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教研组试卷质量分析

 zjp67 2021-09-26

xx学校xx学年

第x学期 xx考试 班级/教研组质量分析

一、成绩情况

班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全年级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85-100
















75-85
















60-74
















60分以下
















基础知识平均失分
















85分到100分为“优”;75到84分为“良”;60到74“中”;60以下为不及格。


二、试卷分析:

题型与题量、内容与范围、试卷特点。(建议可以对比书本、练习册、试卷、上几学年的期末试卷进行相似度对比,分析试题结构和来源。)

一.积累与运用

这道答题基本为客观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1-8题均为掌握基础的题目,包涵字词形近字日积月累等的必须掌握的题型,且1-5题,7题均为选择题,更加降低了学生在抄写中错误的几率,题型多为练习册和试卷中的题型,或多或少都有出现过;

9题是考察学生书写习惯的一道题,注意书写正确规范且美观即可;

10题,考察学生的词语积累,练习册试卷中均有出现;

11题,是本章试卷中一处较难的地方,但均是本册书上语文园地的内容,是教学的重难点,日常练习册试卷中均有出现;

二.阅读理解

本题为主观题,是阅读提升的题目,其中13-15小题为较难题,学生要去理解文本背后的意思,难度较大;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和写作延伸,日常日常练习册试卷中均有出现;

三.习作表达

本次考试习作为命题作文《xxxxxx》,考察学生写作表达能力,与本册书上的习作《xxxxx》有相似之处,要求注意写清楚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的快乐,是在平时的习作中写过类似文章的。


三、学生答题情况

(阅卷时,及时记录学生出错的各种情况及是共性还是个性问题)

(请针对阅卷过程中的典型错例,逐题讨论题目、错因及教学策略、记录下来。)

一积累与运用

第1-7题,均为选择题,学生失分点有:

1. 没有按要求填写字母或序号(3%);

2. 第2题时,个别生出现写拼音的情况(2%);

3. 第3题,学生缺乏对具体地点等相关的了解,做题时没有把握住出题的目的(6%);

失分除少部分学生确实是基础不扎实没有掌握之外,其余丢分都是因为审题不认真;

第8题,看拼音写词语,

错题:一齐,与一起混淆,没有认真读请题目,音调区分有问题,加强声调的复习与教学;

第9题,照样子抄词语,学生在抄写时不按顺序,随意抄写。书写不够规范端正(4%);

第10题:1.有学生对较简单的字也用拼音代替(9%);

2. 填写序号时,没有按要求填写(4%);

第11题:(1)1.部分学生逗号前不是一个句子,而是人称(45%)丢分较为严重;

2.“得”字前面是形容词或动词(25%);

(2)做题时漏写标点符号(3%);

(3)修改病句时忘记将顿号一起删掉(40%);

二.阅读理解:

1.部分学生回答正确后,给出的理由不充分不符合文意(37%);

2.部分学生答题没有展开想象,局限于文本内容,基本字数都欠缺。(24%)

三.习作表达

1.学生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或不使用标点符号断句,从头一句话说到尾(6%);

2.写作内容空泛,不能扣住题目来写,选取材料散乱杂,前后不够连贯,为凑字数而作文,缺乏写作技巧(35%);

3.没有空开段落,全文就一段(30%);

4.书写不够整洁,写字凌乱不工整(20%);

5.有学生作文不写,或只写一点,字数不够(3%)。


四、原因分析:(分学生和教师层面)

如:学生层面有:基础知识、审题读题能力和习惯、书写习惯、分析题意的能力、考前准备及状态、考试态度等

老师层面:平时作业和练习的要求、平时教学知识点有无遗漏、教学策略是否优化、复习方法和策略、如何激励引导学生、

学生层面:

1.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的生字词语日积月累,背诵的古诗课文没有达到掌握要求,个别学生连基本的眼熟都做不到;

2. 审题习惯不好,没读懂题目就动笔;

3. 书写习惯差,第8小题抄写,抄两遍第一遍对第二遍错,抄错字,不够细致认真;

4. 考试态度:个别学生对待考试,态度极为不端正,卷面凌乱,不会的不写,胡写,最简单的抄写不抄,选择题50%的几率也不做。

教师层面:

1. 基础知识,还需要加强日常作业,和听写默写背诵的要求,做到全覆盖;

2. 教学重难点,要多次深入地讲,配合题目练习讲透;

3. 激励引导学生,加深与家长的联系与配合,联动做好对孩子的激励。


五、采取措施(学生、教师等方面)

一.积累与运用

第1-7题,均为选择题错题原因有:

审题不认真,做题习惯差,拿到卷子不读题,凭习惯想当然的去做题,日常加强读题的习惯,讲评时注重培养审题习惯,读懂题目要求再动笔;

第3题,学生缺乏对具体地点等相关的了解,做题时没有把握住出题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积累小知识,教会学生去体会题目背后出题人考察的到底是什么,发现新题型与以前常作题的不同,静下心来做题;

失分除少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没有掌握之外,其余丢分都是因为审题不认真;第8题,看拼音写词语,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听写默写的要求,提高基础题的掌握水平;

第9题,照样子抄词语,学生丢分,是因为对待考试态度不端正,没有郑重的对待考试;还有平时的书写习惯不好,乱抄乱写;要提醒学生端正考试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平时日常的作业就工整端正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10题:学生审题不认真,简单的字也用拼音代替,审题习惯不好,基础掌握不扎实,要加强对学生日常基础的要求;

第11题:

(1)1.部分学生逗号前不是一个句子,而是人称;学生不理解逗号前是一个分句,而不是一个人称,一个句子过长时,为方便阅读和理解,会用逗号把句子隔开,要告知学生这个知识点;

2.“得”字前面是形容词或动词;得字后面时补语,补充修饰得字前面的字,补充说明程度,知识点讲解清楚,还要出示相关的句子,加深理解,例:

妈妈累得直不起腰。

妹妹开心得合不拢嘴。

运动会上,小明跑得比兔子还快。

做题时漏写标点符号;这道题还是提示语在前,是孩子们最常见最常用的,前后引号的成对出现必须牢记,加强对提示语不同位置的句子范例的讲解,

例:

小明说:“我回家啦!”

“中午饭真好吃。”妈妈说。

“稍等,”李老师说,“这个礼物送给你。”

(3)修改病句时忘记将顿号一起删掉;这是学生易犯的错误,要多给类似修改病句题目进行练习;

阅读理解:

15.部分学生回答正确后,给出的理由不充分,不符合文意;加强阅读量,增强阅读的积累,拓宽阅读的宽度深度和广度;

16.部分学生答题没有展开想象,局限于文本内容,基本字数都欠缺。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培养回答相应题目的答题惯例;

三.作文

1.督促规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写好每个字,保证卷面整洁;

2.日常抓好孩子们每次的习作,在讲解中注意范文的讲解,平时可布置片段写作的练习,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写文的能力;

3.规范基础格式标点符号字数等的要求,注意合理分段,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字数必须达到基础要求,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4.夯实基础,扩大阅读面,增加识字量,逐步减少错别字和用拼音代替的字的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