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有引力理论不是“万有理论”

 安喜的空间 2021-09-26
没有一条语法适用于所有的语句,没有一句箴言适用于所有的人生,没有一种规律适用于所有的事物,这是新科学哲学用事物的等效性取代事物的规律性,用哲学定义的等效原理取代哲学定义的规律的原因。比如:“名利双收”的现象符合社会哲学对应性的等效原理或等效性的对应原理,但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得名又得利或得利又得名的“双丰收规律”。有很多“得名不得利”或“得利不得名”的人生场景,一般而言,商业社会的体育和娱乐明星人物都有名利双收的靓丽表现,像影视歌的“三栖明星”时常晒出天价豪宅,“饭圈”或粉丝既为他们的表演艺术点赞,也为他们的商业代言“埋单”。像奥运冠军杨倩和亚洲百米短跑纪录保持者苏炳天既是时代楷模人物,又是财畗人生的幸运儿。《资本论》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马克思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史诗般的理论书稿,仅仅得到了“几支雪茄烟”的版权收入。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与支配天体运行的万有引力并无利益的瓜葛,对引力现象的讨论属于科学哲学“纯粹思辨”的范畴,在文章“引力和引力波时间简史”一文发布之后,网友“三宇一魂”和我进行了简短的“对话”或辩论,以下是对话的记录:(三宇一魂)引力波,引力子根本不存在,一切存在物质化,粒子化是科学家的无知。(本作者)如果引力波不存在,那么人们得解释引力是如何传播的谜题,这才是科学家思考“引力波问题”的本质,也许“爱因斯坦错了”,但他提出问题的方式对了。
(三宇一魂)引力传播不需要介质与载体,假如引力传播能量,动能转化的势能岂不增加,现实是动能转换成势能守恒,就是因为引力并不传递能量。引力的本质是什么?它是结构重组的自身力量。比如,铁皮裹成角铁,铁皮裹成钢管,硬度增加数倍,这是结构重组的功能,需要引力作媒介吗?这是哲学问题,科学无法解释,物质没有增加,哪来的强度?金刚石与石墨同为碳,硬度相差10倍。工业化时代,西方科学膨胀,贡献巨大,但解决不了科学范围之外的问题,一切存在粒子化,物质化,是哲学无知。
(本作者)很好的解释,光在真空的传播不需要“以太”,引力在真空的传播也不需要以太,但光的传播表现为光波,为何引力的传播不能表现为引力波?关于引力的性质,牛顿和爱因斯坦揭示了引力宏观展示的性质,但没有揭示引力微观展示的性质,这是“后爱因斯坦时代”的物理学家探索引力量子化或量子化引力的主要原因。你把引力的本质解释为物质结构的重组,但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任何变化都不引起引力的变化,我在科学哲学的研讨中称之为“不变性原理”,引起引力变化的物理因素是质量,而不是物体形态和结构的变化,比如:碳纤维和金刚石的质量相同,它们发出的引力就相同,改变碳原子的结构和碳物质的形态都改变不了碳物体的引力。物理学家从量子引力寻找引力的本质,而不是从物质的结构重组方式寻找引力的产生根源。
图片
(三宇一魂)已经走火入魔。光是能量,引力是结构力,并不传递能量,势能转化为电能,只是高度变成了速度,机械能守恒,如果引力传播能量,机械能岂不增加?万物皆有万有引力,亿万年来有质量损失吗?这是所有高级科学家的认识错误,一切存在都要物质化,能量化,粒子化,场化,是大错特错的,如果找不到就搞理论假设,如:暗物质,暗能量,有的人还视作事实加以引用,错上加错。其实万有引力就是结构力,是结构改变发生的力的改变,如:铁皮裹成角铁,铁皮裹成钢管,石墨变成金刚石,强度增加数倍,这里有引力子存在吗?啥都没有。
(本作者)观点不同,可以争论,谈不上持某种观点的人“走火入魔”,小心有网友将你批为“民科”。我有“两点论”不同于你的看法,一是我赞成引力的传播或“引力波”携带了能量,好似光的传播或光波携带了能量一样,光波携带电磁辐射能和引力波携带引力辐射能符合科学哲学形式论的等效原理,没有违背能量的守恒定律。二是引力与物质的形态和结构无关,引力不是某种“形态力”或“结构力”。物体的硬度等指标与其结构和形态直接相关,比如:金刚石比石墨烯的抗压强度大,但“软物质”和“硬物质”的质量相同,两种物质的引力作用就相同。“暗物质”的假设是在宇宙中发生了“迷失的引力”或“迷失的物质”,我在科学哲学的“学而思”中的确最早提出了“喑引力”和“暗引力波”的假想概念。
(三宇一魂)谢谢好友高论!你说的是接触性的结构改变,星系,天体是非接触性结构改变,科学界引入了万有引力,迷惑了全世界。万有引力根本没有速度,只要纳入统一结构,逃逸速度产生的能量小于万有引力已经纳入统一结构,就会立马产生作用,不需要时间。距离越远,万有引力越小,质量越大,万有引力越大,黑洞质量很大,对遥远天体照样无能为力,但可以通过星系旋臂再造结构,永远定格,其实,银河系的结构就是因为一个超大质量物体的存在形式。
(本作者)1687年,伊萨克·牛顿出版了科学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原理”一书列出了包罗万象的引力哲学理论,他以严密的理论体系宣告了引力物理学历史的开端,但不意味着引力理论体系“历史的终结”。天文学家获得了准确预测行星轨迹的工具指南,但牛顿力学体系不是装有万能钥匙的“工具箱”,在计算某些行星运动的轨迹时出现了解不开的难题,比如:牛顿方程在计算水星的精确轨迹时显得不那么灵验。万有引力没有速度,“立马产生作用”,不需要时间,万有引力与质量成正比,与两个物质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等,这些论点反映了牛顿引力理论的基本观点,但你说科学界(其实是牛顿)引入了万有引力,迷惑了全世界,这难道是牛顿的错?牛顿在十七世纪发现了引力定律,对“苹果落地”和天体运行作出了近乎完美的解释,然而,更为精确和完美的引力理论则是由20世纪的爱因斯坦创立的,今日物理学家仍然在寻找引力的终极理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