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沟通无极限,用心最重要

 管理简单有效化 2021-09-26

在多年的企业管理咨询与辅导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我都给他说了三遍了,可他还是不理解,我能如何?还要我如何?”;“我早会上都非常详细地说了,可就是不见其行动,有时做了还不是我的意思,哎……”;“我每次都下达命令,下属总是不实施,到了我问起的时候,结果还没有完成,这帮人的执行力真……”;“我都给我领导反应了,可领导也没有给我回复,是不是领导不重视我了?还是不当一回事呀?算了,我也懒得反应了,能干则干,不能干就不干,实在不行,老子走人;”“我们老板要求在公司微信群里沟通,每次我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我都及时发到了微信群里,不见人有回复,反正我是发了”等等诸如此类的不良现象,沟通者郁闷、纠结、痛苦、苦恼,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再听听信息接受者的心声,“昨天我的主管是和我说了,可他说到中途的时候,客户一个电话,他就去忙了,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意思,我要去执行,万一错了呢?我也不敢再问他”“前几天貌似品保部的经理和我说了,我印象中有,可我当时正有一个客人在,我也没有听清,”“我正在思考企业的年度规划,销售经理来我找我有点事,我让他明天找我,可结果……”,老师,您看,我也没有错吧。

通过这些不良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沟通者痛苦,无奈,被沟通者纠结,郁闷,这说明了什么?沟通没有达到信息发出者预期的目标,被沟通者没有明白信息的意思,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矛盾和误会积压,时间久了,就变成了管理中的癌症,简单一点“沟通是单向,而不是双向”,这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肯定不行,那我们要如何做,才能确保沟通有效果,通过沟通提升工作效率,很简单“用心”,所以当沟通没有产生预期效果的时候,沟通者必须要问自己“我用心了吗?”

什么沟通   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

沟通三要素  沟通者  被沟通者 信息的传递渠道(方式)

沟通的目的

1.沟通者要让信息接受者真正明白自己的想法、建议、观点,最终达成共识

2.被沟通者要真正明白沟通者的意思才能正确地执行

3.消除沟通者与被沟通者之间在某件事上的不一致想法或分歧

4.融合沟通者与信息接受者观点、意见、想法上的一致性,形成最终共识的结果

5.以另一种方式传递信息的内容,确保双方认识上一致

沟通的方式

1.沟通者与被沟通者面对面交流、交谈、交换想法

2.通过书面文字的方式沟通(比如:书面通知、书面信函、工作报告、工作总结、请示、申请工作日志、工作计划等)

3.通过电子版文字的方式沟通(比如:手机短信息、QQ留言、微信留言、电子邮箱发邮件)

4.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比如:为了确保沟通者与被沟通者在沟通过程有个祥和的氛围,需要第三方来打圆场)

5.其他形式文字的方式沟通(比如:公司的公告栏、公司的黑板报等)

沟通的种类

1.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比如总经理与部门经理、总经理与副总、部门经理与部门主管等)

2.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比如生产部与销售部、品保部与生产部、采购部与财务部、采购部与仓库等)

3.同级别之间的沟通(比如品保经理与销售经理、采购经理与财务经理、生产经理与技术开发经理、焊接员工与打磨员工、喷漆员工与电泳员工等)

4.交叉式沟通(比如品保经理与现场生产员工之间、销售经理与技术开发员之间)

根据沟通的内容又可分为:

求助式沟通   协商式沟通   谈心式沟通

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沟通不顺畅的障碍)

1.沟通者胆怯于被沟通者

比如下属与领导之间的沟通,尤其沟通者与被沟通者地位悬殊比较大的情况或沟通者弱势、内心弱小、知识面狭窄、视野狭窄,被沟通者强势、内心强大、知识面丰富、视野与格局广阔或沟通者表达能力弱势,被沟通者口若悬河、出口成章

2.沟通者没有做好沟通前的充分准备

比如没有事先写个提纲,到了沟通的时候,被被沟通者质问得漏洞百出或到了沟通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说或不知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3.沟通者没有选择好一个恰当的时机

比如被沟通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去沟通;信息接受者正忙于工作的时候;被沟

通者正在处理文件的时候等等

沟通者的手头工作没有理顺,甚至是杂乱无章,就匆忙找被沟通者去沟通,结果一个电话或突然想起另外一件自认为重要的事情就中断了沟通

4.沟通者与被沟通者任何一方自尊心过强或把面子看得过于重要

  沟通本身就是双方的事情,没有谁对不起谁,也没有谁欠谁这一说,所以不要把面子看得重要,樊梨花和薛丁山有一段对话,樊梨花这样说“丁山,你只要超前走一步,剩下的九十九步由我来完成”,这说明了什么,沟通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走完这一百步,若两个人都僵持着,都认为自己比对方重要,这叫沟通吗?学会让步,学会退让,才是真正的人生提升,“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计较面子?华为总裁任正非说过“ 只有不要脸的人,才会成为成功的人。”太平洋集团前总裁严介和曾说过“什么是脸面?我们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几脚,扬长而去,不屑一顾。”放下身价,拉下面子,明确去沟通的目的和方向,只要实现了沟通的目的,其他都是次要的。面子是别人给的,别人不给你面子,你还能有面子?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尊心,什么是自尊心,就是自我尊重的心里,但自尊心过强的表现结果就是太好面子和自卑心理

5.沟通者与被沟通者任何一方把自己太当回事或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顺利完成一件事情,达到期望的目标,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或过于把自己太当回事,还如何沟通呢?别人欠你吗?不欠,别人何必委曲求全于你,再说,是你找别人沟通,古代有“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现代有“邓小平三起三落”的故事,这说明了什么?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心中的梦想和目标才是一回事,要想实现,有时屈尊降贵一下也未必不是好事呀。

作为被沟通者,尽管是别人找你沟通,甚至有可能是求助与你,同样要识趣、顺梯而下的道理,若总是让自己高高在上,一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自命不凡,以后就没有人找你沟通了,甚至你有可能被孤立起来,何苦呢?得饶人处且饶人,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何必把事情做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呢?凡事都有个度,当超越了这个度,就走向反面了。

6.双方没有做好沟通有效性的保障措施

比如口头沟通后信息发出者没有给信息接受者留下可以思考的依据如书面性材料或者被沟通者也没有当时记录下沟通的信息内容,当信息的接受着回想思考的时候,脑子里面保存的信息发出者的信息已经消失得近乎为零;这种情况要看沟通双方的对象【地位、能力】;要看你沟通的内容量多少;这就决定了谁要提前将沟通的内容形成书面材料还是谁要在沟通过程中记录沟通的内容。

7.双方缺乏站在对方的位置考虑的境界【换位沟通】

比如你在微信群里发的信息,结果没有一个人回复,你有没有在单独和信息接受者单线沟通下或提醒下呢?比如你给你的老板写了工作报告,放在了老板的办公桌上,老板不在办公室,你有没有给老板发手机短信告知下呢?若没有,你就是没有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再如你给老板提交了工作总结或工作计划与老板的办公桌面上,老板不在位,你有没有考虑拍照下来发图片给老板的手机上呢?沟通者不管被沟通者当时的状态【表情是晴空万里?表情是雷雨天气?忙还是空闲?】而只是一厢情愿地说自己的想法。

8.缺乏沟通的战术或沟通的战术(方式)不当

比如没有根据沟通的对象而采用适合的沟通方式,什么样的沟通对象适合用口头;什么样的沟通对象适合用书面;什么样的沟通对象适合用微信;什么样的沟通对象和沟通内容适合用命令方式;什么羊的沟通对象和沟通内容适合用协商语气;什么样的沟通对象和沟通内容适合用请示的方式等等

9缺乏沟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比如沟通者内心害怕面对信息的接收者,你若采用面对面的交流,绝对达不到沟通者想要的效果,甚至导致沟通者郁闷、灰心丧气、干脆不说等等负面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灵活、多样性的采用沟通方式比如口头+书面;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到等等。

10.缺乏沟通的韧性和恒心【缺乏沟通的坚持力度】

比如某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向老板提建议,结果老板没有回复,也就不再追问了,也就不再跟踪了;某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向老板申请请假,结果没有及时给与答复,自己就是开始乱想了,也许老板默认了或默许了,就回去休假了,结果隔了一天,老板要找他办事,找不到他,老板甚为恼火,最终结果:该经理内心委屈,老板内心生气,双方都郁闷;再如某公司计划要改造车间,老板将此任务交给生产部经理,生产部经理也向老板提出了改造车间的方案,该经理认为提的方案很好,很合理,提交给老板,当时老板没有及时说好还是不好,连续两天都没有给与生产部经理任何的答复,生产部经理开始胡思乱想了,我提的方案那么好,老板都不吭声,这么大的事情,老板都不重视,算了,我也不管了;这些都说明了沟通没有韧性和恒心,没有再坚持一步,若能再坚持一步问下老板,就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请各位记住:与人沟通,一次不行,来两次,两次不行,那就继续第三次,你若想达到你要的结果,你就一定能做到,除非你根本就不拿你的沟通当回事或者说你是为了应付差事、敷衍了事、为了沟通而沟通、不明白你沟通的目的、不明白你沟通想要的结果、为了完成形式上的任务而去沟通等,别人又何必拿你的沟通当回事呢?在此提醒各位: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和思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过程和时间,需要我们的恒心和坚持力度,尤其是沟通者地位比被沟通者地位低的情况,更要做好沟通持久战。

11.沟通时双方的情绪好坏

情绪好沟通效果自然好,情绪不好沟通效果必然更糟糕,所以在沟通前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若调整不好,最好不要去沟通,因为沟通者情绪不好,沟通者说话的口气、语气、用语、五官表情等表现出不耐烦、急躁、烦躁等等诸如充满负能量的一面,被沟通者怎么能听进去呢?被沟通者怎么能有好心情聆听呢?那沟通的效果怎么能达到你想要的结果呢?

另被沟通者的情绪,作为沟通者去沟通之前,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看表情分析内在,此时是不是适合与他沟通?尤其是下属想与领导沟通时,这点一定要注意到,否则,沟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碰一鼻子灰是小事,最怕的是出现反面(被训斥,被重批等)

12.沟通的场所不当

作为沟通者一定要根据沟通的内容(属于开导型?命令式?谈判型?内心交流型?等)、沟通的对象(属于抗压性?属于感情丰富性?属于柔弱性?属于谨慎性?属于抵触性?等)选择合适的场所,不一定是办公室,不一定是在公司,可以选择饭店、茶馆、咖啡厅、生产现场、会议室等等,就是要选择一个可以使沟通氛围祥和的场所

13沟通渠道没有及时疏通

沟通者与被沟通者难免会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双方沟通的渠道暂时被堵塞,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方主动去化解和排除堵塞的障碍,及时让渠道疏通,不能让堵塞积压或沉淀,否则将让沟通渠道成为一条死胡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