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写作如何“抄” 哦买嘎!!! 初学写作者,对所写文体缺乏印象,你要他写议论文,他却几乎写成了记叙文,这首先是“读”和“写”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读和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为用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中得来知识的运用,读和写必须结合起来。如果心中对议论文缺乏大体印象,就可多见识一些优秀的议论文,做到“心中有范文”。 朱自清先生说:“若报纸和一般杂志上的文学是写作者的目标,他们也许会多注意报纸杂志上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而渐渐引起兴趣。”叶圣陶先生说:“听人家的语言,读人家的文章,对于锻炼语言习惯也有帮助。只是要特别注意,如果只大概了解人家的意思,对于锻炼我们的语言就不会有什么帮助了。必须留意别人怎样用词,怎样表达意思,留意观察怎样把一篇长长的语言顺次说下去。这样就能得到有用的资料,人家的长处我们可以汲取,人家的短处我们可以避免。 为了对一些真正好的文章下工夫琢磨、去特地留意,不妨去适当抄一些范文。 首先要适当选文,选一些名家名篇或公认的好文章,或是选全国作文大赛中专家学者首肯的获奖作文,还可选历届考试满分作文中之精华,和一些知名学校中有经验的教师推荐的范文或自己的老师推荐的好作文。 其次是抄作文,不是机械地照抄人家的文章,而是一边抄一边动脑筋,别人为什么这样写,自己要分析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将好的东西找出来,自己今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模仿。不过不是要生搬硬套,而是经过消化吸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 或许你会觉得既然是向人家学习,为什么要动笔抄呢?读一读不就可以了吗?但需知抄和读是不一样的,只有抄才会字字句句细加琢磨、认真体会,不像读文章那样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在抄写文章时,要把字写得工工整整,一方面让自己认真体会去粗存精;一方面可以练字,可谓一举两得。 有一位教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学生拜一位大学中文系教授为师,向他学写作文,结果每次登门,教授都拿出一些书来,指定一些文章让他抄。中学生不理解,但又不能不硬着头皮抄,没想到半年之后,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了。 当然抄作文不能代替写作文,不能用抄作文代替写作练习,抄的量也要适中,一般以一周一篇为宜。若是有余力的学生,对真正好的范文就要熟背,因为在背的过程中,范文中的优点就潜移默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了。 大家明白了吗?前面选登的作文作品,是经过老师批改的,同学们可以当范文来观摩学习。 End 粉丝福利 小学语文思维导图 一图在手,六年小学知识点尽收眼底!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 一图在手,六年小学知识点尽收眼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