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如何介入艺术展?欧阳昆仑在松美术馆这样回答

 木蘭猫不睡 2021-09-2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设计如何介入艺术展?欧阳昆仑在松美术馆这样回答

 | 张朝贝
图片提供 | 松美术馆
摄影 董林
版式设计 | 乐天

(图文未经《Hi艺术》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图片

在松美术馆最开始的展厅里,我看到一串吊灯背后墙上模糊的灯的影子。灯也会有影子吗?我一时间分不清那是故意制造视错觉的墙纸图案,还是吊灯被更强烈的射灯照射后所投下的真实的影子。

事实上,在松美术馆的最新展览“丰盛即美”现场,让我分不清的,还有色调高度饱和的展厅中艺术作品与生活用品。这不是一个艺术介入生活或者生活融入艺术的展览,因为在策展人欧阳昆仑看来,艺术与生活之间似乎早就没有了边界。(文末赠票福利)


图片
“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艺术作品如何与我们发生关系



初秋时节的一场细雨,浸软了松美术馆通体白色的建筑棱角,松树的姿态也似乎变得婀娜了几分。而在展厅内部,墙面和地面被红黄蓝三原色致密地包裹起来,其间陈列着颜色同样丰富的艺术作品与生活用品,数量总计170余件。这是欧阳昆仑策划的展览“丰盛即美”。

在此之前,欧阳昆仑更多时候是以空间设计师的身份参与到不同艺术展览之中,此次作为策展人,他并不打算仅仅把策展看作刷墙、装修的过程,或者说把美术馆白盒子变成有颜色的盒子。面对近100件艺术作品与70余件生活用品,从二维到立体,从不同材质到不同表达方向……展览涵盖艺术大师克里斯托夫妇、罗伊·利希滕斯坦的特别作品,还首次与阿里云人工智能实验室、阿里云设计中心合作呈现了AR增强现实作品。如何能够在一个看似没有逻辑但内在很有逻辑的情况下,把它们串起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丰盛单元呈现了高伟刚、鞠婷、刘思麟、史国威、武子杨、杨扬、张心一等7位艺术家的作品

图片
克里斯托《新桥,包裹(巴黎)》147.2×166.3cm 铅笔、炭笔、蜡笔、粉笔、织物样品、航拍照片和技术数据 1985,“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
罗伊·利希滕斯坦《苹果与西柚》51×61cm 布面油画和麦格纳丙烯 1980,“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
武子杨+马克·拉莫斯《互联生态系统》实时模拟网络环境,AR增强现实,无限时长 2021,“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

赫里特·里特费尔德《红蓝椅》88x69x83cm 1918,“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观展起于一件“红蓝椅”。这把由里特维尔德于1917年完成雏形、1923年色彩定型的椅子是风格派,亦是设计史上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之一。其色彩正源自蒙德里安的风格派新造型主义三原则:正交构图、矩形构型、红黄蓝三原色。在此次展览中,欧阳昆仑将展厅平面均分为正交的矩形网格,红黄蓝三原色填充,形成无差别的三维新造型主义空间盒,致敬风格派。 

展览分为1层“丰盛单元”和B1层“特别单元”两个部分,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生活用品,都在空间内平等、均质地分布,没有价值判断,没有高低之分。作为策展人,欧阳昆仑更多考虑的是“它们如何跟我们发生关系”。正如展览标题“丰盛即美”的出处,英国诗人布莱克在《地狱箴言》这首诗中谈到了世界万物的很多种生存状况,他似乎是在评判,又似乎不评判,光明和黑暗同时存在,我们需要做的是认同它,处理之间的关系。

在欧阳昆仑以往设计的日常空间中,生活是在里面慢慢发生,慢慢产生包浆;但是展览的展期只有两个月,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有时效性的空间,更需要在短时间之内汇聚爆发,尽量多地传递信息,和公众和社会发生交流,最终成为一个艺术事件。

图片
图片
图片

“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特别单元呈现的是王中军、艾敬作品

图片

“丰盛即美”展览策展人、空间设计师欧阳昆仑,摄影:董林

一个慢慢生长出来的展览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这次在松美术馆策划的“丰盛即美”的展览比较特别,对你来说做这样一个关于艺术作品跟家居生活艺术品相结合的展览,有什么特别的考量?

欧阳昆仑(以下简写为欧阳):在展览工作开始不久,大体的布展方案基本确认的时候,发现国内出现了几个艺术和家居有关的展览,包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还有成都知美术馆……当然我们的展览方向很明确:不强调艺术作品,也不强调生活艺术品,而是共同构成展览的资源,展览的物,它们是很均衡的、均等的,在这个空间里面均质分布。

Hi:在布展的时候,具体是怎样实现这个想法的?用了多久筹备?

欧阳: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可能我愿意了解当代艺术,同时也是一个空间设计师,所以操作这个展览时,艺术作品、生活艺术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会比较密切。具体操作还是均质,如何让这个展览在美术馆里均质地分布,导致观展的行为模式也是均质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丰盛即美”开幕前夕,欧阳昆仑在松美术馆布展现场,摄影:董林

Hi:为什么选择红黄蓝的色调,这和你谈到的均质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欧阳:最初的想法,艺术作品多在二维的墙面上,生活艺术品在展厅的地面上延伸。它们怎么均质?基本上整个一层展览空间以每三米一个见方,正交切分,连续不断,每一方格中一件生活艺术品或三维艺术品,等于是矩阵式摆放,大家可以环绕流转着观看。牵扯到展期中触碰、管理等问题,这种切实的均质就不能实现。但是我们依然尝试了对空间的均质分割。生活艺术品中有一件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在1917做出椅子原型后,1918年就有了风格派第一次宣言,同时蒙德里安确立了风格派新造型主义及其三原则:正交构图、矩形构型、红黄蓝三原色。这自然与我们对空间的均质格化串联,也是向风格派致敬。

Hi:大面积的红黄蓝视觉上会过于强烈吗?在松美术馆这样一个自带流量的空间里,你会担心自己的展览做得很网红或者说漂亮吗?

欧阳:我可能很难用漂亮这个词来形容,这个展览是多方面的机缘巧合,筹备时间很紧急,它是一个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慢慢生长出来的展览。这个过程中,没有纠结过。

图片
“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墙面为艺术家张心一的作品

图片

张心一《卡塔西斯》170×170cm×2 布面丙烯 2021

空间可以丰富艺术品的解读,

且不搅乱观者的感受

Hi:你之前也曾经参与过艺术展览的空间设计,而这次是作为展览的策展人,工作方法有什么不同?

欧阳:作为展览的策展人,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内容跟之前只参与空间设计是重合的。策展与展览内容的关系更密切,同时需要考虑与展览有关的所有因素。除生活艺术品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展览所处的这个时节,以及展览所在的内环境、外环境。人们越过温榆河,穿过格拉斯路上的白杨林,进入草地、白房子、松树的美术馆……所以这个展览营造了一个与798艺术区或者市区公立美术馆不一样的氛围,互为呼应和补充。

Hi:从策展来讲,空间设计师的身份给艺术展览带来哪些新的思路?

欧阳:当我们把艺术作品和生活艺术品都当作物或者说资源来考虑的时候,空间本身也是个物。虽然在大量的展览中,空间只是一个白盒子或者有颜色的盒子,但我们希望它能够真正参与到展览之中,和所有的作品发生关系,同时也让作品信息产生另外一个维度上的丰富。

希望观者在感受艺术的时候也能意识到空间的存在,空间能够丰富艺术作品的解读,且不搅乱感受。

图片
“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为史国威的作品提供了全新的观看角度

图片
史国威《路旁景色》150×294cm 摄影绘画 2019

图片

杨扬《要runway,不要runaway-1号选手》60×25cm(异型) 布面丙烯 2020

Hi:所以这个展览最后更像是你个人的一件作品,无论是艺术作品、生活艺术品还是空间本身,都是你所使用的道具。

欧阳:艺术行业中做展览的机构,如画廊、拍卖行、美术馆等等。画廊是在制造个体,拍卖行也是推出个体或者相近的群体,那美术馆该做什么呢?当然也可以推出个体,或者相近的群体,但我觉得美术馆更重要的是推出艺术事件,推出一个与社会和公众有着更多交流的、更加开放的展览,以及慢慢积累的文化生产。所以这个展览基本上是朝着这个方向做,相对就弱化了展览中单件的作品,或者说物。

Hi:展览最终呈现的效果和你最初的预期相符吗?有没有遇到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欧阳:展览中生活艺术品非常丰富,艺术家的作品也是非常多彩的状态,我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彩,包括每个艺术家的用色、造型、语言、形式……在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界定下,最初担心过于强烈的色彩关系、物体关系,但是最后大体还是在可控方向上。

图片
图片
“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墙面为艺术家刘思麟的作品

图片
刘思麟《Andy Warhol & Céline Liu I》150×150cm 艺术微喷 2014

展览要有自己的态度,

而不是单纯的作品罗列

Hi:这两年无论是设计师介入艺术展览,还是艺术介入生活的现象都非常频繁,你如何看待这种跨界?

欧阳: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艺术介入生活,但我以为艺术跟生活的边界早就不存在了。热爱艺术的人士,介入到艺术空间,一方面跟这个时代的泛艺术化有关系,一方面也能活化艺术本身的生命力。

Hi:你之所以会觉得生活和艺术之间没有边界,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有藏家的身份吗?那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呢?

欧阳: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有艺术的存在,但是谁的身边没有呢?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每一个词都代表的是基数越来越大的群体,能够更多地享受集体资源,其中就包括艺术。动漫、潮玩、音乐、戏剧、电影,我们天天都在接触,艺术与每个人的生活没有隔阂。

图片
“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右侧为艺术家高伟刚作品摄影:陈引
图片
高伟刚《预言》直径195cm 铸造青铜、24K金箔 2018

图片
“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右侧为艺术家鞠婷作品摄影:陈引

图片

鞠婷《无题071618》195×235cm 木板丙烯 2018

Hi:刚刚我们提到你除了设计师的身份之外,还有着茶所合伙人、收藏家等身份,比如你收藏了李明的影像作品。在从古器物收藏转向当代艺术收藏的过程中,你的选择标准或者说趣味是怎样的?

欧阳:这是一个从混沌逐渐走向阶段性的具体和明确的过程。古器物阶段,更多是从个人趣味出发,没有进行系统学习和全面了解;之后转向当代艺术,是为了和这个时代有更多的交流,慢慢有了自己的取舍。可能因为我做空间设计的关系,就会对空间取向的作品,以及跟传统有关并与今天产生关系的作品感兴趣,这是艺术存在对我的活化。

Hi:在这次展览之前我们可能更多觉得你是空间设计师,那么现在你认为自己多了一个策展人的身份吗?你的策展理念又是怎样的?你会有明确喜欢或反对的策展方式吗?

欧阳:还不能胜任策展人的角色。之所以能够策划这次展览,是我努力理解展览中的物,并以空间整合、编织起它们。如果真实地介入展览,我还是希望能够表达出明确、易读的态度,而不是中性的,貌似客观的。

图片

艾敬《爱、珍珠和蓝》300×300cm 布面丙烯 2012,“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陈引

图片

“丰盛即美”松美术馆展览现场,墙面上为右侧为王中军作品


图片

王中军《温哥华院子里的无名花》120×90cm 布面油画 2017

相关展览

丰盛即美

日期:2021年9月25日-11月12日 

地点:松美术馆(北京市顺义区格拉斯路)

策展人:欧阳昆仑

艺术家:高伟刚、鞠婷、刘思麟、史国威、武子杨、杨扬、张心一

特别展览单元:艾敬、王中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