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漫游记|魔都就地休闲微博图文乱弹式集结号(2011-2019)

 cjs芈人 2021-09-26

题记

休闲是什么?多年前,笔者曾就这一问题尝试做过解析:休闲是一种诗化的脉脉诗情; 休闲是一种适情顺性的自然哲学;休闲凸现的是个性发展的心灵冲动。(参见;庄志民,1995.当代休闲文化透视[J].社会(9):18-21)

近期见有报道说,为了严防新冠肺炎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途径传播扩散,文化和旅游部近日下发通知,调整跨省旅游活动管理政策,实施动态管理,“就地休闲”时间再次来到。

是啊,不得已而为之,出不了远门,只能响应号召“就地休闲”了。

但,俗话说,家门口的塘,都知深浅,“野”惯了的旅游人,见到极具号召力的他者来自远方的召唤,探奇揽胜的愿望强而有力,怎会甘心在本地转悠?!

当然,“就地休闲”理应成为文明人类的寻常态。“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除了朝九晚五的上班工作以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Routine(日常生活),不出远门在家乡便能沉浸于诗意栖居的休闲环境,应当是诗化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哪一天,“就地休闲”并非为疫情所困的权宜之计,而能不落痕迹地融入平淡人生,这才是实在的生活美学状态。

我更想说,以“休闲”(融入日常人生状态)为主干来提升“观光”品级、助推“度假”(包括较长时间因而相对从容的特色户外自驾在内)质量,本应是旅游学更是旅游业义不容辞的肩负责任。

因空间(家乡与远方)上的“相反相成”导致时间(当下的居家神游与未来的远行)上的“相辅相成”。当休闲作为“精气神”渗透到寻常百姓家的文化性灵之中,在轻松曼妙的人生休闲氛围中涵养出的探奇揽胜天性,会驱遣个中人而“见异思迁”,携“诗”走“远方”,可能将变成现实,现象级的生活“存在者”将生成不无形上意味的“存在”意义。

一以贯之的旅游美学层面的时空之旅于是水到渠成:就近休闲,家常亲切;而“远距离崇拜”,则会诱发我们突破宅家的樊篱响应远方的呼唤……

其实,“就地休闲”并非因为疫情所困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我们的日常生活,即便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应包含相对轻松愉快游憩内容。哪怕在上班路上,换一种眼光看世界,眼前的寻常景像也可能成为触发曼妙内心体验的美丽。

这方面,我自己深有体会。曾经,做了好几年的微博@上海庄志民,自打有了微信,便与微博渐行渐远。更换了手机,发现原本的微博帐户也弄丢了。网络一检索,发现曾经的在微博中记录的生命履痕尚存,不少家门口的见闻,因行摄而得以定格,借助于(主要是手机“随手拍”得以驻留。长期居住在号称“魔都”的上海,熟视无睹,历时性的经验,很可能会成为过眼云烟,就此飘过而不复存在,淡出记忆。好多好多曾经的事情,似乎已经淡忘,如今翻检微博上的这些流水帐,记忆中的陈年往事历历在目。

哦,原来,时光荏苒如流水,但往事并不尽如烟!于是,我把已经翻篇的往日微博中的那些在自己的居住地上海带有游走因而不无身心小憩意味的图文找回来,集辑于此,以原生态的“截屏”方式作展陈,并未刻意编排,有点像“无主题变奏”。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图文微博“乱弹”,若作巡视,哪怕快餐式的浏览,也会多少让人体会,“就地休闲”原来就是生活的老常态。

如下微博图文推出时间为2011年至2019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前些天我找回一则2011年推出的有关上海弄堂原生态系列的图文,编写成微信推出如下——

图片微信截屏

图片

常言道,“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的上海,因人而异,在不同看客心目中会形成千变不化的印象(映像)。这,或许是百变“魔都”的魅力之所在。我在此展示的是自己对于魔都上海的带有“这一个”意味的图解。您怎么看这座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

九九归一。上海有自己“万变不离其宗”的城市个性。怎么来归纳表述魔都的城市文化DNA呢?这又是一个待解读的问题……

图片微信截屏,2021-09-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