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景泰蓝成为国礼首选?

 步步清莲书屋 2021-09-25

昨天

国礼,顾名思义,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以国家和国家政府名义互赠的礼品。国礼是见证国家历史时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荣耀的象征。

国礼送什么

中国的各种手工艺品巧夺天工,而景泰蓝能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国礼的首选,不无道理。
曾经皇家专属的地位决定了景泰蓝以其高贵奢华而著称,散发着无法超越的高贵气质,代表了皇室的高贵与独一无二。导致在清代中期以前,民间无人识得景泰蓝。只有少数名门贵胄、收藏大家将其视为稀世珍藏。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谈到:景泰蓝极为珍惜,大部分都在故宫馆藏,难得一见。

景泰蓝因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被称为国宝"京"粹。2006年,景泰蓝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与工艺价值,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中国成立后,景泰蓝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掐制和纹饰上不仅增添了上百余种工艺,而且在造型和题材上又创新了200多个品种。作为传统中国宫廷艺术典型代表,景泰蓝蕴涵高贵、华美的艺术风格和特质,近年来,我国多次将景泰蓝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景泰蓝从而荣登国际舞台。每一次的震撼亮相,不仅将这门宫廷绝技的艺术之美完整的呈现给世人,更记录着一次次重大事件的重要时刻,承载了厚重的纪念意义。


亚太会议上的新中国第一国礼景泰蓝

设计者:林徽因、钱美华、常莎娜等

工艺精湛、价值连城

”家中没有景泰蓝,藏尽天下也枉然!

“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

可见景泰蓝非同一般的地位与影响力。

晚清,景泰蓝仍被描述为“绝技高天下”。景泰蓝用料十分昂贵,工艺水平精湛,以铜胎为主,亦有用金银为胎。珐琅多采用进口天然矿石、宝石加工提炼而成,还需鎏金工艺,耗金量很大,因而它的工艺成本比同尺寸的瓷器要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
景泰蓝更有名的是它那复杂的工序,600多年来,景泰蓝一直沿用纯手工制作,继承了民族传统工艺和制作流程,这也决定了其工序的复杂与繁琐是其他工艺品所不能比拟的。比如,景泰蓝一个炉子只能烧一个,不能批量成产,等等。

 
而且景泰蓝虽硬,但珐琅却脆而易碎,且无法修复还原,所以它的价值潜力更大。

2015年赠予联合国的国礼《和平尊》

 

底蕴厚重、寓意美好

“景泰”二字本身就有着非常吉祥的寓意。景泰蓝来源于明代景泰皇帝朱祁钰的年号,当下“景泰蓝”中“景泰”之内涵,早已超出“大明景泰”的狭义概念,而被赋予更多美好的意味,如和谐、友谊、和平、繁荣、昌盛、如意、高雅、智慧等。景泰蓝始终传承民族文化,传递着美好、吉祥的寓意。

2013年赠送韩国总统朴槿惠国礼《喜凤瓶》

如此看来,景泰蓝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也能体现中华文明继往开来的历史传承,作为一种长盛不衰的国礼,是理所当然,当之无愧的!

景泰蓝创造的拍卖纪录

多次被选为国礼的景泰蓝在藏家的心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古就有“收藏若无景泰蓝,藏尽天下也枉然”之说。景泰蓝在收藏市场上的行情也是一直水涨船高,在拍卖中屡屡拍出高价,成为拍场屡屡绽放光彩的一抹蓝。

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成交价:1.1亿元

2010年12月,一对清朝的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开创了景泰蓝历史拍卖最高纪录——1.29亿港元,震惊了收藏界。这对掐丝珐琅双鹤香炉造型巨大,工艺十分精湛。最为珍贵的是,双鹤一组的造型更为罕见。据说,这为乾隆皇帝还是弘历太子的时候送给父亲雍正皇帝的贺礼,才有大鹤加小鹤造型。仙鹤及鹤嘴中的仙桃,表达了弘历希望雍正皇帝长寿的意愿!

景泰蓝的国礼选择从清代就开始了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早于1793年大英帝国使节团来中国进行文化交流时,乾隆皇帝就已将宫廷御用景泰蓝作为回礼赠送给使节团了。这是史上景泰蓝第一次以中国传统工艺代表的身份出现于外交场合。极具特色的景泰蓝因此受到了大英帝国使节团代表们的喜爱。往后,景泰蓝接二连三在国际舞台登场出现,并成为了清代国礼之首选。

随着大国崛起,我们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近五年来,景泰蓝频繁于大国外交之中,被多次赠予联合国及各国领导,向世界展示世界艺术的东方魅力。



2014年国礼《一帆风顺》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

现在的景泰蓝工艺,再次呈现出明清时期鼎盛,而且由于制作工艺的改进,其用色和设计得到极大的发展,能够创作出许多明清时期不可能完成的作品,是非常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2014年北京APEC期间,《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送给各经济体领导人

2015年景泰蓝《友谊之船》作为国礼赠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国礼《八骏马瓶》

2017年中国向联合国赠送《盛世欢歌》景泰蓝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