我就强。能屈能伸大丈夫。

承受了痛苦,表面上是委屈了自己,其实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来。

今天的低头,是为了明天的抬头;今天的委屈,喂大了自己的格局;今天避开了凶险,就有了厚积薄发的潜质。

06

结束语。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只有活到当下,享受当下的好时光,才不负来世上走一遭。

一辈子,就是一日三餐,就是睁眼闭眼。

记得,每天早晨,推开窗,让阳光涌进生命。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