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迷:匮乏感的真相

 绝骑红尘 2021-09-26

觉察不是让我们学习更多知识,而是消化知识;

觉察不是让我们更加高大尚,而是认知真相;

觉察不是学来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01匮乏感来自于比较

只要你开始觉察,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不请自来,就好像春天来了,草儿自然生长,花儿自然开放。在今天和大家分享时,就流淌出了关于匮乏感的一些信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欢迎一起讨论。

匮乏感概念的出现,最早是为了人们厘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确支持了一些人认知自己,同时现在有些泛滥了,好像人人都有匮乏感一样,为此,开始学习,开始时不时的催眠自己“我是富足的,我是圆满的”。

有没有用呢?有。同时这是表面的工作。我们需要弄清楚,匮乏感从何而来?从过去的经历而来,从被信任的人灌输信念而来,那他们的“匮乏感”又从何而来呢?最初的源头在哪里?

从比较,计较而来。我们举个例子:A是一个孤儿,身边都不是孤儿,所以他匮乏。后来发现周围人都家暴,一下子就不匮乏了;A是一个孤儿,身边都是孤儿,那他还匮乏吗?不匮乏了。

再举个例子,A受过一次伤害,她觉得全世界自己最惨了,后来发现人人有伤,一下子就不匮乏了;A受过一次伤害,后来发现周围的人,以自己身上有多少疤痕为荣耀,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少了。

决定我们内在感觉的,通常不是客观事实,而是我们内在的想法。

真相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经历一样,相貌一样,想法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明白这一点,你就可以如释重负,可以真正开始做自己了。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所以你为何要拿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02匮乏感来自于无明

什么是无明,无明就是忘记了觉知的时刻,生命像一条河流,川流不息,当我们忘记了觉察,就会标注某一朵浪花是我,另一朵是你,就会标注原来这就是幸福,其他不是。

每个人都会经历出生,长大,死亡,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聚散离合的环节,这是常态,当我们失去觉察,就会觉得某事不该如此,某人不该如此,就会把某一朵浪花当成全部,要么企图留住这朵浪花,称之为美好的回忆;要么企图消灭所有的浪花,称之为创伤。

如果身边有个良师益友,看看生命整个正常的过程,看看周围人类,乃至众生的生命状态,就会明白,我所经历的什么都不是,只是生命的常态,所有的烦恼就会瞬间灰飞烟灭。

当然,认知常态不等于不努力不奋斗了,我承认世界上有风有雨,不等于我选择风吹日晒,我承认人生有喜怒哀乐,不等于我等着被喜怒哀乐。我有我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我有我的人生角色,我要做的是全然投入到我的目标上梦想上,至于遇到什么,发生什么,那都是路上的风景。

目标很重要,过程也很重要,很多人以为自己目标达成会很喜悦,其实大部分人享受的,是达到目标的过程。就如同登山,省去过程,直接把你带到山顶,有何乐趣可言呢?

03

你相信每个人都是圆满具足的吗?我相信,同时我也承认,现实生活里有人烦恼有人快乐,有人贫困有人富足,有人自私自利,有人喜欢分享帮助别人,同时这没有影响生命本身的圆满。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做出的选择,即使是疾病、争吵、贫困。举例来讲:

就像早上6点,有人选择睡懒觉,有人选择锻炼身体,有人选择读书,就像晚上11点,有人选择玩手机,有人选择睡觉,有人选择锻炼身体,有人选择加班做事业,感受会一样吗?哪个舒服哪个不舒服?这样的生活坚持三年,他们的结果会一样吗?

头脑会不服,会找借口,事实不会,真相不会。真相是什么?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明白了这些,我们才会真正明白本来具足的含义,也会明白,生活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我们,也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带着感恩去拼搏吧!

04

觉察,是很多老师都在讲的课题,我不是觉察到究竟的人,我也在路上。所以我我也希望能够吸引感召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践行觉察。

真正的觉察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从而种下更多美好幸福的种子,种子种下了,开花结果还会远吗?


本来工作室

专注觉察落地,致力幸福生活!

找好处  认不是

越抗拒  越持续

越感恩  越拥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