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和用药规律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9-25

目的: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和用药规律。方法:统计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在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国内权威数据库收录的自1996-2016年间省级以上的中医药期刊文献,共收入资料121篇,涉及中药208种。利用Microsoft Excel表统计数据,分析中医证治及药物运用规律,初步总结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结果:中医辨证分型出现频次主要为血虚风燥型、气血两虚型、卫表不固型、冲任不调型、风热型、风寒型、胃肠湿热型、血虚型、血瘀型、血热型,分别为49、42、31、22、17、16、14、12、11、9次。单味用药中使用频次在60次以上的药物有9种,包括防风、黄芪、当归、甘草、蝉蜕、荆芥、生地黄、桂枝、白芍;药物分类使用频次主要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为最多,其中补气药、补血药、发散风寒药、清热凉血药为主要高频率用药。药物归经分析所用药物主要归肝经,出现频率为20.2%;药物性味分析可得前三位主要为甘味、苦味及辛味,寒凉药与温热药使用频率相差无几,分别为42.72%和37.19%。

结论:1.慢性荨麻疹的证型以血虚风燥型、气血两虚型、卫表不固型为主;2.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为主,其中补气药、补血药、发散风寒药、清热凉血药为主要高频率用药,单味用药使用频次由高到低


前9位依次为防风、黄芪、当归、甘草、蝉蜕、荆芥、生地黄、桂枝、白芍;


3.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归经以肝经为主;4.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性味以甘、苦、辛味为主;5.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原则为内补气养血、外疏风散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